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籍中的急下存陰簡介

古籍中的急下存陰簡介

急下存陰的定義“急下存陰”為治療學術語。用承氣湯壹類的瀉下劑迅速通便泄熱,清除燥結,以保存津液,防止痙厥變證的方法。有釜底抽薪之意。臨床上適用於裏實熱證,癥見壯熱、煩渴、大便秘結,舌紅苔黃燥,或幹黑起刺,脈沈實有力等。參陽明三急下、少陰三急下等條。舉例大承氣湯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樸組成,治療痞、滿、燥、實俱見的陽明腑實證。方中大黃苦寒,瀉熱通便,蕩滌腸胃實熱結滯,且能活血,為君藥。芒硝鹹寒,能瀉熱通便,潤燥軟堅,協大黃則峻下熱結之力更增,為臣藥。厚樸、枳實行氣散結,消痞除滿,並助硝、黃推蕩積滯,***為佐藥。4藥合用,***奏峻下熱結之功。本方的配伍特點在於寒性瀉下藥配伍行氣消滯藥,使胃腸氣機通暢,裏熱積滯得以速去,從而使津液得以保存,即所謂“釜底抽薪”,“急下存陰”。

詳見百科詞條:急下存陰 [ 最後修訂於2015/4/10 13:30:49 ***336字 ] 以下結果自動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現與主題不相關的內容,請自行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