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唐宋八大家,每個人的簡介

唐宋八大家,每個人的簡介

中國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稱為唐宋八大家。

1、柳宗元

字子厚,漢族,河東人,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壹生留詩文作品達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理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托,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2、韓愈

字退之,河南河陽人。自稱“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昌黎先生”。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

貞元八年,韓愈登進士第,兩任節度推官,累官監察禦史。後因論事而被貶陽山,歷都官員外郎、史館修撰、中書舍人等職。元和十二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軍司馬,參與討平“淮西之亂”。其後又因諫迎佛骨壹事被貶至潮州。晚年官至吏部侍郎,人稱“韓吏部”。

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著有《韓昌黎集》等。

3、歐陽修

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壹居士, 漢族,吉州永豐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謚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累贈太師、楚國公。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壹代文風的文壇領袖,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壹代文風。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他曾主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有《歐陽文忠集》傳世。

4、蘇洵

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謚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5、蘇軾

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北宋中期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縱橫恣肆;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壹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

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壹。蘇軾善書,“宋四家”之壹;擅長文人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瀟湘竹石圖卷》《古木怪石圖卷》等。

6、蘇轍

字子由,壹字同叔 ,晚號潁濱遺老。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學家、宰相,“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轍與父親蘇洵、兄長蘇軾齊名,合稱“三蘇”。其生平學問深受其父兄影響,以散文著稱,擅長政論和史論, 其詩力圖追步蘇軾,風格淳樸無華,文采少遜。蘇轍亦善書,其書法瀟灑自如,工整有序。著有《欒城集》等行於世。

7、王安石

字介甫,號半山,漢族,宋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出生於臨川軍之新淦縣,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潛心研究經學,著書立說,創“荊公新學”,促進宋代疑經變古學風的形成。在哲學上,他用“五行說”闡述宇宙生成,豐富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其哲學命題“新故相除”,把中國古代辯證法推到壹個新的高度。

在文學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簡潔峻切,短小精悍,論點鮮明,邏輯嚴密,有很強的說服力,充分發揮了古文的實際功用,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8、曾鞏

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人,後居臨川,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嘉祐二年,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元豐四年,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

曾鞏為政廉潔奉公,勤於政事,關心民生疾苦,與曾肇、曾布、曾紆、曾纮、曾協、曾敦並稱“南豐七曾”。曾鞏文學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沖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稱“南豐先生”。

百度百科—柳宗元

百度百科—韓愈

百度百科—歐陽修

百度百科—蘇洵

百度百科—王安石

百度百科—曾鞏

百度百科—蘇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