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關於純的文言文翻譯

關於純的文言文翻譯

1. 求周美 字之純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周美,字之純,靈州回樂人。少隸朔方軍,以材武稱。趙保吉陷靈州,美棄其族,間走歸京師,天子召見,隸禁軍。契丹犯邊,真宗幸澶州,禦城北門,美慷慨自陳,願假數騎縛契丹將至闕下,帝壯之,常令宿衛。

天聖初,德明部落寇平涼方渠,美以軍候戍邊,與州將追戰,破之於九井原、烏侖河,斬首甚眾。累遷天武都虞候。元昊反,陜西用兵,經略使夏竦薦其材,擢供備庫使、延州兵馬都監。夏人既破金明諸砦,美請於經略使範仲淹曰:“夏人新得誌,其勢必復來。金明當邊沖,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將遂失之。”仲淹因屬美復城如故。數日賊果來,其眾數萬薄金明,陣於延安城北三十裏。美領眾二千力戰,抵暮,援兵不至,乃徙軍山北,多設疑兵。夏人望見,以為救至,即引去。既而復出艾蒿砦,遂至郭北平,夜鬥不解。美率眾使人持壹炬從間道上山,益張旗幟,四面大噪,賊懼走。獲牛羊、橐駝、鎧甲數千計,遂募兵築萬安城而還。敵復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並北山而下,敵即引卻。遷文思使,徙知保定軍。

元昊大入,據承平砦。諸將會兵議攻討,洛苑副使種世衡請賫三日糧直搗敵穴。美曰:“彼知吾來,必設伏待我。不如間道掩其不意。”世衡不聽。美獨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敵。世衡等果無功。未幾,敵復略土塠砦,美迎擊於野家店,追北至拓跋谷,大敗其眾。以功遷右騏驥使。軍還,築柵於蔥梅官道谷,以據敵路。令士卒益種營田,而收谷六千斛。

初,美自靈武來,上其所服精甲,詔藏軍器庫。至是,加飾黃金,遣使即軍中賜之。又破敵於無定河,乘勝至綏州,殺其酋豪,焚廬帳,獲牛馬、羊駝、器械三百計。敵以精騎數千來襲,美從百余騎馳擊破之。遷陵州團練使。

自陜西用兵,諸將多不利,美前後十余戰,平族帳二百,焚二十壹,招種落內附者十壹族,復城堡甚多。在軍中所得祿賜,多分其部下,有余,悉饗勞之。及死,家無余貲。子蚤卒,以孫永清為子,官至引進副使。(《宋史?列傳八十二》)

參考翻譯

周美,字子純,靈州回樂人。很小的時候,年輕時是屬於北方軍隊的,憑借才氣、武功有名氣。趙保吉攻陷靈州時,周美撇下族人,偷偷逃到京城,皇帝召見了他,讓他在禁軍服役。契丹侵犯邊地,真宗親自到澶州,抵禦敵人城的北門,周美慷慨陳詞,希望借助於幾匹逮住契丹首領抓到城門下,皇帝認為他很勇敢,常讓他在皇宮守衛。

天聖初年,德明德部落侵犯平涼方渠,周美憑借軍侯的身份戍守邊疆,與州裏的將官壹起追擊、戰鬥,破敵於九井原、烏侖河,殺敵很多。多次升遷到天武都虞侯。元昊謀反,周美在陜西領兵,經略史夏竦引薦他,被提拔為供備庫使、延州兵馬都監。夏人攻破金明幾個寨子,周美向經略史範仲淹說:“夏人剛剛得誌,從他們的兵勢上看,夏人壹定會再次回來。金明正處於要沖,我方的屏障,如果現在不快速修葺,將會最終失去他。”範仲淹於是就囑咐周美修復城池如過去壹樣。幾天後反賊果然又來,敵人幾萬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裏布陣。周美領兵二千人奮力作戰,知道黃昏,當援兵沒有到,就遷徙兵士到山北,多設疑兵。夏人看見,認為救兵到了,就引兵離開。不久周美又經過艾蒿寨,就到了郭北平,在夜裏戰鬥不止。周美率領眾人讓人拿著壹只火炬從小道上上山,舉起更多的旗幟,並且四面大喊,反賊因為害怕逃跑了。得到牛羊、駱駝、鎧甲數以千計,於是招募兵士建築萬安城,然後回來。敵人又壹次入侵金明,周美帶領兵士由虞家堡的北山下來,敵人立即退卻了。後來升為文思史,遷為保定軍。

