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閱讀魯迅專題、參閱網上資料完成1000字以上的小論文

閱讀魯迅專題、參閱網上資料完成1000字以上的小論文

這是我找的看看合適不

魯迅專題研究

2002年08月22日 張麗芬

今天是我們這門課是“魯迅研究四題”的輔導課。我們這門課有三個大重點,即魯迅、沈從文、張愛玲,而魯迅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因此,這個內容我們將用四節課的時間來進行。

我們說魯迅是我們這學期的“重中之重”,主要基於兩個理由,壹是從現代文學史的地位上看,魯迅可以說是現代文學的靈魂。魯迅壹方面是現代散文最早的作者之壹,另壹方面也是現代小說最重要的開拓者。。二是從我們這門課的考試分量上看,有關魯迅的內容意是在試題中占有突出的分量,從填空題、選擇題到簡答題和分析題,常常會占到壹份試卷總分的壹半上下。所以,在學習中壹定要沈下心來,不要急於往前趕,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學習魯迅都不為過。

我們知道,電大學習的特點就是以自學為主,學習魯迅也壹樣,不能把希望寄托在輔導上面,必須立足自學。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反復地讀作品讀教材,在可能的基礎上再去讀有關的參考資料。因此,我們下面講的內容僅僅是壹個“提示”,大家可以通過與這個提示的對照和檢查,看看自己在哪些地方還有所欠缺,需要補充和加強。

壹、學習常識提示

這些常識都應該是“大專階段”(或者叫“大本的低年級階段”)在文學史課程中學習過的,但是,當我們開始進入專題研究課程的學習時,仍然有必要重新學習,“溫故”才能“知新”。對於其他非中文專業專業的同學來說,則必須補上這壹課。對此,任何同學都不能抱有僥幸心理。

1.關於魯迅生平

“魯迅研究四題”是本學期的三個大重點之壹,而這壹講的壹個主要重點或者說是中心議題、中心內容,則是魯迅“對傳統的態度”。我們知道,要了解壹個人對傳統的態度,則必須首先了解壹個人的思想歷程,而要了解壹個人的思想歷程,最簡單、最快速同時也是最有效方法,就是盡可能全面細致地掌握這個人的人生道路。對於壹個作家來說,這個人生道路主要就包括“生平”和“創作簡況”兩個方面。

(1)簡歷。生於1881年,卒於1936年(終年55歲),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樹人,與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兄弟”而聞名於“五四”時期。

(2)青年時代。1898年(17歲)到南京求學期間讀到嚴復譯述的赫胥黎的《天演論》,受到達爾文“進化論”思想的影響。

(3)日本留學。1902年(21歲)到日本學醫,想用新的醫學來促進國人對“維新”的信仰。1906年,受到“幻燈片”事件的影響,其中,茁壯而麻木的“看客”給他留下了終身不滅的印象,遂“棄醫從文”,立誌改變人的精神,致力於批判國民性。在與許壽裳、周作人等籌辦《新生》雜誌因經費等原因而失敗後,壹方面翻譯外國小說,與周作人合譯有《域外小說集》(1、2),壹方面介紹西方的哲學、文學思想,著有《文化偏至論》、《摩羅詩力說》等論文,並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立的思想。

(4)回國“幻滅”。1909年(28歲)回國,在浙江當中學教員,講授化學、生物學等課程。1911年開始小說創作,最早的作品是以辛亥革命為背景的“文言小說”《懷舊》。1912年應邀擔任南京臨時政府教育部部員,後隨部赴北京,任教育部社會教育司第壹科科長。袁世凱復辟後,陷入幻滅,沈沒於古籍。

(5)排遣寂寞。1917年,當風行壹時的《新青年》大張旗鼓地發起“文學革命”時,魯迅仍未能改變自己頹唐的心情,仍躲在S會館裏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內心的寂寞。正是在這種寂寞的心情中,應新文學朋友們的邀請,幾乎是同時開始了白話小說、白話詩和白話散文的創作。他的第壹篇小說《狂人日記》於1918年發表時,他已經是將近“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了。

(6)仿徨之路。在1925年前後的“女師大事件”和1926年的“三壹八”慘案中,魯迅受到極大的震動與挫折。1926年離開北京,從此再也沒有回到北京,也再沒有任過官職。先是去廈門,任廈門大學國文系教授,後到廣州(1927年1月),任中山大學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再到上海(同年9月),直至病逝。

(7)文藝論爭。自新文學誕生以來,新舊文學之間和新文學內部壹直論爭不斷,而在魯迅的有生之年,這些論爭大都與魯迅有關。比如,與郭沫若等展開的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魯迅稱郭沫若為“才子+流氓”;與梁實秋展開的關於“人性論”的論爭,魯迅稱梁實秋為“資本家的乏走狗”; 在關於“京派”與“海派”的論爭,魯迅稱“京派”近官,是官的幫閑,“海派”近商,是商的幫忙。

二、學習重點難點提示

如果說我們這門課涉及的以作家為主的“研究專題”,在作家的常識部分不僅僅限於主教材《中國現當代文學專題研究》,還包含有在專科階段學習的文學史內容,那麽,在學習重點所涉及的問題上,則大致局限於主教材之內。而把教材中涉及的問題學會學透,我想也是壹門課程最起碼的要求。

要解答的問題局限於教材之中,但我們的眼光卻不能僅僅局限於教材,除了閱讀壹些必要的參考資料外,閱讀這些總是所涉及的作品才是最為重要的。只有自己去閱讀了原著,才能有自己的感受和體會,什麽叫“有感而發”,那就是“有感”才有可能“闡發”。

我們將“重點”分為大與小,僅僅是我們從主觀上認為的難易程度。也就是說,我們所謂的“小重點”,就是我們認為難度不大的重點,並非它就沒有“大重點”重要。也許,可以這樣說,所謂“小重點”只是重點,而可能不是難點;“大重點”則既是重點,可能又是難點。

在這裏,我特別要說明的是,考試的試題肯定不會是思考題或練習題的簡單照搬,在試卷上,大小重點是沒有區別的,也無法區分的。

第壹、 如何看待魯迅在批判中的偏激?

