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寒冷的溫暖

寒冷的溫暖

雖然以前看過郭和興的折子戲,但完整的高文舉還是第壹次見到。

高文舉是小梨園派的劇,所以全劇比較精致典雅。關於高文舉的故事,明傳奇有明珠,但梨園戲還是不同於明傳奇。明朝傳說中的珍珠故事明顯沿襲了琵琶故事的模式,只是作惡者從宰相變成了宰相女兒本人。不過最後還是皇帝做了決定,兩個女人和好了,* * *伺候壹個老公。相比較而言,梨園戲對本劇結局的處理更貼近女性觀眾的心理需求,甚至我有壹種感覺,我似乎看到了《尋妻》——高文舉在挽回原配霸氣後,棄官逃婚,選擇與原配白頭偕老!天啊,這樣的男人不嫁又何苦呢!

這篇小品之所以取名為《冷的溫暖》,是因為高文舉在劇中最後的選擇是極其溫暖的,但給我的感覺是全劇始終有壹種冷的氛圍。從壹開始高文舉關於文逼婚的自述,到的陰謀殺人,再到虎狼關被害,出生後難以出山,進入冷室的折磨,高文舉最終拒絕了的道歉,毅然離開。說到底,其實是滲透了冷意。但仔細想想,這種冷淡是出於個人利益做出的選擇。高文舉因為“妳在開玩笑”而同意了這門婚事,但這實際上激發了金文因對婚姻的期待而產生的各種邪念;金文和他的父親選擇傷害自己的臉,但他們欺騙了於震和其他人。歸根結底,到目前為止,他們不是出於自己的本意,而是對他人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劇中第壹個人是壹個勇敢救人的老乞丐,然後是受盡屈辱折磨的於震。而高文舉最終選擇辭職也並非出於本意。他還是想壹箭雙雕,但是溫柔的逼迫讓他看到了自己根本沒有勝算的現實(這裏的處理和珍珠故事完全不同),於是走上了辭職回國的道路。當然,對於壹個剛考上狀元的人來說,並不容易。然而,他在上中學之前就欠了於震的人情,這也是他不能放棄於震的原因之壹。基於此,高文舉至少是個懷舊的人。所以全劇的主要關節,與其說是人情冷暖,不如說是人心矛盾和道德沖突。

研究文章中說梨園戲高文舉的形成可能保留了珍珠故事之前的明初特征。我認為這種說法值得商榷。與梨園戲的版本相比,珍珠的故事似乎更接近琵琶的模式。在沒有梨園戲原版的情況下,就現在演出的劇情來看,我覺得梨園戲的劇情,尤其是毀婚棄官的情節,似乎是後來才出現的。因為在早期的南戲中,即使是《柴靜傳》中的王,也只是拒絕結婚,並沒有放棄仕途。

這出戲是由年輕演員表演的。據說排練時間不長,總體來說還不錯。劇中壹開始,高文舉和金文的演員就明顯緊張,尤其是唱歌,聲音緊繃。但後面的,都是戲裏的,會唱會讀會做。於震的女演員很好。這種青衣情懷的少婦,其實比乖乖女閨房裏的姑娘更難演,但對人物感的把握很好。但是幾個人的做工還需要加強,尤其是年輕人的氣質,還需要更多的打磨。

總之,故事整體不錯,結構緊湊,看起來不困。傳統戲劇能做到這壹點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