元昊大舉侵犯時,占據了承平寨。諸位將軍集合軍隊商量反攻討伐的方法,洛苑副使種世衡請求給三日的糧草就能直搗敵人的巢穴。周美說:“他們知道我們到了,必定會設埋伏等到我們。不如走小路攻其不備。”種世衡不聽。周美壹個人率兵向西出了芙蓉谷,打破敵軍。世衡等果然沒有戰功。不久,敵軍又侵占土塠寨,周美在野家店迎擊敵人,向北追到拓跋谷,大敗眾多的敵軍。因為功勞升遷為右騏驥使。大軍回來,在蔥梅官道谷修築柵欄,以此阻擋敵軍的來路。命令士卒種田,收谷子六千斛。

開始的時候,周美從靈武來,皇上所擁有的精良鎧甲,都下詔藏在軍械庫裏。到了這時候,皇上命令加上環境裝飾,派使者到軍中賞賜給周美。又在無定河破敵,乘勝追擊到了綏州,殺了他們的首領,燒了他們的帳篷,獲得三百多牛馬、羊駝已經器械。敵兵用精銳騎兵數千人來偷襲,周美用壹百多騎兵迎戰大敗了他。升為陵州團練使。

自從陜西用兵以來,諸將多沒有得利,只有周美前後打了十多次仗,平定三百多族帳,焚毀二十壹帳,招降十壹族,收復很多城堡。在軍隊中所得到的俸祿賞賜,多分到自己的手下,還有多的,就全部用來犒勞自己的軍士。等到死的時候,家裏沒有余財。他的兒子死得早,拿孫子當兒子看待,官到引進副使。

2. 求周美 字之純這篇文言文的翻譯

周美,字之純,是靈州回樂人。小時候在北方軍中服役,憑借才氣與武功著稱-。趙保吉攻陷靈州,周美拋棄他的家族,秘密逃到京城,皇帝召見他,讓他在禁軍服役。契丹侵犯邊疆,真宗來到澶州,親自登上城北門(以鼓舞士氣)。周美情緒激昂,自我推薦,希望借助幾匹戰馬把契丹將領抓到城門下,皇帝認為他很勇壯,常讓他在宮禁中值宿警衛。

天聖初年,德明部落侵犯平涼方渠,周美憑借軍侯身份戍守邊疆,與州將追擊作戰,在九井原、烏侖河打敗敵軍,殺敵很多。多次升遷做了天武都虞侯。元昊謀反,周美於陜西領兵,經略使夏竦引薦其材,破格提拔他為供備庫使、延州兵馬都監。夏人攻破金明諸寨以後,周美向經略使範仲淹請求說:“夏人剛剛得誌,形勢上壹定會再次侵犯。金明正處在邊界要沖的位置,是我方的屏障,現在如果不趕快修繕,將最終失去它。”範仲淹於是囑咐周美像原來那樣修復城池。幾天後,賊人果然來侵犯,敵軍幾萬大軍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裏布陣。周美率領兩千人馬奮力作戰,壹直到黃昏時分,援兵仍然沒來,周美於是領軍到山北,多設疑兵。夏人遠遠望見,以為救兵到來,即刻領兵離去。周美不久又經過艾高寨,於是到達郭北平,天明戰鬥不止。周美率領眾人派人持壹火炬從小道上山,舉起更多的旗幟,在四面吶喊,賊人因懼怕而逃跑。周美俘獲幾千牛羊、駱駝、鎧甲,於是招募兵士修築萬安城而歸。敵人再次侵犯金明,周美率領部隊從虞家堡北山殺出,敵軍即刻退卻。周美遷為文思使,隨後調任統領保定軍

