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次看的時候,喜歡白嘉軒的重情重義。我可以多看幾遍。白嘉軒只是壹個魯莽自私的老家夥。雖然比陸子霖強多了,但和白鹿原書院的朱老師差遠了。
先說悲劇人物田小娥,費盡心機靠了壹個又壹個男人,最後落得壹地雞毛,慘不忍睹。有時候我甚至嚴重懷疑黑娃是不是真的愛她。
至於《白鹿原》為什麽能獲得茅盾文學獎,不僅僅是因為《大眾點評》的原因,更是因為這本書精辟的寫作水平和近乎瘋狂的人性暴露。但妳不得不承認,人性的這些陰暗面確實存在。
就像白孝文,從壹個前途無限的青年到壹個敗家子,從壹個乞丐壹路做到縣令的位置,妳很難說他是好人還是壞人,但妳可以說他足夠復雜,足夠堅韌,足夠狡猾。
還有壹個正面人物,白玲。從革命者的角度來看,她無可挑剔,但從情感的角度來看,她是個徹頭徹尾的人渣。顯然,我愛上了劉,然後我向對方發誓。後來因為工作的原因,和前男友的哥哥談戀愛,然後假扮成神仙眷侶,讓我惡心了好幾次。
其實,還是朱先生和魯真心對待他們的感情。壹個有見識,壹個有情有義。單從情感的角度來說,魯要比深情和義幾十倍。
魯傷害了他的妻子,這讓我幾次對他恨之入骨。我可以認為他是壹個優秀的革命家,但是沒辦法。
說白了,這些就是《白鹿原》要詮釋的人性。有惡,有善,有暗,有明。它復雜又簡單,可恨又可愛。
這大概就是它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原因吧。自出版以來壹直暢銷,被改編成各種影視劇,受到人們的討論和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