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北大教授王余光指出:壹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閱讀的水平!

北大教授王余光指出:壹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閱讀的水平!

書籍載體形式的每壹次變化,都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文本的變遷帶來閱讀的轉型,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事實。閱讀的熱情與是否具備讀書的習慣,與壹個民族的特性相關。

我曾在壹些文章中討論過這壹話題。書籍載體形式的每壹次變化,都極大地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從甲骨到簡策,從簡策到紙本,從手抄到雕版,從雕版到機器印刷,從紙本到電子本。文本的變遷帶來閱讀的轉型,這是我們不得不面臨的事實。近壹千年來,我們面臨過幾次重要的閱讀轉型。

十壹世紀以前,抄書是壹種職業,如班超就是抄書人。漢代置有專門的“寫書之官”,後來歷代都有抄書的活動。不少私人藏書、官府藏書、寺廟藏書、書院藏書,都有專人進行抄書。即便在印刷術發明後,我們還能看到壹些知名抄本傳世,如《永樂大典》、《四庫全書》。明代官府藏書中,有書近百萬卷,刻本只占三分之壹,抄本則占了三分之二(參見《明史·藝文誌總序》),可見抄本並沒有因印刷術的發明而消亡。不僅中國如此,在西方,不少圖書館、修道院、學校都有專職的抄書人,八世紀的法國就要求抄寫員應註意勿令本身的浮薄習氣散布在所抄的字裏行間,也不得輕率抄寫,以免在匆忙之中產生錯誤。當時,抄寫書籍被認為勝於栽植葡萄,因為後者僅能滿足口腹,而前者則是為靈魂效勞,十分神聖。直到十六世紀後,抄寫員才在西方逐漸失業。作為壹種職業,抄書人消失了。作為壹項活動,抄書之事並非遙遠,我本人就有過抄書的經歷。

在古代,抄書不僅是為了復制圖書,它還是壹種讀書的重要方法。北宋時期,正是雕版印刷術的普及時期,蘇軾(1037-1101)適逢其時,理應歡欣,但他對雕版印刷物對閱讀的沖擊卻迷惑不解。他在《李氏山房藏書記》壹文中說:

自秦漢以來,作者益眾,紙與字畫日趨於簡便,而書益多,世莫不有。然學者益以茍簡,何哉?余猶及見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時欲求《史記》、《漢書》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書,日夜誦讀,惟恐不及。近歲,市人轉相摹刻諸子百家之書,日傳萬紙。學者之於書,多且易致如此,其文詞學術,當倍蓰於昔人。而後生科舉之士,皆束書不觀,遊談無根,此又何也?

蘇軾前輩學人以抄讀為主,到蘇軾的時候,印刷術普及,圖書多而易得,後學卻不讀書了,讓這位大文豪慨嘆不已。

此後的八百年,中國的讀書人在沒有大變化的書籍世界中度過。他們幸福的讀書生活,令人向往。即便身處亂世,亦在書中尋得快樂。試舉李清照壹例。宋趙明誠、李清照夫婦,早年生活優裕,至中年,逢靖康之變,明誠逝世,清照流離。雖如此,夫婦二人曾有過的藏書讀書生活,載在史冊中,感動後世的讀書人。李清照在為趙明誠《金石錄》所作的《後序》中,描寫他們藏書讀書的情景:

後屏居鄉裏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餘。連守兩郡,竭其俸入以事鉛槧。每獲壹書,即同***勘校,整集簽題。得書畫彜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盡壹燭為率。故能紙劄精致,字畫完整,冠諸收書家。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烹茶,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書某卷第幾葉第幾行,以中否角勝負,為飲茶先後。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甘心老是鄉矣!故雖處憂患困窮,而誌不屈。

收書既成,歸來堂起書庫大櫥,簿甲乙,置書冊。如要講讀,即請鑰上簿,關出卷帙。或少損汙,必懲責揩完塗改,不復向時之坦夷也。是欲求適意而反取憀栗。余性不耐,始謀食去重肉,衣去重采,首無明珠翡翠之飾,室無塗金刺繡之具,遇書史百家字不刓闕、本不訛謬者,輒市之,儲作副本。自來家傳周易、左氏傳,故兩家者流,文字最備。於是幾案羅列,枕席枕藉,意會心謀,目往神授,樂在聲色狗馬之上。

詞人李清照用她那獨特清婉的筆,再現了夫妻讀書生活的快樂。其樂也,樂在聲色狗馬之上。

 