元昊軍大舉侵犯,占據承平寨。各位將領集合軍隊商討進攻的辦法,洛苑副使種世衡請求帶三日糧草去直搗敵穴。周美說:“敵人知道我軍已來應戰,壹定設下理伏等待。不如從小道襲擊他們沒料想到的地方。”世衡不聽。周美獨自率領部隊從西邊出芙蓉谷,大破敵軍。世衡等果然沒有戰功

自陜西用兵以來,諸將大部分沒打過勝仗,周美前後十余戰,平定三百族帳,焚掉二十壹帳,招降十壹族,收復很多城堡。在軍隊中所得俸祿賞賜,大多分給他的部下,如果還有剩余,全部用來犒賞軍士。到死時,家中沒有任何剩余財產

3. 韋貫之名純文言文翻譯

韋貫之,名純,唐代京兆人。

韋綬之弟,唐憲宗朝宰相。避憲宗諱以字行。

武元衡與韋貫之同年舉進士。唐德宗貞元初登賢良科,授校書郎。

武拜門下侍郎,韋罷長安尉,赴選,元衡以為萬年丞。過堂日,元衡謝曰:“某與先輩同年及第,元衡遭逢,濫居此地。

使先輩未離塵土,元衡之罪也”。貫之嗚咽流涕而退。

後數月,除補闕。是年,元衡帥西川。

順宗永貞時累遷尚書右丞,憲宗時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與貫之同日宣制(出《續定命錄》)。

遷中書侍郎,罷為吏部侍郎,穆宗朝為工部尚書。卒年六十二,贈右仆射,謚曰貞,後更謚曰文。

釋文: 韋純,字貫之,唐代京兆人。韋綬的弟弟,唐憲宗時期的宰相。

因唐憲宗也叫“純”(李純),為了避諱,改用字當名。武元衡和韋貫之,同年的進士。

唐德宗貞元初,登“賢良”科,授予“校書郎”。武元衡官拜“門下侍郎”,韋貫之卸任“長安尉”,赴京城等待任命,武元衡則任“萬年縣丞”。

進士及第謁見宰相那天,武元衡道歉說:“我與先輩同年及第,元衡我的遭際,讓我濫竽充數居此位置。使得先輩未能騰達,元衡我的罪過啊”。

韋貫之哭著退下。後幾個月,被任命為“補闕”。

那壹年,武元衡做“西川帥”。順宗永貞時,壹直升到“尚書右丞”,憲宗時,在本職官位上兼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與韋貫之同日獲任命書(出自《續定命錄》)。後改任“中書侍郎”,再為“吏部侍郎”,穆宗時,為“工部尚書”。

六十二歲去世,死後被詔贈右仆射,追認為“貞”,後又改為“文”?。

4. 純孝之報閱讀答案

是這個嗎

原文 昔有愚者,適友人家,與主人***食。嫌淡而無味。主人既聞,乃益鹽。食之,甚美,遂自念曰:“所以美者,緣有鹽故。”薄暮至家,母已具食。愚人曰:“有鹽乎?有鹽乎?”母出鹽而怪之,但見兒唯食鹽不食菜。母曰:“安可如此?”愚人曰:“吾知天下之美味鹹在鹽中。”愚人食鹽不已,味敗,反為其患。天下之事皆然,過則非唯無益,反害之。

從前,有壹個愚笨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請他吃飯。可是他嘗了幾樣主人燒的菜肴以後,都覺得味道太淡。主人聽罷,立刻在菜裏加上壹些鹽。他吃了後,覺得菜肴十分美味。於是他有了壹個想法:因為有了鹽,所以菜美味。靠近傍晚回到家,母親已經準備好飯菜。他說:“有鹽嗎?有鹽嗎?”母親拿出鹽覺得這件事很奇怪,但是看見自己兒子只吃鹽不吃飯菜。母親說:“怎麽可以這樣?”愚人說:“我知道天下的美味盡在鹽中。”愚人吃鹽不停,口味敗壞,反而變成他的禍害。天下的事情都壹樣,過了就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弄巧成拙。

