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讀古文觀止有感不少於200字

讀古文觀止有感不少於200字

《古文觀止》這部書是清初康熙年間吳楚材、吳調侯兩叔侄編選評註的。它自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付印問世以來,流傳城鄉,雅俗***賞,影響非常廣泛。它的文章,總***不過200余篇,但卻從某壹側面或壹件事上,留下了幾千年的歷史軌跡,上起東周、下至明末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興亡,記錄了眾多賢哲的襟懷抱負。我讀這本書,如同跨入了中國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觸目所見,多篇作品,都煥發著奇光異彩,閃耀著灼見真知,叫人壹讀就難舍難分,越讀越感到意蘊無窮。

《古文觀止》裏我最喜歡的文章是李密的《陳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動情。壹個父親早喪,母親改嫁的頑童,壹個體弱多病的老嫗。李密此時被舉孝廉,家裏的老祖母已經是年逾九旬,猶是風中之燭,搖搖欲墜。樹欲靜而風不止,恩欲報但親不在,最為人生憾事。儒風自漢武壹朝已經吹拂了幾百年, “百善孝為先”的思想早已經在知識分子心中生根,更何況烏鴉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晉武帝任命的當天晚上壹定是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從他早時任職蜀漢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滿後出仕的表現來看,李密不是壹個隱者,但如果此時棄老祖母而去又於情何以堪?於心何以忍?另壹方面,當時實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壹個很大的特點就是舉孝廉,讓道德上的優者來管理國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話,是孝還是不孝?於理何以問?治國平天下是每壹個知識分子的理想,幾千年後的今天我們不能斷定當時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壹點可以肯定:李密是壹個克己的光輝典範。

卷壹周文中的《子魚論戰》它講述了宋襄公不聽司馬子魚的勸告,使得自己的軍隊全軍覆沒。我們在生活也是如此,要多聽取別人的建議,然後在自己做決定。《古文觀止》中的文言文雖然難讀,但是自身蘊含這豐富的文學色彩。是我們所有學生的必須品。

由於時間有限我只是讀了壹遍《古文觀止》,我深深的了解這對於我遠遠不夠,所以我還會更細更慢的咀嚼這部作品,讓自己能體會到文言之美,開卷有益古人誠不欺。 《古文觀止》,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