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夏朝簡史是怎樣的?

夏朝簡史是怎樣的?

夏朝簡史

大禹在水利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被李煜立為繼承人。?

於收九洲,以金鑄九鼎,以示功德威名。?

禹的兒子齊繼承了他父親的位置,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王朝——夏朝。?

奴隸制社會大致形成於虞時期。?

玉川即位,太康即位,依次為仲康、項、少康、朱、懷、莽、謝、布、易、孔嘉、高、法、。桀是夏朝的最後壹個國王。

大禹治水與夏朝的新史料

在這篇文章中,南京師範大學的吳慶龍研究員帶領壹支國際科學團隊,試圖為中國歷史的起源提供新的事實依據。

他們模擬重建了壹個在青藏高原邊界發現的古滑坡壩址,證明了當滑坡壩形成的堰塞湖潰決時,瞬間洪水足以造成黃河下遊的分流和連續洪水事件。文章分析認為,此次決堤恰逢中原大規模文化轉型事件,似乎與“大禹治水”的傳說不謀而合,為中華文明起源提供了除歷史記載和考古證據之外的另壹種形式的證據。

文章稱,當時的情景可能是這樣的:壹場強震引發積石峽(今青海省循化縣)大規模滑坡,堵塞黃河6至9個月,形成壹個巨大的堰塞湖。水量的持續增加導致堰塞湖決口,多達11億立方米的湖水在短時間內迅速排出,形成了流量巨大的洪水。

“中國歷史時期從未發生過如此規模的洪水災害(已有準確記載),是非常罕見的巨大洪水。所以我們推斷應該是與大禹治水有關的大洪水。”吳慶龍說。

本文前半部分基本上是關於堰塞湖潰壩的。國內不少學者認為文章還是非常嚴謹的自然科學考察,並創造性地提出了破壞喇家聚落(位於青海省民和縣)和造成積石峽上遊滑坡的很可能是同壹場地震的觀點。有爭議的是下壹個推論。對於這篇文章的推論,國內不少考古學家認為證據鏈不足,並提出質疑。

如上海博物館館員張經偉認為,黃河上遊洪水可影響下遊2000公裏的推測,想象力大於科學依據。而且文章將古籍中記載的大禹“導河積石”與發現洪水的“積石峽”同名聯系起來,雖然是否是巧合還有待歷史地理學澄清。

而甘青交界的積石山、積石鎮,卻以隋文帝命名,文章明顯有“望文生義”之嫌。而且學術界傾向於認為大禹治水的範圍只能在鄭州以東,不可能發生在黃河中上遊。中上遊有充分的回旋余地,大禹不可能去青海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