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山海經》那些事兒(二)

《山海經》那些事兒(二)

? 《山海經》是壹本什麽樣性質的書?

? 西漢劉秀(歆)最早認定它是壹部地理書,他在其《上山海經表》雲:“內別五方之山,外分八方之海,紀其珍寶奇物,異方之所生,水土草木禽獸昆蟲麟鳳之所止,禎祥之所隱,及四海之外絕域之國,殊類之人。禹別九州,任土作貢,而益等類物善惡,著《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隋書·經籍誌》、《舊唐書·經籍誌》、《新唐書·藝文誌》、王堯臣《崇文總目》、尤袤《遂初唐書目》等把《山海經》放入地理類,顯然是把它作為“地理書”來看待。

? 譚其驤:“《五藏山經》在《山海經》全書各部分中最為平實雅正,盡管免不了雜有壹些傳聞、神話,基本上是壹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但是,由於書中所載山川大部分不見於漢晉以來記載,難以指實其地理位置,所以《山經》的地域範圍有多大,它的四方極遠處各達到了什麽地方,是壹個長期以來古今中外學者都沒有能夠予以解決的問題。”

? 既然是“壹部反映當時真實知識的地理書”,為何“書中所載山川大部分不見於漢晉以來記載,難以指實其地理位置”。

《漢書·藝文誌》把它放入數術略形法家中,與《宮宅地形》、《相人》、《相寶劍》、《相六畜》等書列在壹起,顯然是把它作為“形法家書”來看待。《漢書·藝文誌》雲:“形發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及其聲氣貴賤吉兇。”說到底,形法家書把《山海經》看是壹部看風水的書。

? 明代的胡應麟在《少室山房筆叢》中認為《山海經》是“古今語怪之祖”。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書中述山水,多參以神怪。……核實定名,實則小說之最古耳。”《山海經》歸為為異聞之屬,把它放在小說家類。

? 魯迅在《中國小說史略》中說:“《山海經》今所傳本十八卷,記海內外山川神祗異物及祭祀所宜,以為禹、益作者固非,而謂因《楚辭》而造者亦未是;所載祠神之物多用糈(精米),與巫術合,蓋古之巫書也,然秦漢人亦有增益。”

? 袁珂在《山海經校註·序》說:“《山海經》匪特史地之權輿,亦神話之淵府”。

? 在當代,有許多學者認為是壹本上古世界大觀,記載了中國上古圖騰社會珍貴史料的綜合性通史著作。

? 當妳看到我解讀《山海經》內容後,妳就會發現研究《山海經》是壹本什麽樣性質的書是最沒有意義也最沒有前途的壹件傻事;妳就會明白為何西漢劉秀把它看為是“地理書”,《漢書?藝文誌》把它放入數術略形法家中(他們這樣做,都是有道理的,也可以說都是對的);妳也能明白《山海經》中記述的山川為何“難以指實其地理位置”,妳會知道把遊魂靈怪看成神話是壹件多麽可笑之事。

? 古之為書,有圖有說。《山海經》是述圖之作,不容置疑。對山海經圖的介紹,以清代註家畢沅和郝懿行的論述最詳。

? 畢沅在《〈山海經〉古今本篇目考》雲:

? 沅曰:《山海經》有古圖,有漢所傳圖,有梁張僧繇等圖。十三篇中《海外?海內經》所說之圖,當是禹鼎也;《大荒經》已(以)下五篇所說之圖,當是漢時所傳之圖也,以其圖有成湯、有王亥仆牛等知之,又微與古異也。據《藝文誌》,《山海經》在形法家,本劉向《七略》以有圖,故在形法家。又郭璞註中有雲:“圖亦作牛形”,又雲“亦在畏獸畫中”。又郭璞、張駿有圖贊。陶潛詩亦雲:“流觀《山海圖》”。

? 郝懿行在《山海經箋疏敘》中說:

? 古之為書,有圖有說,《周官》地圖,各有掌故,是其證已。《後漢書?王景傳》雲:“賜景《山海經》、《河渠書》、《禹貢圖》。”是漢世《禹貢》尚有圖也。郭註此經,而雲:“圖亦作牛形”,又雲:“在畏獸畫中”;陶徵士讀是經,詩亦雲:“流觀《山海圖》”,是晉代此經尚有圖也。《中興書目》雲:“《山海經圖》十卷,本梁張僧繇畫,鹹平二年校理舒雅重繪為十卷,……”是其圖畫已異郭、陶所見。今所見圖復與繇、雅有異,良不足據。然郭所見圖,即已非古,古圖當有山川道裏。今考郭所標出,但有畏獸仙人,而於山川脈絡,即不能案圖 會意,是知郭亦未見古圖也。今《禹貢》及《山海圖》遂絕跡,不復可得。

畢沅、郝懿行告訴我們山海經圖有諸多版本,《禹貢》及《山海圖》已絕跡,南朝畫家張僧繇繪有十卷《山海經圖》,到了北宋年間,舒雅重繪,也為十卷,這些圖本也消失在歷史的塵煙中。

? 畢沅、郝懿行沒看過《山海經圖》,這是肯定的。既然沒看過,他們也就不了解《山海經圖》形貌和功用。他們會不知道“禹鼎圖”是什麽;會不了解郭璞註所講的:“圖亦作牛形”,又雲“亦在畏獸畫中”之意。會不理解為何陶淵明要“流觀《山海圖》”,而不是“遍看”或“全觀”;會弄不清楚張僧繇繪的十卷《山海經圖》,是總圖還是各個部分的分解圖。畢沅、郝懿行的東拉西扯對山海經圖沒多大建設性意義,只會讓後來研究者多走彎路。

《山海經圖》究竟是怎樣的圖呢?

