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
[解釋]:
①平原;原野: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②地區名。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省壹帶;廣義的中原或指黃河中、下遊地區,或指整個黃河流域。
中原壹詞最初不是作為地域概念出現的,只是壹個形容詞,後來逐漸演變成為專指中州之地的專用術語,成為政治家、軍事家必爭之地。
壹、中原概念的形成和歷史地位
中原壹詞的演變
中原壹詞早在春秋時已被時人用於口語,但它最初只是壹個形容詞,而不是後來的中原地區,也就是說它最初並不是作為地域概念出現的。比如《詩經·小雅·吉日》雲:“瞻彼中原,其祁孔有。”詩人站在高坡,放眼無際的平原,心情非常激動,他由衷地贊美:多麽遼闊的原野啊,物產又是如此的豐富。《詩經·小雅·小宛》雲:“中原有菽,庶民采之。”意思是說,詩人來到田野,放眼遠望,黍稷盈田,禾苗茂盛蔥綠,欣欣然充滿生機。 作為壹個以農業起家的農民詩人,當他看到“禾黍離離”,“原田美美”之景色,於是他興奮地唱著:廣闊的田野啊豆苗青青,快采回家呀做菜羹。以上《詩》中提到的“中原“兩字,從文意上看不是指地區,正如毛詩註雲:“中原,原中也。”鄭玄箋說:“藿生原中。”很明顯,所謂“中原”實際上是說平原或原野,不是指區域。《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記載有:“晉、楚治兵,遇於中原。”《孫子·作戰篇》亦記載說:“力屈才殫,中原內虛。”諸葛亮《出師表》:“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北史·任城王澄傳》雲:“因茲大舉,光澤中原。”《宋史·李綱傳》:”自古中興之主,起於西北則足以據中原而有東南。” 《明實錄·永樂十四年》:“伏維北京,南俯中原。”以上所舉例證中的“中原”已不是指平原或原野,顯然是指區別於邊疆地區的黃河中下遊地區的中原地帶,明顯屬於區域概念。
那麽“中原”壹詞何以會後來演變成為專指中州之地的專用術語了呢?這大概是與古人對天中地心的認同有關。如《山海經》中有《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和《中山經》。它把《中山經》的地域基本上界定在中原地區。史書上記載的“五帝”與“五行”,都把中原作為天下之中看待。如《淮南子·天文訓》說:“東方木也,其帝大昊,其佐句芒,”“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中央土也,其帝黃帝,其佐後土,”“西方金也,其帝少昊,其佐蓐收,”“北方水也,其帝顓頊,其佐玄冥。”金木水火土,土為中,黃帝為中央土的大帝,黃帝為中央族團的領袖,所謂“中央土也”即指中原大地。《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活動的地域:“東至海”、“西至空桐”、“南至於江”、“北至葷粥”,他的基點在中原。堯舜時東西南北中的方位已經很清楚,特別是甲骨文中不少地方都提到東土、南土、西土、北土,商王朝在中間。商王朝的都城現在經考古發現的有鄭州商城、偃師商城、安陽殷墟和洹北商城,這些都城全在河南境內,說明在商代雖然沒有“中原”這個詞,但實際上天下之中的地域概念已經形成。周族的先祖棄在中原地區壹直參加堯舜聯邦政治集團,後來把棄封於邰,即今陜西西部的扶風、武功壹帶,他的後代壹直與戎狄交叉居住。周文王時周族勢力強大,雖然是商王朝的侯國,居於西土,稱為西伯,但已經想取商而代之,因此,周武王不僅建都於豐,同時在滅商後,就提出來營周於雒邑的設想。從黃帝、堯舜到夏商周三代人們形成了壹個天下之中的概念,久而久之,中原壹詞就成為天下之中的代名詞。
中原是歷代的政治中心
在古代中原與中國、中州是同意語。如《禮記·王制》就記載說:“中國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東方曰夷……南方曰蠻……西方曰戎……北方曰狄。”《太平禦覽》記載:“王者受命創始,立都建國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據陰陽之正,均統四方,以制萬國者也。”(《太平禦覽》卷壹五六)身處南方之地的楚君就曾自己聲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 (《史記·楚世家》)由於中原適中的地理位置,讓人意識到“當取天下之日,河南在所必爭。”得中原者得天下,成為歷代政治家、軍事家的信條。古人劃分天下曾將中國分為九州,何謂九州?古籍所記,各不壹致。《禹貢》九州為:冀、兗、青、徐、揚、荊、豫、梁、雍。《爾雅》九州是:冀、幽、兗、營、徐、揚、荊、豫、雍。《周禮》九州即:冀、幽、並、兗、青、揚、荊、豫、雍。《呂氏春秋》九州為:豫、冀、兗、青、徐、揚、荊、雍、幽。考之舊說,《禹貢》九州說乃是根據黃帝割地布九州之說。(見孔疏)《漢書·地理誌》亦明白記載說:“昔在黃帝……方制萬裏,畫野分州……堯遭洪水,懷山襄陵,天下分絕,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關於豫州的方位,《禹貢》雲:“荊、河惟豫州。”荊即荊山,北至黃河。《呂氏春秋》雲:“河、漢之間為豫州。”河指黃河;漢指漢水。高誘註:‘河在北,漢在南,故曰‘之間'。” 《爾雅》:“河南曰豫州。”由此可見,豫處河、漢之間,乃中原之地,九州之腹心。
