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六經為什麽變成五經

六經為什麽變成五經

因為“六經”中的《樂經》失傳,所以“六經”成為“五經”。

中國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在晚年整理的《詩》《書》《禮》《易》《樂》《春秋》,後人稱之為“六經”。其中《樂經》已失傳,所以通常稱“五經”。《禮記》:漢代是指《儀禮》,宋朝以後《五經》中的《禮經》壹般是指《禮記》。

《三字經》中:“詩書易,禮春秋,號六經,當講求。”禮指《大禮》《小禮》,後失傳其壹,並更名為《禮記》。這六部古籍並非孔子所作,而是在孔子之前早已存在。孔子僅僅是對它們做了壹些整理工作。

這六部古書,從遠古留存下來,在孔子之前,為王室貴族所有,深為歷代統治者所寶重。《國語·楚語上》記載申叔時談到教育王室公子時所開列的教材即包含了這六部古書。

關於《樂經》的流傳

關於《樂經》的流傳,有多種說法。壹種是認為,《樂經》已亡於焚書坑儒中的秦火,另壹種是認為,《周禮·春官宗伯章》之《大司樂》為《樂經》。還壹種是認為,本來就沒有《樂經》這部經。“《樂經》已亡於秦火”觀點較為可信,采納的人也最多。

先秦學術傳統久遠、深厚。先秦學術在六經。“《詩經》、《尚書》、《禮記》、《樂經》為主,《周易》、《春秋》後來也成為重要學術”。“自古以來中國有壹個經學的傳統,孔子就是研究經的······中國的經學和子學從來是並行的,經是更早形成的。”?

孔子研究樂,修訂了《樂經》。有樂經則有“樂記”。孔子再傳弟子公孫尼子為《樂經》作有《樂記》,部分收錄於小戴《禮記·樂記》之中。《樂經》、《樂記》毀於秦火。秦火之後,《樂經》已不流傳,樂官也只能演奏而不能講出理論,公孫尼子的《樂記》已很難見到。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六經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樂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