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精蘊》壹書之可取處,不在於其所謂河洛圖書之“精”與“蘊”方面,而恰是那些與河洛圖書無甚關系的內容。如“筮法疑義說”、“變占說”、“占法考”、“變占余義說”、“十二辟卦說”、“互卦說”、“卦變說”、“卦變考”、“辨來氏錯綜二字之謬”、“卦象說”、“卦象考”、“羅針三盤說”、“遁甲奇門說”等篇,“均抉擇精詳,論列允當”(黃壽祺《易學群書評議》)。其中尤以“卦變說”、“卦變考”為有參考價值。以反對說卦變者,見於朱震《漢上易傳》(又其《漢上易傳卦圖》列有李挺之《變卦反對圖》),而後俞琰《周易集說》廣其說,並自謂“自秦漢唐宋以來,諸儒議論,絕無壹語及此”,至來知德則以卦綜之說代反對以說卦變,而江永則辨明來知德“其易卦變為綜,自是來氏之謬”,厘定其二十九例為二十二例。以卦之反對釋《彖傳》之辭者,至江永之考辨可謂為壹總結。又其“卦象考”亦用力頗深,足資後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