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思地理之妙,乃天地所留,以待有德,亦前師所秘而不宣。
我常常細想,地理風水是非常奧妙的,福地為誰所屬,天地註定。如果祖上有陰功積德,本身又忠厚賢良的人,自然能夠遇著風水寶地,明師也會主動賜給他。這些道理,只是不肯明白地說出來罷了。
失其詣者,節節皆差;得其訣者,處處是道。
沒有風水知識的人,卻去亂尋風水,多數都是差錯的;而有風水知識的人,得其訣竅,尋找風水寶地,即有門有路,處處符合道理。
首識尋龍之法,次明結作之情,詳究點穴之方,細看砂水之意。
尋找風水之地,第壹要懂得尋找龍脈的法則,第二要明白怎樣才能結作的情況,第三要詳細研究點穴的方法,第四要仔細看準砂峰和流水的形意。
偃蹇剝換者,乃變化之機;起伏曲折者,乃行度之準。
大凡龍脈先起老祖之山,壹般都惡石巉巖,非常險峻。在行龍之時,躺低不前,變化細嫩,重新崇起少祖。少祖猶為粗糙帶煞,又須躺低不前,變嫩化為父母山。父母之山再須停留放低,越變越嫩才到胎息穴星。龍脈的走動,要起起伏伏,曲曲折折,才為生動活潑,也才符合龍脈走動的準則。(偃蹇:躺下為偃,滯留為蹇,此指山脈躺下不走。剝換:本文則指粗糙的山脈,變為細嫩的山脈叫剝換。)
出身貴展肩而開面,落脈怕現骨而露筋。
出身經過剝換變化以後,星體象健康的人壹樣,開肩開膊,寬容笑面。落脈最忌瘦削單薄,象病人壹樣,骨瘦如柴,筋頭畢露。展肩開面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入山巖層,壹般都較豐腴堅實,且較平緩,泥土沒有流失,地層發育良好,容易結作。現骨露筋的出脈,深層構造都是出山巖層,壹般較為陡峭,容易風化,因泥土的流失,露出嶙峋的石頭,不能結作。
渾穆端嚴,方成大器;歪斜直硬,悉是空圖。
龍脈要雄渾、肅穆、莊嚴,才能成為大結作,如果歪頭斜腳,體態不正,再加上直迫頑硬,是沒有結作的。
胎息在於隈藏,星辰間而突起。
行龍將結穴的時候,都象女人懷胎的情狀,分明隆顯。但必須砂手左右上下抱繞,隈藏不露。但到頭的穴星都要突起高大,切忌矮小凹陷。
陰陽動靜,兩者貴乎兼施;虛實剛柔,各處求其相濟。
壹起壹伏,壹抓壹放,都要平和勻稱,切忌壹面失衡。至於落凹或起凸,壹軟壹硬,都要互相補充。
不知其子觀其父,不識其主觀其奴。
有時龍脈分支鋪張,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很難辨別哪裏是正結,這就要看它的主星在哪裏。哪裏有主星呵護蓋照,哪裏就是正結。如果主星不分明清楚,就要看周圍的砂水如何,如果四山拱照,萬水歸堂,為我服務之處,便是大結作之所。
前呼後擁,定為貴胄之兒;反背側身,只是他人之仆。
壹般前呼後擁的山脈為龍,反背側身的山脈是砂。如果得星辰層層簇擁而來,峰巒疊疊朝迎而至的地方,皆有大結作,故喻為貴胄之兒。如果似人形側臥,自身抱繞別處山脈,即為他山之砂,故喻為他人之仆。
纏送者,有踴躍不遑之勢;環衛者,有歸降朝拱之情。
