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音韻學比較難學,這和音韻學的學科特點有很大的關系。音韻學是研究古代漢語各個歷史時期聲、韻、調系統及其發展規律的壹門傳統學問。語音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是不斷變化的,加之古代也沒有壹套科學的記音工具,是用漢字拼合去標註語音和分析語音,因而給我們今天的學習帶來了很多困難。但是只要有決心,有毅力,並且方法正確,堅持練習,就壹定可以掌握這門比較陌生的學問。
首先,要真正弄懂音韻學的名詞術語,牢記基本概念,並且要背誦壹些重要的材料,這是學好音韻學的基礎。
其次,要建立“歷史”的觀念,要認識到古今音是不同的,並把握住語音的演變規律,正象明代陳第在《毛詩古音考》中指出的那樣,“時有古今,地有南北,字有更革,音有轉移。”學習音韻學,不僅要知道上古有多少聲母韻母、中古有多少聲母韻母等,更重要的是要清楚從上古到中古、從中古到現代的演變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正確把握漢語語音的特點和發展方向。
最後,學習音韻學要註重實踐,除了要認真做壹些音韻學作業外,還應將學的音韻學知識與方言調查、訓詁、校勘、詩詞格律等科研與創作活動聯系起來,學以致用,這樣既起到了鞏固音韻學知識的作用,又可以從中感受到音韻學這門知識的實用價值。
四、音韻學的基本內容及學習要點
傳統音韻學分為三個部門,即今音學、古音學和等韻學。今音學是研究中古時期 (隋唐時代)漢語聲、韻、調系統的壹門學問;古音學是研究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漢語聲、韻、調系統的壹門學問;等韻學是用“等”的概念分析漢語韻母及聲韻配合規律的壹門學問,它通過韻圖的形式展示某壹歷史時期的聲、韻、調系統。等韻圖類似於現代漢語中的聲、韻配合表。到了元代以後,在傳統音韻學三個部門之外,又興起了壹個新的部門“北音學”,北音學旨在研究元明清時代以北方中原話為基礎的語音系統。
在學習中古音、近代音、和上古音之前,需要掌握壹些音韻學的基本概念,這些概念主要有聲紐、字母、聲類、五音、七音、清濁、等呼、韻類、韻母、韻部、攝等。聲紐、字母、聲類都是關於聲母的概念,五音、七音是關於聲母發音部位的概念,清濁是關於聲母發音方法的概念,等呼、韻類、韻母都是關於韻母的概念,韻部是對韻母的歸納,攝則是對韻部的歸納。
(壹)中古音
中古音是指隋唐時期漢語的語音系統。研究中古音的材料主要有兩項,壹項是《廣韻》,壹項是反映《廣韻》韻音系統的等韻圖。
韻書是將同韻字編排在壹起供寫作韻文者查檢的字典。現在所能看到的最早韻書是隋陸法言所撰的《切韻》。《切韻》成書於隋仁壽元年 (公元601年),全書分韻有193個之多。到了唐代,《切韻》被作為科舉考試的標準韻書,其地位得到進壹步的提高,因此,為《切韻》增字作註的人很多。到了北宋初年,陳彭年、丘雍等人奉皇帝的詔令據《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對《切韻》進行了修訂。修訂本於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完成,於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改名為《大宋重修廣韻》,簡稱《廣韻》。這是第壹部官修性質的韻書,是《切韻》最重要的增訂本。《廣韻》分206韻,收有 26194字。《廣韻》撰成後,壹直流傳到今天,《切韻》及唐人的增訂本則在宋代以後的很長壹段時間內失傳,直到清代末年才陸續在敦煌石室、新疆吐魯番及故宮等地被發現,且大多數都是壹些殘卷。《廣韻》雖非《切韻》,但由於其未改變《切韻》的音系,所以在完整的《切韻》未出現之前,它就成了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材料。