23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

⑴母好食鐺底焦飯 ⑵袁府君即日便征

24憑借註釋,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2分)

每煮食,輒貯錄焦飯,歸以遺母。

25請就選文寫壹句富有文采的讀後感言。(2分)

參考答案:

23.⑴吃 ⑵出征

24.每次煮飯,(陳遺)就把焦飯收存起來,帶回家給母親吃。

25.示例壹:焦飯有情,孝心無價。 示例二:至孝的故事就像故鄉的小河永遠流淌在我的心中。

5. 古文語法壹些關於古文的語法知識,像什麽定語後置呀,判斷句呀

常見文言文特殊句式例析 常見的文言文特殊句式有四種:判斷句、省略句、被動句、倒裝句. 壹、判斷句 對客觀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構成判斷與被判斷關系的句子,叫判斷句.通常由以下幾種方式構成: 1.以虛詞配合壹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斷句,如借用“者”、“也”等詞構成. (l)陳勝者,陽城人也《陳涉世家》 (2)夫戰,勇氣也《曹劌論戰》 (3)環滁皆山也《醉翁亭記》 (4)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鄒忌諷齊王納諫》 2.借助於“乃”、“是”、“為”、“則”、“悉”、“本”等詞構成. (1)當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2)斯是陋室《陋室銘》 (3)項燕為楚將《陳涉世家》 (4)此則嶽陽樓之大觀也《嶽陽樓記》 (5)此悉貞良死節之臣《出師表》 (6)臣本布衣《出師表》 (7)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師表》 3.“者”、“也”都省略,單以名詞或名詞性短語作謂語來表示判斷,也是文言文中判斷句的壹種形式. (1)七略四庫,天子之書《黃生借書說》 (2)汗牛塞屋,富貴家之書《黃生借書說》 二、省略句 有些句子在壹定的語言環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這種句子叫省略句.古漢語中省略句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語省略 (1)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 (2)[桃花源中人“見漁人,乃大驚《桃花源記》 2.謂語省略 (1)壹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 (2)陳涉自立為將軍,[立]吳廣為都尉《陳涉世家》 3.賓語省略 (l)上使[扶蘇]外將兵《陳涉世家》 (2)便要[漁人]還家《桃花源記》 4.介詞省略 (l)置[於]人所罾魚腹中《陳涉世家》 (2)武陵人[以]捕魚為業《桃花源記》 三、被動句 古漢語中,主語和謂語屬於被動式關系的敘述句叫被動句.壹般有以下幾種形式: l.用“為……所……”、“為所”表示被動. (1)其印為予群從所得《活板》 (2)為鄉裏所患《周處》 (3)二蟲盡為所吞《幼時記趣》 2.用“為+動詞”表示被動. (1)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 (2)兔不可復得,而身為宋國笑《守株待兔》 3.用“於”表示被動. (1)只辱於奴隸人之手《馬說》 (2)得幸於武宗《樂工羅程》 四、倒裝句 現代漢語中的倒裝句是為了適應修辭表達的需要,但在古代,倒裝句是正常的句法,所以在文言文翻譯時有時要作適當的調整.古漢語中的倒裝句通常有以下幾種形式: 1.主謂倒裝 (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悲哉世也《公之僑獻琴》 2.賓語前置 a.用助詞“之”使賓語提前 何陋之有《陋室銘》 b.疑問代詞作賓語,放在動詞或介詞的前面 吾誰與歸《嶽陽樓記》 3.定語後置 常用“者”作標誌,翻譯時放在名詞前面. (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 (2)馬之千裏者,壹食或盡粟壹石《馬說》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愚公移山》 4.介賓短語後置 它相當於現代漢語的狀語,翻譯時應放在謂語前. (1)投以骨《狼》 (2)戰於長勺《曹劌論戰》 (3)祭以尉首《陳涉世家》 以上四種文言文特殊句式,以初中階段文言文學習中經常會遇到.掌握這些特殊句的用法,對提高我們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大有幫助. 文言文特殊句式 被動句 所謂被動,是指主語與位於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位於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 用“為”表被動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 用“被”表被動 “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忠心卻被別人誹謗,能不怨恨嗎?) 用“見”表被動 “……徒見欺”(……白白地被欺騙) 用“於”表被動 “受制於人”(被人控制) “不能容於遠近.”(不能被鄰裏所容) 文言文中,被動句的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施事者.在古漢語中,在古漢語中,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壹是在標誌的被動句,即借助壹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又叫意念被動句. 有標誌的被動句,大體有以下幾種形式: 動詞後用介詞“於”表被動,“於”起介紹引進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的作用.如:“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史記.屈原列傳》)這裏“惑”、“欺”的動作是由“於”後的“鄭袖”、“張儀”發出來的. 有時也在介詞“於”或動詞前加“受”,形成“受.於.”的形式表被動.如:“吾不能舉金吳之地,十萬之從,受制於人.”(《資治通鑒》) 用“見”、“於”,“見.於.”表被動.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同上)“暴見於王.”(《孟子.梁惠王下》) “見”有壹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裏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豐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麽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那為此種用法.用“為”,“為.所.”表被動.如:“(巨)偏在遠郡, 行將為人所並.”(《資治通鑒》) 用“被”表被動.如:“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無標誌的被動句,這種情況是指沒有被動詞的被動句.如:“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裏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 被動句 被動。

