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九峰先生在著述中自謂,《地理五訣》是“遵郭景純《葬經》、楊救貧《青囊經》、劉秉忠《玉尺經》、蔔則巍《雪心賦》、劉青田《披肝露膽》、譚仲簡《壹粒粟》,或祖其而為之發明,或直述其語。”並參閱了《玉髓經》、《天玉經》、《青烏經》、《黑囊經》、《仙婆集》、《孝思集》、《琢玉斧》、《頂門針》、《天機會元》、《人子須知》、《壹貫堪輿》、《三才發秘》、《司馬水法》、《地理正宗》、《地理大成》、《四彈子》等地理風水學書籍,“從流溯源”。
《地理五訣》這本書***八卷,卷壹為五行基礎和羅盤初步篇;卷二論龍脈生旺死絕形象;卷三論穴之陰陽富貴貧賤;卷四論砂形貴賤得位失位;卷五論水之吉兇進神退神;卷六論四局朝向龍水配合;卷七論二十四山向十二種水口吉兇判斷法;卷八論平洋地理風水要訣。前七卷主要論山地風水,卷八論平洋風水;主要以山地風水為主。
在風水學著作中,《繪圖地理五訣》訣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化繁為簡,概括了在地理風水術中,要遵循的龍、穴、砂、水、向五大原則。作者還強調:龍、穴、砂、水在風水學中雖然都很重要,但最終決定風水吉兇好壞的還是向。所以,掌握立向是學習堪輿之術的關鍵所在。本書的最大好處就是圖文並茂、論理精當,雖博雜艱深,但通俗易懂。此書壹問世,就在堪輿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並被後人當作學習風水堪輿的重要教材。
《陽宅三要》使得陽宅學說化繁為簡,直指要害,巒頭與理氣並重,城市與山谷看法各異,對後世之人影響深遠!
古代風水學,由於其產生的年代久遠,精華與糟粕***存。因此,我們必須以科學的態度、審視的眼光去對待它,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只有這樣,才能造福於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