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誡書》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諸葛亮臨死前寫給兒子諸葛瞻的壹封信。
原文節選:君子之旅靜以修身,儉以修身。不冷漠,不清醒,不安靜,不遙遠。如果妳安靜地學習,妳必須學習。不學習,學不廣。如果妳沒有野心,妳不可能成功。
有道德修養的人,靠內心的平靜來修養身心,靠積蓄金錢財產來培養高尚的品格。不動聲色就無法明確自己的誌向,不排除外界幹擾就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目標。學習壹定要靜下心來,壹心壹意,天賦來自勤奮的學習。不讀書,就不能增長才幹,沒有明確的誌向,就不能在學業上有所成就。
整體升值
古代家訓大多凝結了作者的人生經歷、人生閱歷和學術思想,不僅他的後人從中受益匪淺,今天的讀者也能從中獲益良多。三國蜀漢宰相諸葛亮,被後人譽為“智慧的化身”。他的《十誡》也可謂是壹部充滿智慧的家訓,是古代家訓中的傑作。
闡述了修身、治學的深刻道理。可以算是諸葛亮對自己壹生的總結,後來成為修身養性、立誌成家的名篇。
《誡書》的主旨是勸兒子勤學立誌,修身養性要從冷漠寧靜中努力,切忌懶惰急躁。總結做人和做研究的經驗,圍繞壹個字“靜”,同時把失敗歸結為壹個字“躁”,形成鮮明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