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而字孔明的意思是指諸葛亮的字號別名稱為孔明,外號則是臥龍先生。
諸葛亮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合東吳孫權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建安十九年(214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
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系;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
前後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終因積勞成疾,於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境內),享年五十四歲。後主劉禪追謚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東晉桓溫追封為武興王。
軍事發明
諸葛亮作為軍事家在歷代兵家也得到了較高的認可。司馬懿在諸葛亮死後,看到諸葛亮的營壘,稱贊其為“天下奇才”。
唐太宗與李靖在《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多次提到諸葛亮的治軍之法與八陣圖,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並且表明陳壽在《三國誌》中對諸葛亮的評價是“史官鮮克知兵,不能紀其實跡焉”。唐朝時亦將諸葛亮評選為武廟十哲之壹,與張良、韓信、白起等九位歷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諸葛亮亦作諸多軍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對中國軍事界有壹定的貢獻。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表現,如改良連弩。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陣圖,直至唐代將領李靖仍然十分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