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盲人摸大象哪裏?

盲人摸大象哪裏?

原文:《大乘經》三十二:爾時王,即召眾盲人互問:“汝見象否?”所有的盲人都說:“我見過。”王彥:“什麽樣的大象?”

摸牙齒的像蘆根,摸耳朵的像簸箕,摸觸點的像石頭,摸鼻子的像杵,摸腳的像木臼,摸脊的像床,摸肚子的像罐子,摸尾巴的像繩子。

從前,四個盲人想知道大象長什麽樣,但他們看不見,只能用手去摸。胖瞎子先摸到了大象的牙齒。他說:“我明白了,大象就像壹個又大又粗又光滑的蘿蔔。”高個子盲人摸了摸大象的耳朵。

“不對不對,大象明明是個大蒲扇!”他喊道。“妳瞎說,大象只是壹根大柱子。”原來,那個矮個子盲人摸到了大象的腿。另壹方面,老盲人嘀咕道:“唉,大象沒那麽大。它只是壹根草繩。”原來他摸到了大象的尾巴。

四個瞎子吵個沒完,說他們摸的是真的大象。但事實上呢?他們都不對。後來盲人摸象,比喻以偏概全地看問題。?

擴展數據:

“盲人摸象”的寓意是不能只看到事物的壹部分,要看全局才能了解事物的全面和真實情況?。

其實“盲人摸象”是通過考察而非想象來理解的,“觸覺”也體現了壹定的經驗概念。象耳如簸箕,象鼻如杵,象尾如繩,都是真知。問題在於對視角的局限性缺乏自知之明,固執地把局部當作全局,把微觀當作宏觀,真知就會滑向偏見。

另外,心理學和傳播學中有壹個概念叫“刻板印象”,指的是壹些普遍的、普遍的結論。因為它們不是建立在普遍事實的基礎上,只是局限於個別案例或有限材料,導致對某些事物的看法比較穩定。理解“盲人摸象”的局限性,正是為了避免在日益復雜的中國制造刻板印象。

百度百科-盲人摸象

人民網-國產經典成語故事動畫盲人摸象

人民網-認知中國不能“盲人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