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戚城就在黃河邊上,如今的濮陽地區,是壹座長方形的城垣,四方可進,不會存在險要,易攻難守,占據起來不會對會盟者受到威脅。
早在遠古時候,濮陽地區已經發展起來,戚城離黃河很近,那裏經常有人出沒。殷商時期,這裏也是殷商民族重要的政治經濟區。只有周朝建立後,周人才可能稀釋濮陽的政治地位,魏國都城朝歌建立後。濮陽在古籍和史料中很少出現。
直到狄人保衛呈貢,並將其宗族遷往濮陽以恢復國家,這壹地區才重新繁榮起來。晉國成為霸權國家後,晉魏之間的戚城命運逐漸發生了變化。
戚城最忙的時期大致是晉楚稱霸時期。在這壹時期,齊城人不時地經歷著附衛附金的政治格局。只要晉國要東移,齊城就經常處於緊張狀態。著名的晉楚之戰、成濮之戰、晉鄭之戰、鐵丘之戰都與戚城有著密切的聯系。
魏成功移居濮陽後,他大力管理濮陽市,戚城享有首都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影響。後來他成了王子和國家更為關註的城市。所謂“蓋其地瀕河西,據中國之要樞,不獨衛之重地,亦晉、鄭、吳、楚之孔道也”,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戚城之地,對晉國的影響是最大的,它見證了晉國的崛起,再到後來的晉楚稱霸,繼而出來的晉國東進,直至最後晉國衰敗的多個重大時期,那個時代戰亂很多,戚城作為會盟之地讓眾諸侯重視,也是它獨有的歷史地位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