龍在行走的時候,兩邊纏綿護送的山脈,踴躍奔騰,沒有工夫停歇,主龍走多遠,護龍亦走多遠。四面的山水拱衛抱繞,象臣子對待皇帝壹樣,俯伏施禮,情真意切。(不遑:沒有閑暇,沒有工夫。)
節節追尋,尋到壹局方可止;枝枝細看,看其壹變正堪求。
在尋龍的時候,要在山脈上壹節壹節地追尋,當尋到龍止之處,變出穴星,投向堂局的地方才可停下來。同時每壹條分枝的龍脈都要仔細觀察清楚,只要發現其中壹條分支變化不同的龍脈,就是值得點穴的地方。
後面散漫而來,則以成星為貴;壹路牽連而至,則以跌斷為奇。
在尋龍的時候,有的龍脈甚少起伏奔騰,步調不夠緊湊,散散漫漫,但是到頭突然生醒,變成穴星,體正身圓,或雍容大方,或清俊飄逸,都是非常可貴的。有的龍脈步調緊湊,連綿不斷,但到了壹定的地方,龍脈跌斷,要註意這些跌斷的奇妙變化,因為很快就要結穴了。
體態剛強,腳下貴鋪毯褥;本身細嫩,後頭不嫌粗雄。
如果穴星上面高大峻急,下面就要平坦舒緩,好象毯子被褥鋪在那裏壹樣;如果到頭星體細小纖巧,好象幼苗、花朵壹樣粉嫩,他的後面就最好是雄渾高大的龍脈。壹般峻急的星體,多為泥土流失,挖下不深即到巖層。如果下部舒坦平緩,鋪毯展褥,多為地層發育良好,底下層次分明,凝聚地熱氣流,適宜造葬。本身細嫩的穴星,多數顯得纖巧無力,如果後頭來脈粗雄,即相得益彰。(毯褥:此指山腳下舒緩的坡坪。毯褥本是人的坐臥用品,此為借喻。)
結作將成,身必先轉;真龍若住,勢必前趨。
壹般將要結作的龍脈,它的身體自然轉動,整個趨勢投向堂局;壹般停駐結作的龍脈,它的肢腳橈棹總是趨向前面,變為龍虎砂案,把本身抱繞。
細心體認,以察其真情;放開眼眸,以觀其形勢。
總之尋龍點穴之法,必須細心體會和認識,才能覺察它的真實情性。必須放利眼睛,才能看準它的形狀勢態。
山下成爐底,斷其有結無差;腰間帶水星,定是龍去不遠。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只要看見山下堂局,四周砂峰衛固,中間聚窩,好象燒火的爐子底部壹樣,就壹定會有結作。如果看不見爐底,只要看見龍脈腰部帶著水泡般的星體,龍脈就壹定不用走得太遠,就要形成結作。
前山雜亂,須知移步換形;拜伏當前,有如君王即位。
在尋龍點穴的時候,有時到了龍脈的停駐之處,但看見前面的砂水峰巒雜亂無章,不成堂局,就必須另外挪移位置,變換角度。有時角度壹變,整個堂局山水都變得排列有序,朝迎的山峰如同大臣跪拜,施禮在前,穴星的結作就象君皇即位壹樣高貴,看著大臣的朝拜。
或因就局而趨於橫逆;有時避煞而閃於偏斜。
在尋龍點穴之時,有時為了投向周正的堂局,只得順乎橫局或逆局;有時星頭壹邊帶煞,為避煞的緣故,穴位只好取裁於穴星偏斜的壹邊。尋龍點穴之時,以順向的正龍正局為多見,但有的龍脈往往是翻身逆勢,回龍顧祖,這就要取用橫局或逆局。有的穴星頂上帶懸石煞,或仰瓦煞;或者壹邊凹煞、天白煞之類,為了避開這些煞氣,就必須把穴位取在另外壹邊,不計較穴星的偏斜了。
全勢不回,雖巧媚端嚴而亦假;周圍拱顧,即奇形怪狀而愈真。
凡是風飄水蕩,砂峰散亂的形局,即使是巧妙、秀媚、端正、莊嚴的穴星也不能結作,因為這是假的星體。如果四面星峰拱衛朝迎,砂水眷戀回顧,即使穴星奇形怪狀,不端莊秀美亦結作,因為這是真的形局。
