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及我國乳品歷史
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牛奶是所有飲品中陪伴人類時間最長、與日常生活最密不可分的壹種,重要性僅次於水。
據考古學家的推測,早在12000年前,人類就開始馴服牛作為家畜,並把牛奶作為重要的食物來源。
6000年前,古巴比倫壹座神廟中的壁畫發現了迄今為止關於人類獲取和飲用牛奶的最早歷史記錄,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人使用牛奶作為祭品,與此同時,歐洲人已經開始掌握了用牛奶制作奶酪的技術。
1856年,法國人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發明了至今仍被廣為使用的巴氏消毒法,這種方法既殺死牛奶的有害細菌,又能最大程度地保有其中的有益成分和味道,延長了牛奶的保質期。
此後,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和技術革新,奶業不斷發展,牛奶及奶制品在人們飲食中占有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我國飼養奶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歷史悠久。
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少數民族利用黃牛、牦牛擠奶食用,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
自有文字以來,古籍中屢有關於乳的記載。
秦代關於牛乳的記述是比較早的。
西漢文帝時已有關於加工奶酒的紀錄。
據今2100年前,西漢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說,古代匈奴族“人食其肉,飲其汁”,這個汁就是牛、馬的奶汁。
到了唐朝,食用乳制品已比較普遍,據史書記載,牛奶在當時已是和尚的日常食物。
《唐書地理誌》在記述各地向皇宮進貢的禮品中就有幹酪。
乳品不僅是民間的食品,也為軍中所食。
在元朝,意大利旅行家馬克?波羅曾在他的遊記裏中,有過元代蒙古騎兵食用馬奶食品的記述,不同的是,蒙古大將慧元對它進行了巧妙的幹燥處理,做成了便於攜帶的粉末狀奶粉,作為軍需物質。
到了明代,對乳品的認識有了新的飛躍,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中,對各種乳的特性與醫藥效果,有詳細的闡述。
可見,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乳和乳制品不但作為食品,還作為軍需物資、藥品被廣泛應用。
由此可見,乳和乳制品長期以來與人民的生活密切相關。
我國飼養奶畜、食用乳和乳制品的歷史雖然很悠久。
但作為商品的奶業也不過壹百多年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國家壹窮二白,奶業也是從頭開始,經過半個多世紀的風風雨雨,終於成長壯大。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我國奶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06年,全國奶牛存欄為1330萬頭,比2005年增長了3%;規模以上液體乳及乳制品企業乳制品總產量為1459.5萬噸,比2005年增漲了23.5%。
2006年我省規模以上液體乳及乳制品企業乳制品產量達到9.89萬噸,比2005年增漲了40%;完成總產值達4.2558億元,利稅2221萬元。
元朝大將慧元巧妙地把牛奶制成粉末狀當做軍糧,長途行軍時。
奶粉便於攜帶。
食用時取半鎊左右放入隨身攜帶的皮囊中,加入水掛在馬背上通過馬奔跑時產生的震動。
使其溶解成粥狀從而食用。
在作戰時在馬背上能迅速補充體力,所以蒙古騎兵才那樣強悍使敵人聞風喪膽。
在長途行軍和沙漠作戰缺少糧草時,依靠這種方法能生存達幾個月之久。
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人類最早使用奶粉的文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