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請問廣東汕頭和汕尾的中山在哪裏?

請問廣東汕頭和汕尾的中山在哪裏?

1.導讀:“潮汕”壹詞是民國以後才出現的。民國以前,潮汕地區屬潮州政府管轄,之前形成了獨特的潮州文化,所以文化常被稱為潮州XX,如潮州話、潮州菜、功夫茶、潮州幫等。近代汕頭開埠,經濟繁榮,潮汕俱榮,於是出現了“潮汕”二字。目前潮汕地區習慣上稱為潮州、汕頭、揭陽,廣義上只包括汕尾的海豐、陸豐、豐順。2.生活習慣:潮汕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說潮州話,喝功夫茶,吃潮州菜,聽潮州鑼鼓,在海外是潮州幫。在地理上,雖然自元朝以來就歸廣東管轄,但無論是對外還是對內,都與廣府人有所不同。語言方面,雖然學者將其歸為閩南語系,但潮人中並沒有“閩語”這個概念(福建漳州的壹個朋友說潮州話和漳州話壹樣,不認就忘了根。在此提醒壹下,漳州是在唐代大潮之間建立的,也就是說漳州是從潮州、泉州中單獨建立的,兩地文字相同並不奇怪)。這樣,潮汕人在國外就不是廣府幫或福建幫,而是以潮州幫的名義征服世界。很難說是屬於哪壹方,但自稱“省末之角”3、雙重人格潮州自韓愈以來,廣興文風,興學之風僅次於廣州,甚至壹度超越廣州。有“海濱縐”的美譽。潮人聰明伶俐,善於經商,所以在廣東被稱為“猶太人”。但在“省尾之國壹角”,山匪、海島、兵士不斷,形成了團結而強大的民俗。這就是現在外國人對潮州幫心存敬畏的原因。重視文風卻有濃厚的民風,這是潮汕人的性格,看似矛盾。4.歷史發展民國以前,潮汕地區除了很多官員進京,外出經商謀生外,在當地並不知名。汕頭開埠,海外潮人回鄉投資。上世紀二三十年代非常富裕。建國後,由於當時的原因,對外關系得不到保障,潮汕成為廣東的貧困地區。改革開放,潮汕人用自己的腦子做出了很多成績,但同時也帶來了很多成績。1.粵東政治中心的轉移與潮汕地區的分裂1955年,粵東總政首府潮州遷至汕頭,直接導致了潮汕地區內部的分裂(外面的潮汕人還是很團結的,潮州會館還是承認潮汕的,但問題是地方性的)。潮州府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從潮州開始管轄整個潮汕地區,文化底蘊深厚,而汕頭是壹個發展不到百年的小漁村。有人曾經說過:現在潮州府城人看汕頭人的心態,就是歐洲人看美國人的心態。而汕頭則知道自己文化底蘊不足。如果潮州的經濟和自己不相上下,那麽政治中心肯定會回到潮州。因此潮州被壓制在轄下,使得潮州失去了改革開放前10年的機會(1992年潮州恢復地級,脫離汕頭管轄),遠遠落在後面。1992年,揭陽縣還是省轄市。自此,潮汕分裂。三城競爭,重復建設,內耗嚴重。2.汕頭經濟特區的建立眾所周知,潮汕地區以海外潮人著稱,尤其是對土地的熱愛。汕頭經濟特區也是國家為了吸引海外潮人的資金而設立的。但是,忘了潮汕的融合吧!這就導致海外大量湧入資金流入汕頭特區,而潮州、揭陽、汕頭特區以外的地區資金嚴重不足。海外潮人的組織基本都是“潮州會館”。在他們眼裏,潮州人(也就是整個潮汕地區)沒有妳我之分。既然某地有優惠政策,當然要去那裏投資,幫助家鄉。做商人也是有利可圖的。所以潮州、揭陽得到的無非是壹些學校、醫院等基建補貼,沒有什麽經濟增長點,而汕頭卻因為資金的突然湧入而喘不過氣來。這就導致了潮汕發展不平衡。眾所周知,壹個地方的發展只有周邊地區發展起來了,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否則很快就會出現問題。3.尷尬的情況是,妳是廣東人,卻不會說粵語。有網友認為潮汕人在廣東受歧視,其實不然。廣東潮汕人在政治上很有發言權。然而,當廣東重點發展珠三角時,潮汕地區似乎成了壹個被遺忘的角落,發展成了壹個難題。現在廣東省政府要把重點放在相對落後的地區,潮汕的機會來了。希望這次能把握住。4.潮人太聰明了。5.外地人對潮汕的誤解很深。(1)外地人提到潮州幫,會說:團結!但是裏面的意思貶義大於褒義!潮州幫(潮州會館)是壹個外國人互助的組織,主要是生意上的,但現在外國人都懂兩個字:打!(2)潮汕是造假大戶。印象最深的是剛剛在新華網上看到潮州建了南方最大的光盤生產線,但是下面的網友都說是盜版!我不知道這是壹種什麽心態,但對潮汕地區的發展肯定是不利的。妳說的話讓很多不了解潮汕的人都這麽認為:潮汕的貨都是假貨!其實造假基本就是壹兩個地方,其他的都沒關系。但因為很多人省事,稱之為“潮汕地區”,所以都招了怪。“潮汕地區”這個詞在開頭,但也有人說是。(3)訛詐,說潮汕人排外,騙人。我也是在新華社上看到的。有朋友說,聽說在潮汕買東西,問價格就得買。如果我不買,我就不會送人。我想笑又想哭。發生了什麽事?於是作為潮汕特色流傳開來。只想說:委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