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壹個名為新加坡圖書館的公共圖書館成立,但萊佛士圖書館仍然存在,直到1862年,它被搬到了市政廳(現在的維多利亞劇院)。1874年,博物館被政府接管,更名為萊佛士圖書館。1876年,圖書館搬回萊佛士學校。1886年《圖書登記法》使其成為接受手稿的圖書館。1887年被轉移到斯坦福路上的國家博物館。1938,博物館增加了檔案保存功能。1953年,慈善家李光前捐贈37.5萬元建立圖書館基金,並為圖書館大樓奠基。1957年萊佛士國家圖書館法案頒布,於是這個付費圖書館正式成為免費的國家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1960 165438+10月12日,國家圖書館大樓正式啟用。根據1967的《國家檔案和記錄中心法案》,檔案館是部分分離的,但在1970之前,檔案館和圖書館在同壹屋檐下,直到65438年。1968《國家圖書館法》修正案詳細規定了國家圖書館的職能,強調其在國家圖書館事業發展和協調中的主導地位。
新加坡國家圖書館(NLB)是目前東南亞最大、最先進的圖書館之壹。1960正式啟用,2005年重建。新圖書館位於市中心維多利亞街100號。由兩棟樓組成,共16層,每層樓之間由天橋連接。
▲隸屬關系
新加坡圖書館管理局隸屬於信息藝術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