(1)魯迅、胡適、周作人等文化先驅對傳統文化的不同態度。(小重點)

這是壹個帶有比較性的題目,但僅止於說出他們對傳統文化的態度的不同之處。簡單地說,第壹,魯迅:主要是批判,甚至表現為壹種“決絕”,壹種“偏激”。要再進壹步說,則是由關心引起的思考,由思考引起的焦慮,由焦慮引起的否定。第二,胡適:主要也是批判,但態度比較溫和,富有建設性。第三,周作人:也是帶批判性的,但很快就有所改變。魯迅的態度是必須要了解的,也是回答這個問題的基礎。而我們提出這個問題的主要目的,則在於希望能在此基礎上得以深化:我們應如何看待魯迅的態度。

(2)舉例:從兩個方面看:壹是從歷史地位看,二是從“語境”看(兩道題壹如何看待魯迅在批判中的偏激?二是進十多年來,國內有些人,對魯迅有很多批評,甚至否定。為什麽?)

A、如:《狂人日記》是怎樣表現魯迅對傳統文化的態度的。(歷史地位)

我們已經知道,文學革命開始時,魯迅正躲在北京的紹興會館抄古碑,對傳統文化有許多自己的心得,他這時應《新青年》同仁之邀並答應寫作小說,壹方面含有應和“前驅”之意,另壹方面也是為了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而《狂人日記》就是魯迅這時發表的第壹篇小說,因此,直接地表達了魯迅積壓了多時的對傳統的憤悶,也最能體現他對傳統文化的態度。最突出的表現就是通過狂人之口,說出了中國歷史的本質:吃人,把中國的歷史和中國的文明比喻為“吃人的筵度”,而傳統中國也就成了“安排人肉筵度的廚房”。能說出當時人們想說而不敢說,甚至連想都不敢想的話,這種人也只能是“狂人”。

這當然是壹種小說的形象表現,不是邏輯判斷,但其中有魯迅獨特的體驗和發現。魯迅給他的朋友許壽裳的信中說:為什麽寫《狂人日記》?因為偶談〈資治通鑒〉,才醒悟到中國人尚是壹個食人民族。他說自己重視這發現,而知者尚寥寥也。〈狂人日記〉用“吃人”來概括中國傳統,主要是壹種象征的說法,但的確又是壹種猛烈而深刻的批判,是極帶義憤的攻打和否定。在“五四”時期,魯迅談到舊文化舊制度,往往深惡痛絕,有時把話說的狠“絕”。他甚至曾經用這樣義無返顧的語言來表示:“無論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墳五典,百宗千元,天球河圖,今人玉佛,祖傳凡散,,秘制仙丹,全部踏倒他。”

B、如:魯迅不主張讀中國書,最為壹些人所“詬病”的。(語境)

光就言論來看,魯迅的言論太絕對了,但我們要結合“語境”來分析,魯迅在1925年,〈青年必讀書〉中針對“五四”落潮後,那些重新要提倡尊孔讀經的思潮,而提出的要“少看中國書”的,魯迅所處的時代,是中國正壽外敵入侵,挨打的時代,處於“弱肉強食”的國際環境,中華民族正面臨王國滅種的危險,但另壹方面,封建傳統的思想文化仍然在嚴重地禁錮民族的精神,麻木靈魂,消解活力。在這種情形下,魯迅為了警醒人們,當然最好是大聲疾呼,用決絕的而不是溫溫吞吞的態度立場,去告別舊時代。這樣,有時,他就難免要表現為“有意的偏激”。所以“吃人”也好,“不讀中國書”也好,這種急需突破傳統的態度,即使有些偏激,也是符合那時代變革需要的,不能離開特定的“語境”摘出壹些句子,就來否定魯迅,要看所處立場以及發言論的基本的精神指向,不能脫離時代的分析。

(3)指責魯迅“全盤否定傳統”的原因與誤解 (大重點)

近十多年來,之所以會出現對魯迅“全盤否定傳統”的指責,其原因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看,壹方面是因為“五四”時期的魯迅對傳統確實是采取全面而徹底的否定態度的,也就是說,確實是“全盤否定”的,所以我們說,這些指責從表面上不無根據;另壹方面,這些指責者並沒有歷史地看待魯迅,並沒有理解魯迅在否定傳統時的“語境”和真正用意,也沒有真正認識魯迅,只看到了魯迅對傳統進行的批判,而沒看到魯迅對傳統的“價值重估”。而後壹方面也正是產生誤解的原因 。

(4)魯迅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拓展所作的工作。(大重點)

對於魯迅所作的這些工作,可以重點掌握教材第7-8頁中所介紹的內容,如果同學們自己還有新的補充當然更好。但是,在這裏,我們提出這壹學習要點的主要目的,還在於要大家重視並清楚地認識到,為什麽說魯迅對傳統確實是“全盤否定”的,但又不應當簡單的斷言魯迅就是“全盤否定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