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ǔ kǒu
2 英文參考hukou [湘雅醫學專業詞典]
Hégǔ LI4 [中國針灸學詞典]
3 概述虎口:1.人體部位名;2.穴名。[1]
4 人體部位名·虎口虎口指兩手拇指與食指之間的部位。《身經通考》:“歧骨前為虎口。”[1]
5 穴名·虎口
虎口為穴名。[1]
5.1 經穴別名·虎口虎口為經穴別名。出《針灸甲乙經》。即合谷。[1]
合谷為經穴名(Hégǔ LI4)。出《黃帝內經靈樞·本輸》。屬手陽明大腸經。原穴。合:結合;谷:山谷。穴在第壹、二掌骨結合處,局部呈山谷樣凹陷,故名。位於手背,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簡便取法:①拇、食指並攏,於最高點取之。②以壹手拇指指關節橫紋,放在另壹手的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屈指當拇指尖盡處是穴。層次解剖:皮膚→皮下組織→第壹骨間背側肌→拇收肌。有疏風解表、清泄肺氣、通降腸胃作用。主要用於外感時邪、頭面五官、胸肺、腸胃疾患等。如傷寒、頭痛、無汗或多汗、目赤腫痛、鼻淵、鼻衄、鼻塞、耳鳴、耳聾、齒齲痛、咽喉腫痛、咳嗽、氣喘、腹痛、痢疾、泄瀉、經閉、滯產等。現代又多用以治療感冒、面神經麻痹或痙攣、電光性眼炎、急慢性鼻炎、腮腺炎、齒齦炎、支氣管炎及哮喘、神經性頭痛、神經衰弱、癔病、精神病、高血壓、蕁麻疹、肩臂疼痛或麻木等。本穴配列缺、外關治感冒頭痛;配復溜治少汗或多汗;配地倉透頰車治口眼?斜;配下關、頰車治牙痛;配三陰交治經閉滯產。壹般直刺0.5~1.0寸;可灸。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不宜針刺。現代研究:①據動物實驗證明,“合谷”有明顯的鎮軀體痛和內臟痛的作用。臨床已成功地用於各種手術的針麻。②針刺合谷對機體的血液循環、血液、消化及內分泌系統有調整作用,並可增加機體的防衛免疫能力。③在X線胃腸檢查時,配合針刺合谷,可使胃蠕動增強,解除幽門梗阻,促使鋇劑下行,提高潰瘍病 X線診斷率。[2]
合谷[2]
5.2 經外奇穴名·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