若見四面迫囚,許得壹泄通其閉;莫道滿盤盡美,須知壹破餘皆非。
尋龍點穴,有時遇著四面砂峰高抱逼壓的形局,穴星象囚禁在牢房裏面壹般,如果有壹門戶敞開,就不覺得閉塞,這樣還可以結作。有時遇著頗為完美的形局,要砂有砂,要水有水,要龍有龍,要穴有穴,但是另外有壹樣致命的破傷(如破腦煞之類)就不能結作,無論怎樣的秀美也沒有用了。
界水穿肩,何須著眼;頂斜腳竄,不必留心。
尋龍點穴,如果遇著挺胸曬膊之星體,肩上穿凹,界水沖來,是不能結作的,我們不必去看它。如果遇著頭頂歪斜,腳下亂竄的星體即使結穴亦無用處,我們不必去想它。我的鄰居葬了壹穴界水穿肩的祖墳,三兄弟只有壹人娶妻,但年過六十而無子;又見某村葬了壹穴頂斜腳竄的祖墓,歷代出人淫賤好色,常惹桃花災劫。
兩界深崖漏,龍虎雖端非正結;合水成尖嘴,乳頭縱好是空荒。
穴體兩邊萬丈深淵,懸崖峭壁,直通到底,雖然有端正的龍砂虎砂抱繞,也沒有真正的結作。有的地方來龍已經盡止,兩水合襟,如同兩水洗筆,直流而去,即使有象乳頭壹樣圓潤秀美的穴星,也是沒有用處的。山跟水走,水隨山流,壹般合襟成尖嘴,水流傾斜直瀉的地方,都是沒有朝山和案山,故而不成堂局,不能結作。
入首模糊,縱有星辰而無用;玄武不顧,雖有氣脈總成空。
如果到頭後面沒有抓脛變細,變成束咽,而是臃臃腫腫,謂之入首模糊。這種地方,即使有穴星,也是沒有用的。如果穴場後面的主星扭肩歪面,神走情移,沒有眷顧抱攬穴場,雖然有點氣脈也是空的。(入首:穴星到頭最近壹節抓低束咽處,叫入首。玄武:穴場後面的主星。)
界脈最喜坦坪,肩背必須圓厚。
分界山脈的河流溪澗,最喜平坦舒緩,切忌傾斜湍急;結穴的星體兩肩和背後要圓潤厚實,豐腴有肉。若得平坦的河流作為山脈的分界,必定多為砂環水抱,龍轉峰回之所;若得肩背圓厚的星體,必是植被豐美,泥土層次發育良好的吉地。如果界脈之水傾斜直瀉,星體肩背瘦削,必定多是泥土流失,巖層風化松脆,形圖粗硬的頑劣之地。
過脈是來龍性命,防護宜周;束咽為入穴根基,貫串當緊。
龍脈行到剝換變化之處,壹般都變小變低,俗稱蜂腰,此是龍身最要緊之處,故以性命喻之。此處最忌天風掃煞,或兩邊水來沖射,故而必須有八字蟬翅之砂嚴密護衛,避免受煞。穴星最近壹節抓頸變化之處,稱為束咽,束咽即人之喉頭軟骨處,亦喻為十分重要,所以貫串必須嚴緊密切,最忌疏松無力。過脈衛護周密,束咽貫串緊嚴的龍身、星體,多數融結佳城。如果過脈單寒受煞,束咽長頸松散,難以結作。縱結亦輕,多不足取。
莫道好頭好面,須詳審其真情;休言無跡無蹤,務必細看落脈。
尋龍訪穴之時,有時遇著體正星圓的地方,不能輕易認為此成結作,必須詳細審察龍脈是否在此融結的情意。有時因為山水復雜,分支過於浪漫鋪張,結穴之處好象變得無蹤無跡,這就必須仔細看其主要落脈在何處,才能有所把握。有的人點穴,走到高山頂上,遇著稍似星面的地方,即胡亂造葬,殊不知行龍沒有止束,正在向著四處奔騰,何能融結!有的人在眾山夾雜之處,不分主次龍脈,凡是有凹有凸的地方,都胡亂開穴,殊不知這是龍脈的肢腳橈棹,不能結穴,實為可嘆!
