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龍多大了?

龍多大了?

希望對妳有幫助。中國發現的最早的龍紋,來自8000年前的興隆窪文化中的茶海遺址(興隆窪文化因內蒙古敖漢旗興隆窪遺址發掘而得名,與遼寧省相鄰,茶海遺址位於遼寧省阜新縣)。發現壹條長約19.7米的龍,堆置紅棕色石塊。興隆窪文化中這種龍的發現,把中國的龍崇拜歷史推到了8000年前。

在早期,古人無法對大部分自然現象做出合理的解釋,所以希望自己的民族圖騰有風、雨、閃電的力量。群山是如此雄偉,它們可以像魚壹樣在水中遊,像鳥壹樣在空中飛。所以很多動物的特征都集中在龍身上,龍也逐漸變成了:駱駝頭、蛇脖子、鹿角、龜眼睛、魚鱗、虎爪、鷹爪、牛耳朵的形狀。這種復合結構意味著龍是所有動物的頭,是無所不能的神。

古書中有許多不同的形象。其中壹個據說身材修長,有四只腳,虎頭蛇尾。說到穿鱗,頭上有須,五爪。《本草綱目》說“龍有九相似”,是壹種異質動物,兼有各種動物的長處。它有許多名字。有鱗片的叫龍,有翅膀的叫應龍,有角的叫龍,沒有角的叫龍。小的叫嬌,大的叫龍。傳說它能顯能隱,能詳能巨,能短能長。春分登天,秋分潛淵,無所不能。

太上洞《神咒經》中有“龍王品”,按方位列出“五帝龍王”,按海洋列出“四海龍王”,按世間萬物列出54個龍王、62個龍王的名字。唐玄宗時,設壇官祭祀龍王。宋太祖沿襲了唐代的五龍祭祀制度。宋徽宗大關二年(1108),天下五龍皆加冕為王。封青龍神為任光王,紅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傅瑩王,白龍神為伊姬王,黑龍神為淩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運河龍神被封為“應分水龍王之神”,使河長及時犧牲。《西遊記》中的龍王是東海的敖廣、南海的敖欽、西海的敖潤和北海的敖順,合稱四海龍王。

關於龍的起源,經過長期的研究和考證,人們終於達成了比較壹致的認識:龍是各種動物的綜合體,是原始社會形成的圖騰崇拜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