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古代的火法煉丹是怎樣的?

古代的火法煉丹是怎樣的?

火法煉丹是我國古代煉丹的方法之壹,是指帶有冶金性質的無水加熱法。大致包括高溫加熱、幹燥物質的加熱、局部烘烤、熔化、蒸餾、加熱使藥物變性等方法。

利用火法,金丹家觀察到了水銀的各種形態和性質,以及水銀與多種金屬的合金。

西晉人葛洪是煉丹的著名人物。自幼家裏貧困,但勤奮好學,先學儒術,後好神仙養生之術。著有《抱樸子》壹書,除講神仙外,對煉丹論述頗多。

傳說葛洪在羅浮山和南海丹竈先後煉丹,有兩次到廣東佛山的葛岸村為老百姓治病。葛洪是道家,講究的是和諧,聽到這些聲音,為了不引起誤會,在壹個月黑風高的夜晚,他決定離開。

葛洪走後,村民發現,他從葛岸到羅浮山留下3個腳印:壹個在葛岸村北堤圍;壹個在西樵山下;另壹個就在羅浮山上。村民都感到很吃驚,因此把葛洪當成了神仙。

葛洪是東晉時期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和醫藥學家。煉丹術最早的研究材料是丹砂,就是紅色硫化汞,這種研究用的就是火法。

丹砂壹經加熱就會分解出水銀,水銀和硫黃化合生成黑色硫化汞,再加熱使它升華,就又恢復原狀。所生成的水銀,是金屬物質卻呈液體狀態,圓轉流動,容易揮發,顯得和尋常物質不同。

所有這些現象都使古人感到神奇,因此金丹家壹直想利用這些物質制成具有神奇效用的“還丹”,又稱“神丹”。《抱樸子·金丹篇》記載:“神丹既成,不但長生,又可以做黃金。”就是說,這種“神丹”是兼有使人“長生”和“點鐵成金”作用的萬應靈丹。

火法煉丹的另壹重大成就,是單質砷的制備。葛洪《抱樸子·仙藥篇》記載了6種處理雄黃的方法,最後壹法是用硝石、玄胴腸,即豬大腸和松脂“三物煉之”。

雄黃和硝石同煉,可收集到三氧化二砷,再先後用含碳的豬大腸和松脂煉兩次,就被還原成為純凈的單質砷。這是世界最早的制備單質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