6. 求文言文的翻譯

晉平公問於叔尚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壹匡天下,不識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尚對曰:“管仲善制割,隰朋善削縫,賓胥無善純緣,桓公知衣而已。

亦其臣之力也。”師曠侍曰:“臣請譬之以五味,管仲善斷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賓胥無善齊和之。

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強之,亦君之力也。” 雜事第四《新序》劉向 管仲言齊桓公曰:“夫墾田刱邑,辟田殖谷,盡地之利,則臣不若寧戚,請置以為田官。

登降揖讓,進退閑習,則臣不若隰朋,請置以為大行。蚤入晏出,犯君顏色,進諫必忠,不重富貴,不避死亡,則臣不若東郭牙,請置以為諫臣。

決獄折中,不誣無罪,不殺無辜,則臣不若弦寧,請置以為大理。平原廣囿,車不結軌,士不旋踵,鼓之而三軍之士,視死若歸,則臣不若王子成甫,請署以為大司馬。

君如欲治國強兵,則此五子者足矣,如欲霸王,則夷吾在此。”夫管仲能知人,桓公能任賢,所以九合諸侯,壹匡天下,不用兵車,管仲之功也。

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桓公其似之矣。

中國古籍全錄 HTTP:GUJI.ARTX.CN/ 有司請事於齊桓公,桓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請,桓公曰:“以告仲父。”

若是者三。在側者曰:“壹則告仲父,二則告仲父,易哉為君。”

桓公曰:“吾未得仲父則難,已得仲父,曷為其不易也。”故王者勞於求人,佚於得賢。

舜舉眾賢在位,垂衣裳,恭己無為,而天下治。湯文用伊、呂,成王用周、邵,而刑措不用,兵偃而不動,用眾賢也。

桓公用管仲則小也,故至於霸,而不能以王。故孔子曰:“小哉,管仲之器。”

蓋善其遇桓公,惜其不能以王也。至明主則不然,所用大矣。

詩曰:“濟濟多士,文王以寧。”此之謂也。

中國古籍全錄 HTTP:GUJI.ARTX.CN/ 公季成謂魏文侯曰:“田子方雖賢人,然而非有土之君也,君常與之齊禮,假有賢於子方者;君又何以加之?”文侯曰:“如子方者,非成所得議也。子方,仁人也。