中國讀書人的讀書生活,到了十九世紀末悄悄發生了變化。這不僅是因為印刷術的變革,而且還在於西學的引進與新式教育的普及。

隨著機械印刷術的普遍應用,圖書出版更加快捷,報紙雜誌等壹些大眾讀物也不斷增多,這對傳統閱讀帶來了很大沖擊。而西學引進與新式教育的開展,閱讀的內容也變得比以往更為豐富多樣。從閱讀的形式上看,過去強調高聲朗誦、熟讀成誦,而此時大多數人只是默讀、泛泛瀏覽。然而還不到百年,技術革命與書籍載體的變化,讓我們目不暇接。今天從電視熒屏到電腦熒屏,再到手機熒屏,我們生活在壹個熒屏的時代。我們對著熒屏說話、遊戲、工作、購物或聊天,我們還對著熒屏讀書!

這次轉型的影響差不多涉及到每壹位讀書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在教學中,與學生們就讀書或閱讀的轉型問題展開過多次討論。1995年,我與研究生們曾就古籍翻譯與閱讀、雙休日讀書、熒屏時代的讀書等問題,以筆談的形式在《光明日報》上發表文章,以期人們對閱讀的關註。當時網絡還不普及,我們所說的熒屏主要指電視、卡拉OK等。其實,讀書是否重要,閱讀是否有情趣等話題,自古以來就有分歧。我們在《熒屏時代談讀書》的筆談中,當時壹位研究生就說,我們何苦為讀書唱挽歌?她說:

中國自古就有“不為功名不讀書”的說法。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在為學業或需要而苦讀。至於說到讀書的情趣,也是那些有了生活保障並有較高文化素養的少數人的事,與普通百姓似乎無緣。壹些人拿起書本不是打瞌睡,就是為讀不懂或文字晦澀而苦惱,何樂之有?而影視則不同,它形象直觀、聲情並茂,使人在緊張的工作之余得到休息和放松,生動的內容和豐富的色彩,真正給人以樂趣和美的感受。更不用說它知識新、傳遞信息快、讓人們開闊眼界了。既然時代已為我們提供較讀書更令人陶醉、令人著迷的新事物,我們又何苦為那漸被冷落的讀書唱挽歌呢?時代的變遷,科學的發達,影視傳媒必將以其極大的優越性和不可抗拒的誘惑力征服整個人類。到那個時候,人們大概再也不會談論“電視殺手”的問題了。

這是壹種真實的感受,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們面對的很多人的感受。而談論讀書,是不是讀書人自說自話罷了?

閱讀的熱情與是否具備讀書的習慣,與壹個民族的特性相關。網絡的普及,正在逐漸改變著人們固有的閱讀習慣。從讀書的熱情到讀書人口率的下降,從讀紙本到讀網絡,以及讀什麽、大眾閱讀等壹系列問題,壹直是不少人關心的問題。近十年來,我曾就經典閱讀與選擇、推薦書目、信息時代與閱讀、閱讀文化、社會閱讀等問題發表文章,表達對經典閱讀或讀書的重視。其實,是讀書還是讀網,這或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讀什麽內容。閱讀習慣的改變,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

現在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崇尚讀書;養成了閱讀的習慣;社會、家庭是否提供了必備的讀書條件。

壹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壹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閱讀的水平。壹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壹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麗的城市。

2006年,中國圖書館學會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在東莞召開成立會,我在會上作了《讓閱讀成為我們生活的壹部分》的報告。陳述讀書對民族素質的提高、完善獨立人格的重要意義。近年來,壹些學者呼籲設立國家閱讀節,以崇尚讀書,並得到了不少讀書人的贊同。2007年,朱永新在《讓閱讀成為中國人的日常習慣》中,對閱讀之意義概括為四點:壹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閱讀史。壹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於閱讀的水平。壹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壹個書香充盈的城市必然是美麗的城市。他多次向政協、人大建言,設立國家閱讀節,把全民閱讀作為國家戰略等。

2009年,我寫了壹篇文章《設立國家讀書節:建書香社會育智慧國民》,贊成他的提議與觀點。我想說的是,為什麽要有壹個中國人自己的閱讀節或讀書日?