中原以其居中的地理位置,自古視為帝王州。早在五帝之時都是活動在中原這塊土地上。如黃帝都有熊在新鄭,顓頊都帝丘在濮陽,堯都平陽在臨汾,舜都蒲阪在運城地區,為締造中華文明建立了豐功偉績。逮至夏商周三代,如夏都陽城、陽翟、斟鄩、原、老丘,商都亳、隞、相等,均在河南境內。周王朝建都在豐、鎬,地望在廣義的大中原內,但周滅商後,武王便提出要把政治中心轉移到中原。《史記·封禪書》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這是說河洛地近中嶽,為天下之中,故三代之君皆宅京於斯。不僅三代之君都中原,而且自西漢至北宋正統王朝建都也全在中原,所以說中原地區壹直為帝王都,是幾千年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逸周書·度邑解》記載:周武王伐紂滅商後,曾瞻望中原,指出“自洛汭延於伊汭,居陽無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過於三塗,我北望過於有嶽,丕願瞻過於河,宛瞻於伊洛,無遠天室。”天室就是中嶽嵩山。為什麽要在中嶽附近營建帝都?《史記·周本紀》說:“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復蔔申視,卒營築,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裏均。”這裏文意很清楚,營洛邑遷九鼎,主要是這裏是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遠近皆宜。《尚書·康誥》中說:“周公初基,作新大邑於東周洛,四方民大和會。”孔註說:“初造基建,作王城大都邑於東周洛汭,居天下之中,四方之民和悅而集會。”《康誥》還說:“侯甸男邦采衛,百工播民和,見士於周。“孔註說:這是去王城千百裏之外的“五服之百官,播率其民,和悅並見,即事於周。”《疏》裏也說:“周公初造基址,作新大邑於東周洛水之汭,四方之民大和悅,而集會言政治也。”、因此說河洛地區不僅是“四方入貢送裏均”,而且也是四方之民的政治中心。
中原地理優勢
中原除了位置居中之外,還有它優越的地理形勢。清人顧租禹在《讀史方輿紀要》壹書中說:“自天下而言,河南為適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許州又適中之地也。北限大河,曾無潰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鄧,實包淮、漢之防,許亦形勝之區矣。豈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稱地利乎。”(顧租禹《讀史方輿紀要》,卷 47 ,河南 2 )又說:“河南閫域中夏,道裏輻輳。頓子曰:‘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範雎亦雲:‘韓、魏,中國之處而天下之樞也。'秦氏觀曰:‘長安四塞之國,利於守;開封四通五觀之郊,利於戰;洛陽守不如雍,戰不如梁,而不得洛陽,則雍、梁無以為重,故自號為天下之咽喉。'夫據洛陽之險固,資大梁之沃饒,表裏河山,提封萬井。河北三郡,是以指揮燕、趙。南陽、汝寧,是以控扼秦楚。歸德,足以鞭弭齊、魯,遮蔽東南。中天而立,以經營四方,此其選也。”(同上註)讀此,可以知道作為中原地區的河南的地理重要性了。
中原居九州之腹心,中天而立。地勢西高東低,關山險厄,勢利形便。東據芒碭之險峻,西依連綿之秦嶺,南亙蜿蜒之大別,北依太行之巍峨,巍巍嵩嶽,屹踞中立,奔騰澎湃的黃河浩浩蕩蕩橫貫期間。名山大川,交相輝映;平原沃野,人民殷富。《管子·乘馬篇》有言:“凡立國都,非於大山之下必於廣川之上。高勿近旱而水用足,下勿近水而溝防省。”山川水土是定都者首先要考慮的因素。因為中華民族是壹個重農的民族,任何壹個朝代都不能不考慮農業經濟的發展。正是基於此種原因,中國絕大多數政治家、軍事家都看中中原,逐鹿中原,建都定鼎於中原,決定中原在中國歷史上的中心地位,其實是中原得天獨厚的中天而立的優越的地理形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