《廣韻》是壹部韻書,它並沒有直接展示中古的聲母和韻母,但它所收的每個字都是用反切註音的,中古的各類聲母和韻母自然就都包含在這些反切上下字中。所以通過對這些反切上下字進行研究,就可以得到中古的聲母和韻母。清人陳澧第壹個找到了通過《廣韻》反切上下字求得《廣韻》聲母和韻母的方法——系聯法,系聯法的基本依據就是反切的原理,即反切上字與別切字聲母相同,反切下字與被切字的韻母及聲調相同。陳澧在《切韻考》壹書中通過系聯將《廣韻》 452個切上字歸納為40個聲類,將1195個切下字歸納為311個韻類。後來的學者又使用系聯法對《廣韻》的反切上下字進行了進壹步的系聯,並對系聯結果進行了理論上的分析,最終研究出了《廣韻》的聲母和韻母。本書綜合前人的研究結果,將《廣韻》的聲母確定為37個,韻母確定為142個。《廣韻》的聲調有四個,分別為平、上、去、入。《廣韻》的列韻本身清楚的表明了這壹點。
為了直接展示中古音的聲韻面貌,古人在撰寫韻書之外又專門編制了壹種等韻書,這種等韻書大體上相當於現在的聲韻配合表。《韻鏡》就是其中最早並且是最重要的壹種,可看作是《廣韻》的姊妹篇,它與《廣韻》互為補充,互相參證,是考察中古音的另壹重要材料。《韻鏡》以七音為經,通過“清、次清、濁、清濁”等術語將七音中所含的聲母區分開來;以 206韻為緯,通過四個格子將韻中所含的韻母區分開來。在聲、韻交叉處便是音節代表字。這樣就將中古漢語的聲韻調(韻本身包含聲調)及其配合規律展示出來。《韻鏡》將中古聲母確定為38個,韻母確定為139個。
在《廣韻》和《韻鏡》之後,還出現了幾種和《廣韻》同屬壹個語音系統的韻書和韻圖,其中頒行於北宋的《集韻》和南宋劉淵的《壬子新刊禮部韻略》以及南宋鄭樵的《七音略》比較重要。《集韻》是《廣韻》的增修本,由皇帝詔令修訂,修訂的宗旨是“務求該廣”,***收字 53525個,比《廣韻》多出壹倍多;《新刊禮部韻略》將《廣韻》註明同用的鄰韻進行了合並,使206韻變成了107韻。在此以前,金人平水書籍(官名)王文郁著《平水韻略》,根據同樣的原則將《廣韻》合並為106韻,此後出現的各種詩韻,分韻都是106韻,簡稱“平水韻”。唐詩的用韻和平水韻是壹致的。《七音略》是壹部等韻書,在性質上與《韻鏡》相同,基本上反映的是《廣韻》的聲韻系統,在體例上與《韻鏡》大同小異。
中古音的知識除以上所介紹者外,還涉及到近體詩的用韻和平仄。近體詩用韻的特點是要合於“平水韻”,或者說要符合《廣韻》獨用、同用的規定,要使用平聲韻,並且要壹韻到底,不許中途換韻。清代所編的詩韻常見的有張書玉等人的《佩文韻府》、周兆基的《佩文詩韻釋要》、湯文潞的《詩韻合璧》、余春亭的《詩韻集成》和汪幕杜的《詩韻合璧》等。近體詩平仄的特點是壹句之中平仄相間,壹聯之間平仄相對,兩聯之間平仄相粘,押韻句末字用平聲,非押韻句末字用仄聲。所謂相間、相對和相粘都是以節拍為單位的。律詩的節拍除句末壹字外均由兩個字所構成。
中古音是學習音韻學的基礎,學習中古音首先要掌握研究系聯反切上下字的系聯法,這是研究中古音的基本方法;其次要熟悉《韻鏡》或《七音略》的體例,再其次要比較熟練的掌握 36字母、《廣韻》的聲母、韻部、韻母。除此以外還應對律詩的用韻和平仄以及《集韻》、《平水韻》等韻書的基本情況有所了解。
(二)近代音
近代音指元明清時代以北方中原話為基礎的漢語***同語語音系統。反映近代音的韻書主要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韻》和明代蘭茂的《韻略易通》。元代時,近代音的基礎已經形成。元代以後,近代音雖有所發展,但沒有發生大的變化。《中原音韻》是以元代中原實際語音為依據的壹部韻書,因此,它所包含的聲、韻、調大體上反映了近代音的面貌。《中原音韻》***含有 20個聲母,46個韻母,四個調類,其中四個調類分別是陰平、陽平(周氏於平聲中分陰、陽二類)、上聲、去聲,它與今天北京話的四聲完全壹致,只是具體的歸字有所不同而已。