首先,中國是世界上圖書文化最發達的國家,且極具民族特色。中國圖書從載體、用墨、印裝到文字,均系自身發明,形成了非常有民族特色的圖書文化,並對世界的圖書文化產生了重大影響。設立自己的讀書日,可更好地展示民族特色。

其次,重視經典的閱讀。中華民族是壹個重古訓、尊先法的民族,對前人聖賢的大道理看得特別重。在這樣壹個民族社會的背景下,結晶著前輩思想的圖書,就不僅具有壹種狹義的學術意義,同時在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都發生著不可估量的影響作用。因而,經典的出版、閱讀與傳播特別受到重視,經書與正史為歷代所刊刻。設立自己的讀書日,可更好地弘揚民族文化。

第三,對文本的尊重。不僅經典,書也是讀書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無法想象,對於讀書人來說,沒有書的生活是壹種怎樣的生活,雖然,我們曾有過這樣的年代。在讀書人尊重文本的基礎上所構建的私人閱讀空間,如書房的內外環境、買書、藏書、借書、抄書、讀書,某些讀書人的如癡如瘋,正是中國閱讀史中最具特色和感人的篇章。設立自己的讀書日,可更好地彰顯民族個性。

第四,中國閱讀傳統強調讀書為學的首要意義是修身宏道,以追求崇高的道德境界;強調讀書須求廣博,為學須求通達;強調讀書為學須“思”、“習”、“行”相結合,正如《中庸》中所概括的“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強調勤學苦讀,在中國閱讀史上,勤學苦讀的感人事例層出不窮,如“懸梁刺股”、“鑿壁偷光”、“囊螢映雪”、“韋編三絕”等等,這些故事曾激勵過數千年來讀書人發憤讀書,積極進取,其影響至今猶存。但同時,“學而優則仕”、“書中自有黃金屋”等,也是中國閱讀傳統和價值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設立自己的讀書日,可更好地繼承優良的閱讀傳統,形成健康的讀書氛圍。

公歷9月28日,我們習慣上把這壹天定為孔子誕辰日(日期的確立學界尚有爭議),有人建議把這壹天定為中國國家閱讀節或讀書日(也有人建議把這壹天定為“聖誕節”或教師節)。目前,國內壹些圖書館,如蘇州圖書館、東莞圖書館,每年以9月28日為標誌,開展讀書活動。雖然目前在法律層面上,這壹天並不是什麽節日,但在實踐上,蘇州、東莞把這壹天看成自己的讀書日。

節日,從自然的屬性來看,這壹天與另壹天相比較,並非更有意義。從文化的角度看,它關乎人的生活、生命、宗教與信仰。中國設立閱讀節或讀書日,正是為了確立人們對書籍的尊重、對知識的熱愛,對讀書的崇尚。

如果說中國家庭閱讀有壹種傳統的話,那就是耕讀傳家與詩書繼世。今天在具備了壹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我們有能力重建家庭藏書。

但中國還有不少地區,圖書館建設還不夠快,因而倡導家庭藏書與讀書就更為重要。

如果說中國家庭閱讀有壹種傳統的話,那就是耕讀傳家與詩書繼世。“耕”是這個以農業文明為主體社會的物質的需要。而“讀”則是倫理道德確立和傳遞的最有效的方式。自漢以下的古代中國,“耕讀傳家”的理念,即是家庭價值觀的核心。今天,我們在壹些老宅子裏,還能常常看到“耕讀傳家”、“詩書繼世”的對聯,以窺見當年這些書香門弟與讀書世家的輝煌。

“耕讀傳家”的傳統隨著傳統家庭的解體,逐步在現代社會消失。隨著現代各種媒體,如電視、網絡、手機等的不斷普及,其進壹步分流人們的註意力,分割人們有限的閑暇時間,全國國民的讀書率可能會進壹步降低。我國家庭藏書與讀書人的比例在21世紀將繼續呈下滑趨勢。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推廣讀書、鼓勵讀書,希望重建家庭藏書,讓書籍走入每個家庭,為兒童營造壹個讀書的環境,讓“耕讀傳家”的傳統在新時代能賦予更豐富的內涵,並得以延續,是重要而有意義的。

今天在具備了壹定經濟基礎的情況下,我們有能力重建家庭藏書。據調查,家庭閱讀環境的好壞直接影響兒童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因此,營造壹種愛讀書、經常與幼兒交談的家庭學習氣氛,便成為家庭文化環境建設中極為有意義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務。

我主張應將購書經費列入家庭開支,建立家庭必備的基本藏書。家庭藏書的主要目的有兩個方面。壹方面,能讓家庭成員有壹些必備的讀物,有些人家裏根本無書可看。在目前圖書館還不是十分普及的前提下,我們提倡家庭閱讀,就不僅是繼承傳統,還具有實際的意義。讓每壹個角落的每壹個人都有書看,家庭藏書在目前能夠作為圖書館的壹個重要補充。另壹方面家庭藏書可以給家庭成員營造壹個閱讀的環境和氛圍。在此基礎上,方可開展國際上比較流行的培養有修養的母親、提倡親子閱讀等活動。如果讓壹個孩子從小就養成讀書習慣的話,他壹生都受用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