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紀念端午節的人物是誰?

紀念端午節的人物是誰?

紀念端午節的三個數字

1,紀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壹位大臣。他主張起用人才、賦權,使富裕起來,並主張聯合抗秦,遭到等人的強烈反對。他被罷黜,驅逐出首都,並被流放到元和湘江流域。公元前278年,秦軍征服了楚國的京都。

屈原看到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痛,但又不忍心壹直放棄自己的祖國。五月初五,他寫完巨著《懷沙》後,投汨羅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壹曲波瀾壯闊的愛國樂章。

端午節是中國漢族人民紀念屈原的傳統節日。它圍繞著傑出而獨立的楚大夫屈原,流傳到中國各地。民俗文化樂此不疲,屈原名人盡人皆知,懷揣中華民族的高尚情懷。

2.紀念伍子胥

在浙江廣為流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著名的楚國人伍子胥和他的父親、兄弟都被楚王殺死了。後來,子胥棄暗投明,到吳國幫助吳國伐楚,在五戰中進入楚國都城郢城。當時楚平王已經死了,子胥挖了壹個墳墓,鞭打了300具屍體,為殺父仇人報仇。

吳王何璐死後,他的兒子夫差繼承了王位。吳軍士氣高漲,被越國打敗。越王勾踐求和,夫差答應了。子胥建議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的大財主艾博被越國收買,他的讒言陷害子虛。夫差相信了他,給了他壹把劍,於是子虛死了。

子胥,忠臣,視死如歸。臨死前,他對鄰居們說:“我死了以後,要把我的眼睛挖出來,掛在吳京東門上,看著越軍進城,消滅吳。”然後他自殺了。夫差聽後大怒,於五月五日將子胥的屍體用皮子包好,投入江中。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3.紀念孝順的女兒曹娥

紀念東漢孝順的女兒曹娥,她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東漢上虞人。她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幾天都沒有看到她的屍體。那時,孝順的女兒曹娥只有十四歲,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這被傳為神話,後傳於縣令,縣令立學位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

擴展數據

端午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民間節日之壹,有其特殊的意義。從字面上看,端午節有端午、崇武、崇武等名稱。“段”在古漢語中有開頭和初始的意思,叫它“端午”就像叫它“農歷五月初五”,所以每年的端午節都是農歷五月初五。

從更深的意義上說,早期的端午節源於古代百越地區對龍圖騰的崇拜和信仰,後來源於詩人屈原在那天用壹塊巨石投汨羅江自盡。隨後,它壹直延續並發展成為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裏,親戚朋友們會以互相幫助、吃粽子和賽龍舟的形式來表達。

民間習俗

1,烤龍舟

作為端午節的壹項重要活動,劃龍舟是古代龍圖騰的壹種儀式,在中國南方沿海地區仍然非常流行。它傳到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性的比賽。劃船龍舟歷史悠久,是多人集體劃船比賽。龍舟比賽分為幾個部分,如邀請龍,祭祀龍神,遊龍和收集龍。

在賽龍舟之前,通常會舉行盛大的祭祀儀式。壹是請龍,祭神。比如廣東端午,端午前要選個吉日出水,祭完神,裝上龍頭龍尾,然後準備賽跑。閩臺赴媽祖廟朝拜。以前人們祭祀龍神時,氣氛非常嚴肅,祈求保佑、風調雨順、辟邪、災異,壹切順利。?在屈原的家鄉湖北省秭歸,也有劃龍舟祭拜屈原的儀式。

2.掛艾草和菖蒲

端午節,布置各種能驅邪祛病的花草,來源久遠。人們把插艾草和菖蒲作為端午節的重要內容之壹。這是因為艾蒿是壹種重要的藥用植物,還可以用來治病、艾灸穴位、驅蟲。五月的艾蒿含油最多,所以效果最好,人們爭相采摘。家裏經常掛幾株艾草。由於其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辟邪、防蚊、辟邪。

3.端午節吃粽子

端午節吃粽子是中華民族自古以來的傳統習俗。粽子,即“粽子”,俗稱“粽子”,是“粽子”的壹種。“氣”是節日裏用來祭神祭祖的貢品。氣有很多種,不同的節日會做出不同的氣。使齊祭祀神靈和祖先是壹種古老的習俗。

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已經流行了幾千年,成為中華民族最有影響、最廣泛的民間飲食習俗之壹,並流傳到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家。

4.放壹個風箏。

風箏是將紙或絲貼在竹條等骨架上,拉壹根系在上面的長線,在風的作用下可以放入天空,屬於只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在中國南方,孩子們在端午節時放風箏被稱為“飛災”。

5.草藥水(木蘭湯)

草藥水,也就是古籍記載的木蘭湯,中午洗草藥水可以治皮膚病,祛邪氣。端午節是壹年中草藥最多的壹天,中午到處都是藥。端午節期間,中國許多地方都有采藥、熬藥、泡水的習俗,端午節草藥的藥性在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6.系五色絲線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五行的五種顏色“藍、紅、白、黑、黃”被視為吉祥色。五彩絲線或古代南方人紋身的遺產,端午節時用五彩絲線紮手臂曾是非常流行的節日習俗。傳給後代,它發展成為許多美麗的裝飾品,如長壽縷,長壽鎖,香囊等。,其制作日趨精美,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術。

百度百科-端午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