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有關孔子的評論語句

有關孔子的評論語句

孔子的貢獻(徐復觀的觀點):1、打破社會政治上的階層限制,傳統階層上的君子小人轉為品德上,使得可由每個人的努力加以決定,使君子成為每個努力方向上的標誌,而不復是階層上的壓制者。2、由孔子開辟了內在的人格世界,以開啟人類無限融合及向上之機。3、由孔子而開始有學的方法之自覺,因而奠定了中國學術發展的基礎。4、教育價值之積極肯定及對教育方法之偉大啟發。5、總結整理了古代文獻,而賦予新的意義,從文獻舊奠定了中國學術發展的基礎。6、人格世界的完成。

孔子主觀想法和做法對歷史負面的影響:1、通過周禮試圖救治時弊。禮崩樂壞不是人為結果,而是失去分封制的載體,孔子卻錯人為人心不古道德敗壞,要重新過上嚴格意義上的尊尊親親生活。而復古主義價值祈向,無疑培植了中國人墨守成規的思想,使“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之類的倫理規範成兩千多年的行為準則。2、依周禮的文化模式,將禮與樂結合,將樂完全賦予壹種倫理性功能,即是對樂的損害,又是歷代專制王權效法之榜樣,漢民族此後不再有能體現生命活力的歌舞藝術,甚至不再有浪漫主義的人生態度、謳歌生命的藝術傳統,英雄主義氣質。變得文雅而懦弱古板而又虛偽,周公雖始作俑者,孔子的作用卻為最大。即他使漢人變得愈為理性,卻以犧牲人的感性生命為代價,其藝術服務於政治,出現了形形色色的歌功頌德的歌舞,是後世的不好榜樣。3、為人文教化對古籍大面積刪改,對古代文化傳承同樣不利,甚而是中國文化第壹場劫難,秦火退為二。4、“因史記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但過重史學的社會政治價值,將之提至“以史代法”,這使得統治者用史學為己歌頌塗抹,並以史整人誣人或殺人。

摘自啟良的《中國文明史》 歷史上對於孔子的評論好壞不壹,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的,所以我們要客觀,理性的去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