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裏。它俗稱萬裏長城。
長城的修建持續了兩千多年。據史料記載,從公元前七世紀楚國修建方城開始,到明朝(1368-1644),長城由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其中秦漢明長城長度超過5000公裏。如果把各個時代修建的長城加起來,總長度超過5萬公裏。如果我們為長城建造壹堵1米厚,5米高的磚石土方墻,這堵墻可以環繞地球壹周以上。
長城的主體工程是壹座綿延萬裏的高大城墻,大部分建在山的最高點。沿著山脊清晰地勾勒出壹望無際的蜿蜒群山,塑造出壹條奔騰雄壯的巨龍,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在萬裏城的城墻上,有數百座雄關和關隘,數千座敵樓和烽火臺,打破了城墻的單調,使起伏的地勢更加雄偉陡峭,充滿了巨大的藝術魅力。
在各地的長城景觀中,北京的八達嶺長城尤為堅固,保存完好,是觀賞長城的最佳地點。此外,還有金山嶺長城、慕田峪長城、司馬臺長城、古北口長城。天津黃崖關長城、河北山海關、甘肅嘉峪關也是著名的長城旅遊景點。
中國萬裏長城是世界上建造時間最長、數量最多的國家軍事防禦工程。它凝聚了我們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驕傲。
據史料記載,自戰國以來,已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建了長城。第壹個是楚國,開始修築長城來防禦北方遊牧民族或敵國。後來,齊、燕、魏、趙、秦等國也開始為了同樣的目的修建自己的長城。秦統壹六國後,秦始皇派名將蒙恬北探匈奴,連接各國長城,西起姚,東至遼東,綿延壹萬余裏,故名“萬裏長城”。但是我們今天看到的主要是明長城。
秦長城只剩下遺跡。秦始皇用30萬人修建長城,創造了人類建築史上的奇跡。長城的修建客觀上對阻止匈奴南侵,保護中原地區的經濟文化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孫中山先生曾評價說:“雖然始皇帝沒有辦法,但長城對後世的貢獻很大,其實大禹治水等等。”
漢朝繼續修建長城。從文帝到宣帝,西起大宛爾石城,東至黑龍江北岸,修築了壹條長達壹萬公裏的長城。古代絲綢之路的壹半是沿著這條長城,這是歷史上最長的。在明朝,為了防止韃靼人和瓦刺人的入侵,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從洪武到萬歷,經過20次大規模的修築,西起甘肅嘉峪關,東至遼東虎山,修築了長達6350公裏的邊墻。(但據報道,1990年,壹個中國人走完長城全程的計步器顯示6700公裏。)
長城有很大的旅遊價值和歷史文化意義。現在,經過精心的開發和修復,山海關、居庸關、八達嶺、司馬臺、慕田峪、嘉峪關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旅遊景點。遙望遠方,有了古懷,古戰場似乎就在眼前。今天,長城與埃及的金字塔、羅馬的鬥獸場和意大利的比薩斜塔壹起被譽為世界七大奇跡,是中國古代文化的豐碑和智慧的結晶,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