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稱南海為漲海。南海在由楊孚所編的《異物誌》和萬震著的《南州異物誌》等等古籍中都有記載。南海位於我國大陸的南方,海域面積大約是三百五十萬平方公裏,其中有兩百壹十萬平方公裏左右的面積是我國領海,熱帶海洋性氣候顯著,也是我國面積最大、水深最深的近海。
東漢楊孚的《異物誌》記載:“漲海崎頭,水淺而多磁石,僥外人乘大舶,皆以鐵錮之,至此關,以磁石不得過。”三國吳萬震的《南州異物誌》稱:“東北行,極大崎頭出漲海,中淺而多磁石。”宋李_等撰《太平禦覽》引三國吳康泰《扶南傳》:“漲海中到珊瑚洲。”還有謝承的《後漢書》說:“交趾七郡貢獻皆從漲海出入。”
南海的熱帶海洋性氣候比較顯著,四季溫和濕潤,季節性變化比較小,年溫差較小,雨量充足,每年的9月冷空氣侵襲南海,次年5月結束,南海區域臺風活動頻繁、強度較大,每年平均有16.4次,最多有24次,年最少的次數為8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