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dào dé jīnɡ 指《老子》。
《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 厲鄉曲仁裏人,有人說又稱老聃。具體姓名史料中也頗為不全.“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壹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五千言》,是中國古代先秦諸子分家前的壹部著作,為其時諸子所***仰,傳說是春秋時期的老子李耳(似是作者、註釋者、傳抄者的集合體)所撰寫,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
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原文上篇《德經》、下篇《道經》,不分章,後改為《道經》在前,《德經》在後,並分為81章。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現在可以看到的最初的版本,是1993年湖北荊門郭店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1973年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出土的甲乙兩種帛書《老子》,是西漢初年的版本,把《德經》放在《道經》之前,也受到學者的重視。
《道德經》常會被歸屬為道教學說。其實哲學上的道家,和宗教上的道教,是不能混為壹談的,但《道德經》作為道教基本教義的重要構成之壹,被道教視為重要經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視為至上的三清尊神之壹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稱太上老君,所以應該說道教吸納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同時,前面所說的哲學,並不能涵括《道德經》(修身立命、治國安邦、出世入世)的全貌。
《道德經》提出了“無為而治”的主張,成為中國歷史上某些朝代,如西漢初的治國方略,在經濟上可以緩解人民的壓力,對早期中國的穩定起到過壹定作用。歷史上《道德經》註者如雲,甚至有幾位皇帝都為其作註。
唐貞觀二十壹年(647),譯《道德經》為梵文,傳入東天竺;唐開元二十二年(735),唐玄宗親註《老子》。日本使者名代,請《老子經》及老子“天尊像”歸國,對日本社會發展產生過影響。
道教奉為主要經典之壹。
《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老子》、《老子五千文》。春秋末周守藏室吏老子(老聃)著,《呂覺不二篇》漢高誘註釋老子去國西遊,函谷關尹喜請為著《上至經》五千言,即此書。舊題西漢河上公《老子章句》將其分為八十壹章,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名《道德經》。
老子(傳說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中國古代思想家。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河南鹿邑縣東)厲鄉曲仁裏人,有人說又稱老聃。“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漢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為八十壹章,以前三十七章為《道經》,後四十四章為《德經》,故有《道德經》之名。但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的《老子》抄寫本,《德經》在《道經》之前。
《道德經》本為先秦道家的代表作,漢末張陵創五鬥米道,奉老子為教祖,以《老子五千文》為教典教悔道徒,並作《老子想爾註》以宗教的觀點解釋《老子五千年》,自此成為道教的基本經典。
泉州清源山老君巖《道德經》為韻文哲理詩體。《莊子天下篇》括其旨曰: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淡然獨居神明居。……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壹,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其說大體從天人合壹之立場出發,窮究作為天地萬物本源及宇宙最高理則之“道”,以之為宗極,而發明修身治政等人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道當取法於地,究源及道所本之自然。道之理則,分無、有二面。道常無,無名無形,先於天地鬼神,而為天地萬物之始,道常有,生天地萬物,具無窮之用。道之理則貫穿於萬有,表現為萬有皆相對而存,極則必反,終必歸,根本之規律。而有之用,常以無為本,“有生於無”。聖人體道之無,法道之自然無為,以之修身,當無欲而靜,無心而虛,不自見自是,自伐自矜,為而不持,功成而不居,懷慈尚儉,處實去華,以之治天下,當“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還刀兵,離爭鬥,不尚賢,不貴難得之貨,不見可欲,使民虛心實腹,無知無欲,則無為而治。“反者道知動,弱者道之用”,故知道者守雌抱樸,退讓謙下,挫銳解紛,和光同坐,以柔弱勝剛強。道教知道之論與政治觀、倫理觀,大體不出老氏體系。至若經言“致虛極,守靜篤”“專氣致柔”、“滌除玄覺”,抱壹處和等修養之道,更為道教守壹、心齊、坐忘、服氣、內丹等多種煉養術之所本。而“長生”“死而不亡者專”等說法,道教引為仙學長生說之宗源。“歸根”“復命”之說,內丹學則發揮為內煉成真、與道合壹之哲學依據。