穴上看分金之圓暈,穴下看托起之兜唇,穴旁看腮角之蕩開,穴腳看微茫之合水。
在穴場向上看本身的星面,要象太陽、月亮周圍有時顯出的光圈,或象女子乳頭紅褐色圓圈的溫潤;在穴場的下面,要有象托盤壹樣平靚的兜坪,在兜坪的邊緣還要有唇衣微微卷起;在穴場兩邊,要有寬闊的腮幫,象肥頭大耳的人的面部壹樣端正大方;在墓穴的腳處要有微茫的界合,使整個穴星面積的集雨都在腳下會聚流出。如果符合以上四個方面要求的好穴,必是山水氣場的中心,挖到土層的下面,往往太極圓暈如畫,此乃風水寶地。如果四個方面缺了其中壹個方面,即使結穴亦輕。(分金:結穴的星體。圓暈:日光和月光通過雲層折射在太陽或月亮周圍形成的光圈。女人乳頭紅褐色的圓圈亦叫乳頭圓暈。)
後以束咽為的,前以爐底為真,內以球圓唇托為憑,外以天心十道為準。
分析結穴是否真的,要看後面是否抓頸,形成束咽;前面是否成為爐底,平靚聚窩。穴情要以本身面包頭形和托唇作為依據,堂局要以天心周正,不向壹邊傾斜為準則。
正面難扡須向角;頂頭不化下求尋。
壹般取穴多取星體的正面,但是有時穴星下面的土層欠佳,或是所對堂局不好,這樣就必須向星體的壹角取裁,以土層和形局的佳美為原則。有時本來想在穴星高處取裁,但因高處的地層發育不好,堂氣不能聚會,就只好向穴星的低處求尋了。
百死求其壹生,眾同求其獨異。
尋龍點穴之時,在平庸呆板、壹片死寂的地貌之中,只要求得壹處變化生動的地方,就能結穴。在眾多的相同的地貌之中,但得壹處獨特奇異的地方,就有穴情結作。
渾渾噩噩,神藏相貌之中;隱隱隆隆,氣聚皮膚之內。若隱若現,驗生氣之潛藏。有弦有棱,識星辰之開面。
如果不夠生動的龍脈,不夠醒眼的穴星,而就要認準他的結作是什麽圖形,神韻藏在什麽位置。如果行龍高大粗雄,穴星體態厚重,這就要認識他的龍氣地熱結在深層,從而精確地取穴。(渾渾噩噩:行龍變化不大,到頭不夠生醒,此多指平原或臺地的睡地龍。粗重高大,此指表層泥土太厚,靈氣不夠顯露的穴星。)
邊厚邊薄,方是靈機;邊縮邊長,乃為妙諦。
如果壹邊厚壹邊薄的穴星,適逢薄邊是來水之方,厚邊是去水之方,山水的壹迎壹讓,更加顯得靈活生動;如果壹邊縮短,壹邊伸長的護砂,恰得短方遠鋒高大,長方峰巒低小,形局的壹抒壹張,更加顯得平衡勻稱。
無論窩鉗乳突,結作定有用神,任妳平地高山,到穴不離化氣。
不論穴是星辰凹處的窩狀,或是中起分叉而成的鉗狀,乃至象乳頭壹樣的凸狀,其之結作都是氣場的中心。不論是平洋的地方結穴,或是高峻的地方結穴,龍氣和堂氣都要在穴場聚集凝結。(用神:此指氣場的中心,靈光顯露之點。化氣:此指龍氣和堂氣聚集,靈光凝結之處。)
總之體要靈,龍要變,砂要抱,水要朝。
總之結作的地方,星體都要靈光現顯,來龍都要變化剝換,砂案都要關攔抱繞,流水都要屈曲回朝。
貪多者,須識其微;制遠者,先識其近。
尋龍點穴,貪圖形局絢爛繁豐的人,必須認識形局之中砂峰水法的微細作用;喜歡形局疏朗寬遠的人,必須認識砂峰水法要趨於近旁。識其微者,即認識形局之中,諸如獅象把於水口,龜蛇托於腳下,金童玉女排於兩邊,舞鳳翔鸞趨於面前之類。識其近者,即是內堂要成爐底,入首要成束咽,龍虎必須衛固,降勢應該舒張之類。