近代音的研究雖為時較晚,但非常重要,因為從中古音到今音的許多重要變化都是在近代發生的,近音的聲韻系統在近代已基本完成,如全濁聲母的消失、 [ f ]、[ t t ]、[ t t á ]、[ t ]、[ t § ]、[ t § á ]、[ § ]聲母的產生、零聲母的增加、四呼的出現、相近韻母的合並、[- m ]尾韻並入[- n ]尾韻、入聲韻的消失、平聲分化為陰平和陽平、全濁上聲字變為去聲字、入聲字分別派入到其他聲調等等。上述這些變化也正是學習近代音的重點所在。學習近代音不僅要掌握近代音的聲韻調,同時更要掌握上述變化的結果和規律。此外,還應了解如何根據音變規律將古代反切轉換成今音的常見方法。了解這些方法不僅有助於掌握學過的音韻學知識,而且還可以幫助我們正確切出古書上壹些反切的今音。
(三)上古音
上古音是指以《詩經》、《說文解字》為代表的先秦兩漢的語音系統。上古音或稱古音 ,它是相對隋唐時期的中古音而言的。
研究上古聲母主要依據的是先秦兩漢古籍中的異文、聲訓、註音、重文、通假字、聯綿字等材料。其方法壹般是通過這些材料反映的事實證明中古的某些聲母在上古是否存在。研究上古聲母的幾項重要結論有: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娘、日二紐歸泥說;喻三歸匣;喻四歸定;照二 (莊組)歸精說等。
研究上古韻部的材料主要有兩個:壹個是以《詩經》、《楚辭》為代表的先秦韻文;壹個是《說文解字》中的諧聲字。研究上古韻部的方法是首先通過系聯方法歸納出先秦韻文的韻部,然後通過《說文》中的諧聲字去印證先秦韻文歸納出來的韻部並擴大每壹韻部的歸字。清代是上古韻部研究的鼎盛時期,先後出現的古韻學家有二三十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有顧炎武、江永、段玉裁、戴震、孔廣森、王念孫和江有誥等。上古韻部主要就是由他們逐步建立、完善起來的。清代以後研究上古韻部的學者主要有章炳麟、黃侃、王力、羅常培、周祖謨等人。顧炎武研究上古韻部的結論是 10部,江永是13部,段玉裁是17部,戴震是25部,孔廣森是18部,王念孫和江有誥都是21部,章炳麟是23部,黃侃是29部,王力是29部或30 部,羅常培和周祖謨是31部。
關於上古聲調清人的觀點主要可以分為三派:壹派以顧炎武、江永為代表 ,他們都是用中古的四聲去看待上古的聲調;壹派以段玉裁為代表,他認為上古沒有去聲;壹派以王念孫、江有誥為代表,他們主張上古有平上去入四個調類。今人關於上古聲調的觀點主要可分為兩派:壹派以王力先生為代表,認為上古沒有去聲,壹派以周祖謨先生為代表,主張平上去入四聲在上古既已存在。
根據多數學者的研究結果,我們將上古的聲母和韻部分別確定為 31個,將上古的調類確定為平上去入4個。
上古音的研究除了聲、韻、調外,壹般還涉及到“陰陽對轉”和“因聲求義”這兩項內容。所謂“陰陽對轉”是指漢語的壹種演變規律,即陰聲韻和陽聲韻(也包括入聲韻)在發展過程中會發生相互轉化的現象。這壹規律是由孔廣森首先提出,由章太炎進壹步發展完善的。“因聲求義”是對音韻學知識的運用,它是透過字形的外表通過字音去探求字義的。這種方法所以能夠成立,壹方面是由於漢語特定的聲音往往表達了特定的意義,另壹方面是由於古籍中通假、聲訓、錯字等現象的出現主要都是由於讀音相同或相近所造成的。因聲求義是清人對訓詁學的重大發展,由於這壹方法的出現,使古籍中的許多千年疑竇渙然冰釋,怡然理順。
學習上古音應熟練掌握前人關於上古聲母的重要結論,牢記上古聲母和韻部的名稱,如古無輕唇音、古無舌上音、喻三歸匣、喻四歸定、王力及本書所確定的上古聲母和韻部等。這些都是學習上古音的重點所在。除此以外,還應了解陰陽對轉和因聲求義的基本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