《道德經》這部被譽為《萬經之王》的神奇寶典,對中國古老的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發生了深刻的影響,它無論對中華民族的性格的鑄成,還需要是對於政治的統壹與穩定,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的世界意義也日漸顯著,越來越多的西方學者不遺余力地探求其中的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深究古代智慧的底蘊。
道德經有多個版本,下面這部“《道德經》通行本(王弼本)”是最常見的。另外郭店出土的楚簡《老子》殘篇與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老子(甲、乙)》展示了早期《道德經》的不同文字風貌,備受當今多數學者的重視,後面附帶《簡帛<老子>古本合校》以作為參考。
[編輯本段]《道德經》解悟要點
老子《道德經》五千字,古今中外解釋者逾七百余種,然釋意離題萬裏者自不必說,想找到能用現代人思維來詮釋,而拋卻“道”、“規律”、“奧妙”之類語言者,卻是難事。
本人對《道德經》並無很深入的研究,但在佛、道理論的指導下,十余年實修有壹定的心得。由於自己學醫出身,為探索佛、道原理,在醫學、哲學、心理學、神經生物學及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中涉獵多年(著有《心理與衰老——生命的三位壹體結構及其調控機制》壹書,04年5月北京中醫出版社出版),自信對佛學“佛性”、道家“道”、“無”、“內丹”的內在含義,以及“道”與“德”之間的內在聯系能夠做到明了無誤,也因此壹直想翻譯《道德經》以及用現代科學解釋佛理,但壹來時間關系,二來對世人會否相信信心不足,故而壹直拖著。
這次召開國際道家學術大會,善音大姐讓我寫壹寫《道德經》方面的文章,雖然自己對《道德經》涉獵不深,寫的文章也不象論文,但佛日:“唯法施功德無量”,自己也應該為《道德經》的推廣盡壹份綿薄之力,並衷心地希望《道德經》能給現代人帶來福慧,同時也為大會推壹點波,助壹絲瀾。
壹、《道德經》總論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對於這壹段,歷代的人們都把這個“道”解釋為宇宙之道、天地之道、自然之道等等,卻沒有與“德”聯系起來。事實上,《道德經》論述的只是兩個問題:“道”與“德”,“道”並不是宇宙之道、自然之道,而是個體修行也即修道的方法;“德”不是我們通常以為的道德或德行,而是修道者所應必備的特殊的世界觀、方法論以及為人處世之方法。現代人把佛學和道家思想當成神秘文化,是由於他們修道的方法十分特別,並且需要修道者具備特殊的“德”。歷代人們修道的多,知道修道需要先修特殊的“德”,而最終明了“道”為何物的人極少。《道德經》總論部分提出了修道的方法,後面極大部分卻是論述修道之“德”的,所以只修道不知“德”者難於理解它,不實修只從文字上理解道為宇宙之道者更難於理解它。唯有修道能明了究竟者,方知“道”與“德”合二為壹,道德經三字,提綱挈領,實已把全文的內容都概括無遺。
故前人有把經文分為道經和德經兩個部分,實是很有見地。對於沒有實修過或尚未修持到練虛合道的人來說,道經的內容很難理解,或者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往往只是從字意上理解為某種規律的東西,但具體這個規律是什麽,誰都說不上來,所以千百年來,《道德經》的譯本越來越多,但是經中說些什麽人們卻越來越爭執不下。
同樣,德經的內容就被人們說成是為人處世的方法、治家的方法、治國的方法等等,這倒是沒有很大出入的,老子的本意,是要教給人壹整套個體修道的方法,德是基礎,道是德的升華。壹個人如果沒有德的基礎,為人處世,小者治家,大者安邦治國,很可能都失敗,那他也就不可能再有能力去修道。所以修“德”壹者是為修道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可能也是人所***需的;另壹方面,修道者更需要擁有寧靜的心境、超脫的人生,這也缺“德”不可。噫!老子之苦心幾人能解也,竟被人認為甘守柔弱、與世無爭、甘居人下,是空談之唯心大道。殊不知被現代唯我的人們看得壹文不值的“德”,卻是修道者不可或缺,少了就修不成道的東西。這壹些,如果不是自己親身去修道體驗過,根本是不可能理解的東西。
二、《道德經》的道經部分
除總論部分外,《道德經》中論道的還包括:第四章中關鍵的壹句是“和其光,同其塵”;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十章“載營魄抱壹,有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第十四章是對修道者色、聲、觸、意等方面的壹些要求;第十五章“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第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第二十壹章“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四十二章“道生壹,壹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第五十二章“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第五十六章“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等等。
三、有關《道德經》德經部分,在經文中占了很大部分,這是修道的基礎,絕不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如果理解了這壹點,我想對《道德經》的內容也就理解得八九不離十了,所以也沒有必要壹壹地去解釋,各人可以有各人不同的見解,很多地方在當今社會裏可能也應修改,但無論如何,壹定要通過實修,才能體會到修德與修道的內在聯系,因此,這篇文章也就寫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