仁人也者,國之寶也;智士也者,國之器也;博通士也者,國之尊也,故國有仁人,則群臣不爭,國有智士,則無四鄰諸侯之患,國有博通之士,則入主尊固,非成之所議也。”公季成自退於郊三日請罪。

魏文侯弟曰季成,友曰翟黃,文侯欲相之而未能決,以問李克。克對曰:“君若置相,則問樂商與王孫茍端庸賢?”文侯曰:“善。”

以王孫茍端為不肖,翟黃進之;樂商為賢,季成進之,故相季成。故知人則哲,進賢受上賞,季成以知賢,故文侯以為相。

季成,翟黃,皆近臣親屬也,以所進者賢別之,故李克之言是也。 中國古籍全錄 HTTP:GUJI.ARTX.CN/ 孟嘗君問於白圭曰:“魏文侯名過於桓公,而功不及五伯,何也?”白圭對曰:“魏文侯師子夏,友田子方,敬段幹木,此名之所以過於桓公也。

蔔相則曰:‘成與黃庸可?’此功之所以不及王伯也。以私愛妨公舉,在職者不堪其事,故功廢,然而名號顯榮者,三士翊之也,如相三士,則王功成,豈特霸哉!” 晉平公問於叔尚曰:“昔者齊桓公九合諸侯,壹匡天下,不識其君之力乎?其臣之力乎?”叔尚對曰:“管仲善制割,隰朋善削縫,賓胥無善純緣,桓公知衣而已。

亦其臣之力也。”師曠侍曰:“臣請譬之以五味,管仲善斷割之,隰朋善煎熬之,賓胥無善齊和之。

羹以熟矣,奉而進之,而君不食,誰能強之,亦君之力也。” 昔者,齊桓公與魯莊公為柯之盟,魯大夫曹劌謂莊公曰:“齊之侵魯,至於城下,城壞壓境,君不圖與?”莊公曰:“嘻!寡人之生不若死。”

曹劌曰:“然,則君請當其君,臣請留其臣。”及會,兩君就壇,兩相相揖,曹劌手劍拔刀而進,迫桓公於壇上曰:“城壞壓境,君不圖與?”管仲曰:“然,則君何求?”曹劌曰:“願請汶陽田。”

管仲謂桓公曰:“君其許之。”桓公許之,曹劌請盟,桓公遂與之盟。

已盟,標劍而去。左右曰:“要盟可倍,曹劌可讎,請倍盟而討曹劌。”

管仲曰:“要盟可負,而君不負;曹劌可讎,而君不讎,著信天下矣。”遂不倍。

天下諸侯,翕然而歸之,為鄄之會,幽之盟,諸侯莫不至焉。為陽谷之會,貫澤之盟,遠國皆來,南伐強楚,以致菁茅之貫;北伐山戎,為燕開路,三存亡國,壹繼絕世,尊事周室,九合諸侯,壹匡天下,功次三王,為五伯長,本信起乎柯之盟也。

中國古籍全錄 HTTP:GUJI.ARTX.CN/ 晉文公伐原,與大夫期五日,五日而原不降,文公令去之。軍吏曰:“原不過三日,將降矣,君不待之?”君曰:“得原失信,吾不為也。”

原人聞之曰:“有君義若此,不可不降也。”遂降,溫人聞之,亦請降。

故曰:“伐原而溫降。”此之謂也。

於是諸侯歸之,遂侵曹伐衛,為踐土之會,溫之盟後南破強楚,尊事周室,遂成霸功,上次齊桓,本信由伐原也。 昔者,趙之中牟叛,趙襄子率師伐之,圍未合而城自壞者十堵,襄子擊金而退。

士軍吏曰:“君誅中牟之罪,而城自壞,是天助也,君曷為去之?”襄子曰:“吾聞之於叔尚曰:‘君子不乘人於利,不迫人於險。’使之城而後攻。”

中牟聞其義,乃請降。詩曰:“王猶允塞,徐方既來。”

此之謂也。襄子遂滅知氏,幷代為天下強,本由伐中牟也。

楚莊王伐鄭,克之。鄭伯肉袒,左執茅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