? 陶淵明十三首《讀山海經》詩,從空間分析,很明顯是對壹幅圖不同地方的描述。“流觀《山海圖》”中的“流觀”可以解釋為依照圖中的方位觀看。

? 西晉左思《吳都賦》雲:“名載於《山經》,形鏤於夏鼎”。宋歐陽修《讀山海經圖》:“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群倫固殊稟,至理寧壹概。駭者自雲驚,生兮孰知怪。未能識造化,但大披圖繪。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

“名載於《山經》,形鏤於夏鼎”意為:吳都名稱落在《山經》位置中,形狀是夏鼎壹部分。“夏鼎象九州,山經有遺載”意為:圖中形狀如夏鼎的部分表征九州,夏鼎位置包含在《山經》之中(遺:余,留;《論貴粟疏》:“地有遺利,民有余力”)。“空蒙大荒中,杳靄群山會。炎海積歊蒸,陰幽異明晦。奔趨各異種,倏忽俄萬態。”描述的是山海經圖中的“空蒙的大荒、杳靄的群山、歊蒸的炎海、明晦的陰幽、奔趨的異種”等等的景象。“群倫固殊稟,至理寧壹概。駭者自雲驚,生兮孰知怪。未能識造化,但大披圖繪。不有萬物殊,豈知方輿大”是歐陽修為壹幅山海經圖表現出“萬物殊”、“方輿大”的慨嘆。

? 曾昭燏等在所著《沂南古畫像石墓發掘報告》壹書中說:“沂南畫像石中有神話人物、奇禽異獸的計有三十壹幅,……紀錄神話人物禽獸的書,以《山海經》為最完備。此經原亦有圖。……我們揣測《山海經》原圖,有壹部分亦為大幅圖畫或雕刻,有類於今日所見畫像石,故經文常雲:某某國在某某國東,某某國在某某國北,某人方作某事,似專為紀述圖畫而成文者。”

? 歷史學家呂子方在《讀<山海經>雜記》中指出:“屈原宗廟裏壁畫故事的腳本就是《山海經》,而且主要是《大荒經》。這不僅因為《天問》的內容許多取材於《山海經》,更重要的是,他看了描繪《山海經》的壁畫故事才寫出了這篇著名作品來的。”

? 歷史學家蒙文通認為《山海經》部分是巴蜀的作品,《山海經圖》也和巴蜀所傳壁畫有關:“《山海經》古當有圖,……《山海經》的這個圖,其起源應當是很古的。《天問》之書既是據壁畫而作,則《山海經》之圖與經其情況當亦如是。且《天問》所述古事十分之九都見於《大荒經》中,可能楚人祠廟壁畫就是這部分《山海經》的圖。至於《天問》與《大荒經》的出入之處,這應當是楚人所傳壁畫與巴蜀所傳壁畫的差異。《後漢書?笮都夷傳》說:‘郡尉府舍,皆有雕飾,畫山靈海神,奇禽異獸’,《山海經》部分為巴、蜀之書,此笮都圖畫可能即《山海經圖》之傳於漢代的巴蜀者。《華陽國誌》說:‘諸葛亮乃為夷作圖譜,先畫天地、日月……’也可能部分是沿襲《山海經圖》而來。《天問》是始於天地日月,笮都圖畫也是始於天地、日月,應當不是偶然的。…但是,《山海經》的這部古圖,卻早已散失,現在流傳的圖,是後人所畫。”

《山海經圖》就是壹幅表現天道人事的圖畫,裏面介紹方輿,山靈海神,奇禽異獸,九州的形狀有如夏鼎,位於山經中,遊魂靈怪,觸象而構。

? 《山海經圖》佚失了嗎?當妳看到我解讀《山海經》內容後,妳就會知道,原來郡尉府舍、山野石壁、祖廟神祠壁畫真的就是《山海經圖》或者是《山海經圖》的部分。

? 我正在城樓觀山景,耳聽得城外亂紛紛。

? 如今啊,研究《山海經》的隊伍已遍布祖國的四面八方,東西南北中,探討《山海經》這部古籍的奧秘,已成為壹件轟動世界的偉業;如今啊,法國、日本、美國的學者也已參加這壹偉業,《山海經》的問題已成壹世界性課題。有人說《山海經》記載了美洲的壹些特有的動植物和礦物,有人說《山海經》怪人可能來自希臘,有人說《山海經》是印度人寫的,有人說《山海經》為阿刺伯半島之地理書,古巴比倫人所作。……。

? 破解不破解《山海經》已經不太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擁有壹部破解不了的古代典籍。

如果閱讀量到10萬的話,將為妳揭曉山海經所謂神靈的來龍去脈,構建山海經結構圖,展現真正的《山海經圖》,絕無虛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