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蝦夷族是屬於哪壹人種?

蝦夷族是屬於哪壹人種?

沒定論。

北海道舊稱蝦夷,原住民為阿伊努族(Ayinurn).該民族是與大和民族完全不同的人種,外貌特征濃眉大眼,白膚黑發,五官輪廓很深.據考證可能為高加索種或蒙古種,也有獨立人種的說法.

/view/338250.htm

阿伊努族

日本的民族構成比較單純,除少數阿伊努族(又稱蝦夷族)人以外,都是大和族人。

阿伊努族人是日本最初的居民,是赤道人種的壹支。據日本史料記載。阿伊努人在公元五世紀時被稱為“毛人”,因為他們的特征是皮膚比較黑,毛發濃密而長,有波紋,臉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約1.6米。他們的面孔具有歐洲人的特征,語言與毗鄰的各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男人留著紅胡子。他們穿的衣服很象居住在極北地區的部族的服裝,他們的傳說故事和流傳的眾多敘事詩歌,與大洋州和澳大利亞各土著居民的民間(口頭)創作有許多***同的地方。總之,這種混合文化令人不可思議,至今對這壹現象也未作出解釋。他們是怎樣來到日本的,無人知曉。

有人認為,他們的祖先是新石器時期早期(約六、七千年以前)就從東南亞遷居到日本。某些學者認為,阿伊努族人是阿拉伯移民,他們在某個時期控制了遠東廣大地區後分布在本州諸島。隨著日本的壹些部族逐漸向北方移民,他們的地盤日益縮小。從公元七世紀後半期起阿伊努人被稱為“蝦夷”,系夷狄之意,這是日本占統治地位的大和族的反動統治者對他們的鄙稱。大約從公元十四世紀中葉起逐漸地改稱為阿伊努人。“阿伊努”壹詞,在該族語言中是“人”的意思。從公元十六世紀起有壹部分阿伊努族人遷移到庫頁島壹帶。在十七至十八世紀,阿伊努族大部被消滅,今天僅剩下不足二萬人,大部分移住在北海道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釧路等地,少數遠移庫頁島和千島群島壹帶,也有壹部分散居在本州的壹些地方。

阿伊努人原先主要靠漁獵為生。公元十八世紀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島,開辟了十幾個漁場,同時實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變風俗習慣,剃去胡須、潔發、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換姓。公元十九世紀以後,日本開始對北海道等各島進行開發,普及大和民族的文明。這樣壹來,阿伊努人的傳統生活方式進壹步發生了變化,他們放棄了傳統的捕漁和打獵,成了過定居生活的農民。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節日和祭祀活動,最有名的是“熊祭”,他們喜歡用鑿子在剝了皮的圓木上雕刻動物,尤其是熊的形象,日本稱之為“阿伊努雕”。阿伊努人具有豐富的文化遺產,善於刺繡,喜愛舞蹈。他們創作了不少詩歌,憑著記憶代代相傳。有壹部分從歷史上流傳下來的阿伊努族語的長篇敘事詩,內容豐富,朗誦壹遍都需要很長的時間。

阿伊努人有自己的語言——阿伊努語,屬抱合語。這是壹種獨立的語言,屬於馬來——利尼西亞(澳斯特羅尼西亞)語系。目前,世界上除阿伊努人以外,只有愛斯基摩人和美國印第安人使用這種語言。日本東北部的地名,許多來源於阿伊努語。如:“禮幌”,原意為“大的河谷”;“小樽”,原意為“砂川”;“名寄”,原意為“烏鴉出沒的城市”等。阿伊努民族對日本列島的開發,包括文化發展是有貢獻的。

近年來,日本國內成立了專門機構研究阿伊努語,並出版了代表阿伊努民族文化的許多古籍。另外,研究阿伊努族歷史,也是遠東考古學家的重要研究課題之壹。他們經常就這個問題舉行國際會晤,進行科學考察。但是,在日本從事阿伊努族問題研究的人極少,因此,阿伊努族的古老文化仍受到滅絕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