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是中國誌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壹時,作者亦非壹人。
《列子》又名《沖虛真經》 。壹般認為是戰國早期列子、列子弟子以及其後學所著。現代學者研究,《列子》壹書不是戰國時期的著作,而是魏晉人的偽作,最起碼也是由魏晉人改造而成的,因為書中反映的思想,更符合魏晉的玄學思想。
《山海經·大荒北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列子·湯問》:“誇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得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渴而死。棄其杖,屍膏肉所浸,生鄧林。鄧林彌廣數千裏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