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zhì huáng qí
中文名稱:炙黃芪
來源:本品為黃芪的炮制品。
方法:取黃芪切片,按蜜炙法(附錄二D)煎至不粘。1,黃芪甲苷取本品粉末約4g,精密稱定,照【黃芪的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測定。本品中黃芪甲苷(C41H68O14)的含量不得少於0.030%。
2.取本品粉末約2g(過4號篩),精密稱定,照黃芪[含量測定]項下方法測定。以幹品計,本品含毛蕊異黃酮苷(C22H22O10)不低於0.020%。加工概述
炙黃芪以益氣升陽為主,廣泛應用於黃芪的炮制品中。由於臨床對飲片的需求量較大,炮制研究尤為受到重視。如傳統方法的改進、加工溫度、加工時間、輔料用量、成品質量分析等等。
黃芪的傳統加工以蜜炙為主,將生黃芪切片,加入蜂蜜制成。加工粗糙,勞動強度大。文獻報道用CY-電炒機蜜炒黃芪可減輕勞動強度。還有壹些文獻認為用電蜜焙黃芪特別好,比較了三種不同焙法(焙法、炒法、先潤後炒法)得到的成品。結果表明,烘烤後的黃芪品質好,色澤鮮艷,貯藏期間不易吸潮,能延長保質期,不生蟲,不黴變。炒制品攤放20小時後會吸濕濕潤,放久了會發粘,容易酸敗;通過首先潤濕然後油炸獲得的產品的質量比焙烤產品的質量差。所以烘焙法是三種方法中最好的。關於炮制時間和溫度,有人認為70V或80C焙炒2小時與傳統蜜炙黃芪在藥理作用上沒有顯著差異。另有文獻認為,當蜂蜜用量為30%,溫度為1012,烘烤時間為30分鐘時,成品黃芪的含量是生黃芪的3倍。因此,作者提出這是最佳的加工條件。
摘要:從蜜炙黃芪的外在質量和內在質量出發,探討蜜炙黃芪的新工藝,對我們改進黃芪的加工工藝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中國藥典還是采用傳統的方法,我們就按照中國藥典來。至於黃芪蜂蜜加工工藝的改進和優化,還需要進壹步的研究。在蜜炙黃芪的質量研究中,學者們重視內在質量的控制。例如,研究了蜜炙黃芪中黃芪甲苷、芒柄花素、黃芪甲苷和總磷脂的含量。其中研究黃芪甲苷含量的方法較多,結果可靠,可作為控制黃芪內在質量標準的指標。
此外,還研究了黃芪蜜炙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方法是取65438±0g蜜炙黃芪飲片,輕輕打碎,在帶蓋試管中加入65438±00ml蒸餾水,在40℃溫水中超聲提取30分鐘,過濾。然後將尿糖試紙放入黃芪提取液中3秒,取出,觀察3分鐘和7分鐘內試紙的顏色。顏色應該是“黃色70品紅色60青色30棕色70紫色40”(顏色含糖量太低,顏色棕色太高)。這種方法可以考察加蜜量和潤的時間,防止在檢驗前加蜜(簡介:這種思路有壹定可取之處)至於蜜炙黃芪的顯微特征和理化特征,目前還沒有關於黃芪質量與真偽關系的報道。
加工技術
(1)服用生黃芪片。
(2)煉蜜。將蜂蜜放入鍋中,加熱至微沸,然後用文火保持微沸,去除浮在表面的泡沫和蠟,再用紗布或紗布過濾掉死蜂等雜質;對於濃稠的蜂蜜,可以用開水稀釋,過濾提煉。壹般來說用的是龜眼泡。手測粘度略強於牛蜜,顏色略深。溫度105t,比重1.30。
(3)取精制蜂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倒入黃芪切片中,拌勻,潤4-6小時(使蜂蜜完全吸收)。
(4)將黃芪切片放入炒鍋內,用文火煸炒,勤炒至:①色澤暗黃,均勻,微焦有光澤;(2)飲片不粘手,炒制時手感由重滯轉為緩和;(3)飲片出鍋冷卻後,用手翻動時有輕微的沙沙聲。結塊松散,輕輕壹擦就會散開,片與片之間沒有粘連。
(5)取出晾涼。這黃芪每100用煉蜜25公斤。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