金魚不合,枉教九曲來朝;肘腋不全,虛勞萬山獻秀。
如果沒有適宜的貼身護砂,即使有屈曲朝迎,眷戀回顧的水法,也是沒有用處的。如果龍身穴星沒有肢腳橈棹,便是孤龍壹條,遠處縱有許多秀美的砂峰,也是沒有作用的。(金魚:此指在穴場兩邊最近的貼身護砂。肘腋:此指龍身、穴星長出的肢腳橈。)
寧可龍虎或缺,最嫌堂氣無收。
選擇風水穴場,寧願左邊的龍砂,或是右邊的虎砂有些欠缺,但面前的朝山案山切不可欠缺,水也不可傾瀉直流。堂局若不聚氣,那麽此穴就不可用了。
察情意於面目之間,辨真假於向背之際。
辨別壹個穴場是真結還是假結,首先要看穴星是否光彩有神,山水是否眷戀回顧。如果山水朝向於我的是真結,背叛於我的是假結。
局不取闊而取聚;砂不論格而論情。
風水的格局,不是以闊大寬廣為美,而是以聚秀鐘靈為美,砂手的作用,不是以圖形式樣為憑,而是以抱繞有情為憑。
若是我砂,面前無不回顧;果為我局,腳下必是窩平。
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砂峰,它必定是在前面回顧朝迎的。如果是本穴星使用的堂局,腳下必是聚窩平靚,不是傾斜醜陋的。
補缺填空,壹可當百;傾流散蕩,萬派皆空。
如果形局某個地方穿漏,而得另外的砂峰伸平補貼填實,這些砂峰特別重要,宜應該以壹當百看待。如果面局水散傾流,浪蕩無收,那麽這個穴場就壹錢不值,幾乎等於零了。
曲直短長,處處求其中節;高低大小,務必取裁合宜。
不論是曲的、直的、短的、長的穴星,不論是高的、低的、大的、小的龍脈,點穴取裁之時,都要選在適宜的地方。
點穴對準天心,難移尺寸;放棺緊接來氣,酌其淺深。
點穴之時要求天心十道的均勻,壹尺壹寸都不可偏頗。安放棺木的時候,要接正地氣,研究其該深該淺的道理。如果貫穴的氣斜來,棺要斜放;氣正來,棺要正放,古書十二倒狀說得甚明。棺木壹般要放在沒有養分的粉砂巖層,易接著地氣,平洋之地要淺葬,高山之地要深葬。因為平洋深葬易及泉,高山淺葬易風侵。
寧從是處求非,莫向無中生有。
尋龍點穴是非常嚴肅的事情,就是找到了可以取裁的真穴,還要研究哪些地方有缺陷。千萬不可在沒有結作的地方當作風水寶地,硬著頭皮取裁。
讀書者,貴心領而神會;尋地者,要目巧而心靈。
讀風水著作,要下苦功夫,正確領會書中的意思;尋龍點穴,要放利眼光,思維靈活縝密。李按:如果能多讀風水著作,虛心投師求教,認真實踐,自然心領神會,目巧心靈。
熟讀此篇,胸有成竹;竊其壹訣,妙用無窮。巒頭妙義,盡括於斯;變化神明,存乎學者。
只要能夠熟讀理解這篇《千金賦》,何處山川有無結作都心中有數。只要掌握其中壹部分訣竅,壹生都夠用了。尋龍點穴的奧妙義理,全部都包括在這裏了。至於怎樣去靈活運用,就只靠學者本人的天資聰慧和勤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