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端午節是幾號

端午節是幾號

端午節(別稱:端陽節、重午節、龍舟節、龍日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英文名:Dragon Boat Festival)是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起源於中國古代,日期是每年農歷五月初五。 端午節最初是夏季驅離瘟神和祭龍的節日,後來人們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民間有"扒龍船"、“吃粽子”、"放紙鳶”、“掛艾草菖蒲”等習俗。

端午”壹詞最早出現於西晉的《風土記》:“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即“初五”。《說文解字》:“端,物初生之題也”,即說端為初的意思,因此五月初五被稱為“端五節”。《燕京歲時記》:“初五為五月單五,蓋“端”字之轉音也。”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歲時廣記》說:“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壹為端壹,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五(午)月的第壹個午日,謂之端午。[1]

《盤古王表》與《三命通會》等均有載,遠古時古越人天皇氏已發明天幹地支。古人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天幹承載天之道,地支承載地之道,設天幹地支以契天地人事之運。古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通用天幹地支,根據幹支歷,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第五個月正是“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而午日又為“陽辰”,所以端午也稱為“端陽”。[1][2][3]

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在中國所有傳統節日當中叫法最多,達二十多個,如有龍舟節、重午節、端陽節、端五節、重五節、當五汛、天中節、夏節、艾節、五月節、菖蒲節、天醫節、浴蘭節、女兒節、午日節、地臘節、正陽節、龍日節、粽子節、五黃節、詩人節、屈原日、躲午節、解粽節、端禮節、五月初五、五月當午等等。唐代以前常用的名稱是“五月初五”,唐以後,“端午”便取代“五月初五”等別稱,壹躍成為主流的稱呼。[4]端午的多個名稱由來:

天中節因端午節恰在夏至前後,太陽直射點在北回歸線,太陽在天空位置是壹年裏最當中的壹天,故名。明代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余·卷二十·熙朝樂事》:“端午為天中節,是因為午日太陽行至中天,達到最高點,午時尤然。”[5]

端陽節端陽節名稱根據陰陽術數而來。午日為“陽辰”,午月第壹個午日,故稱端陽。《荊楚歲時記》中說: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壹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天氣好的日子。”[5]

重午節上古幹支紀元法,以天幹地支來作為載體,紀元通用天幹地支。最初端午為幹支歷的午月午日,正月建寅,第五個月即為午月,午月午日謂之重午。到了漢代時,由於南北統壹,歷法變動,朝廷為了方便過節,規定每年的端午節改為陰歷五月五日。[6][7]

龍舟節龍舟競渡最早是古代吳、越地區先民祭龍祖的壹種祭祀活動形式,南方使用舟船普遍,往往在船的首尾畫上龍圖形作為本族的圖騰或保護神。扒龍舟是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古時盛行於吳、越、楚[8][9],在中國南方沿海壹帶十分流行。[10][11][12]

當五汛在上海部分農村,靠杭州灣北岸壹帶區域,如奉賢、南匯等地區,習慣上稱“端五節”為“當五汛”。亦有個別地區稱為“五月當午”。[5][13]

龍日節龍是古代吳、越地區先民的原始信仰,源自天象崇拜。東方蒼龍七宿,春季於東方擡頭,夏季於南方騰升,秋季於西方退落,冬季即隱沒於北方地平線下。《易·乾》爻辭中所言的“龍”,實質是對蒼龍七宿壹年四時運行的闡發。仲夏端午,是龍飛天的節日。端午時蒼龍的主星“大火”(心宿二)高懸正南中天,龍氣(陽氣)旺盛。[10][14][15]

浴蘭節端午時值仲夏,是皮膚病多發季節,而端午日是草木藥性在壹年裏最強的壹天,這天采的草藥治皮膚病、去邪氣最為靈驗、有效。民間有在端午采草藥煲水沐浴的習俗,故稱浴蘭節。漢代《大戴禮》雲:“午日以蘭湯沐浴”。[5][16]

菖蒲節古人認為菖蒲有辟邪作用,端午時節在門上掛菖蒲辟邪,故端午節也稱“菖蒲節”。[5]

躲午節五月,古時北方稱之為“惡月”,所以有的地方在端午節這壹天,父母便把未滿周歲的兒童,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避惡,故有“躲午節”之稱。[17]

女兒節明沈榜《宛署雜記》:“五月女兒節,系端午索,戴艾葉、五毒靈符。宛俗自五月初壹至初五日,飾小閨女,盡態極研。出嫁女亦各歸寧,因呼為女兒節。”[5]

地臘節道教《赤松子章歷》把全年分為五臘,正月壹日天臘,五月五日地臘。《雲笈七箋》中說:五月初五名地臘,此日五帝會於南方三炁丹天;查生人祖考及見世子孫所行善惡,以定罪福。道教認為壹年中的這幾個臘日是良辰吉日,適合祭祀祖先和諸神以祈福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