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中華和華夏還有小康"這幾個詞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啊?

"中華和華夏還有小康"這幾個詞語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有的啊?

華夏”---------中華民族

古人的說法見諸於《左傳》、《孟子》、《說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將“華”、“夏”作為中原,“夷”、“裔”作為四方,相對而言。

現代人的觀點有兩二種:

第壹種認為,“華夏”是民族的名稱。

這種觀點又有兩種說法。壹種認為我國古代以“夏”為族名。“夏”這個名詞則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說:“華夏族定居在華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壹種說法認為,華夏實際上歷史上夏族的壹個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肅、河南、山西壹帶,後來這個民族不斷向四處遷徒,逐漸形成“東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後來大夏變為夏族的總稱,也是夏族的美稱。

第二種觀點認為“華夏”是地域文化概念。這種觀點分兩種說法。

壹種認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民族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反之,“中國”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區和民族,就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來華夏不斷壯大,凡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各個民族,大都納入了傳統華夏族的範疇,華夏成為中華民族的稱號了。

另壹種說法認為,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後來,黃帝兼並了炎帝部落,又統壹了其它各部,成為中華民族***同祭奠的先祖。華夏集團也因其連續的勝利,鞏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為中華民族古老的代表。

總之,“華夏”名稱之解並未結束。

“小康”壹詞,最早出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勞苦,應該讓他們稍得安寧。後世人們把家庭稍有余財,可以安然度日,稱為小康。把小康作為壹種社會形態,出自西漢的《禮記·禮運》。在這裏,“小康”是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會局面。

中華壹詞,大約在魏晉時即已出現,南北鑰已普遍使用。《晉書·劉喬傳》記載劉弘上表給晉惠帝,表文中有: “今邊睡無備豫之儲,中華有抒軸之困。《晉書·陳頻傳》記載頹於東晉初上書給王導,說: “中華所以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肝……”,這裏以“中華”對“邊睡”,是指郡縣地區與全閡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國誌·蜀誌.諳葛亮傳》註中評論說:“若使(亮)遊步中華,騁其龍文”,必不出省操諸謀士之下。這裏是以中華稱中原地區。 《魏書·韓顯宗傳》記載顯完上書魏孝文帝說: “自南偽相承,竊有淮北,欲擅中華之稱”,說明取得了統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華正統而斥江南朝廷為“南偽”了。總之,中華壹詞,是由中國與華夏二名復合而成,

其含義在古代與中國壹詞相當,在許多場合是同義民論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擴而大之,及於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地區;論民族,壹般指漢人;中華又是文化概念,壹般是指古人所稱“禮樂冠第”的中原文化。

“小康”壹詞,最早出自《詩經》“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勞苦,應該讓他們稍得安寧。後世人們把家庭稍有余財,可以安然度日,稱為小康。把小康作為壹種社會形態,出自西漢的《禮記·禮運》。在這裏,“小康”是僅次於“大同”的理想社會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會局面。

回答者:suifengljt - 助理 二級 10-16 20:09

1。中華:

大約在5000年前,當中華民族開始形成時,其族稱為“華”。漢朝以後,開始出現“中華”的族稱。至19世紀末,作為近代民族學術語的“民族”概念傳入中國後,“中華民族”這個民族學詞匯也應運而生。雖然“華”、“中華”、“中華民族”這些族稱之間小有差異,但其內涵卻是壹致的,即指定居於中國領土上的所有民族。習慣上所說的“華夏”、“漢人”、“唐人”、“炎黃子孫”,乃至外國人將中國稱之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現代意義上的民族國家的稱謂。

2。特指“中華民族”的中華:

近代以前,中國人基本上沒有現代意義上的民族觀念。1902年,梁啟超首次提出了“中華民族”的概念。

“華”肇始於中國歷史上五帝時代之最後壹帝舜的名字“華”。“五帝”時代是中國原始社會晚期部落聯盟時代。五帝時代的“帝”即部落聯盟首領。“舜”是謚號,即死後所進的尊號。《謚法》曰:“仁聖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稱。“虞”本是帝堯時掌山之官,即部落聯盟中負責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鳥獸的部落世襲公職名稱。中國上古有“以官為氏”的習俗,即以其在部落聯盟中所擔任的公職名稱為部落名稱,故稱其部落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時,部落聯盟向民族和國家發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變為朝代名稱,如同夏後氏之稱為夏朝。按先秦文獻記載,有虞氏是中國歷史上先於夏朝的第壹個朝代,雖然這個朝代還帶有若幹部落聯盟的痕跡。中國現存最古的壹部史書《尚書》,即以《虞書》為開篇。

3。華夏:

[1]歷史:相傳,我國歷史上第壹個朝代是夏朝。古時候,黃河流域壹帶的先民自稱“華夏”,或簡稱“華”、“夏”。“華夏”壹詞最早見於《左傳》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華夏”。唐孔穎達疏:“華夏為中國也”。從字義上來講,“華”字有美麗的含義,“夏”字有盛大的意義,連起來的確是個美好的詞。“華夏”所指即為中原諸侯,也是漢族前身的稱謂,所以“華夏”至今仍為中國的別稱。

[2]地域:“華夏”是地域文化概念。這種觀點分兩種說法。

壹種認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禮地區稱為“夏”,文化高的民族為“華”。“華”、“夏”合起來,稱為“中國”。反之,“中國”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區和民族,就稱為“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後來華夏不斷壯大,凡是接受華夏文化的各個民族,大都納入了傳統華夏族的範疇,華夏成為中華民族的稱號了。

另壹種說法認為,中華民族的遠祖,可大致分為華夏、東夷、苗蠻三大集團。後來,黃帝兼並了炎帝部落,又統壹了其它各部,成為中華民族***同祭奠的先祖。華夏集團也因其連續的勝利,鞏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為中華民族古老的代表。

另壹種說法認為,華夏實際上歷史上夏族的壹個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肅、河南、山西壹帶,後來這個民族不斷向四處遷徒,逐漸形成“東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後來大夏變為夏族的總稱,也是夏族的美稱。

4。小康:

小康”壹詞最早出現在我國最古老的詩歌經典《詩經》中:“民亦勞動止,汔可小康”。這是“小康”壹詞在中國文化中第壹次出現。《辭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較寬裕,可以安然度日。”

“小康”的引入:是鄧小平首先用“小康”來詮註中國的四個現代化。

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實際勾畫了中國1980年到21世紀中葉的發展道路,不僅預言了中國發展所能實現的目標,還確定了分步實施步驟,十六大報告對於今後20年的描繪,正是根據中國發展的實際情況把他的規劃的第三步加以具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