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國內史學界有哪些流派?代表人物有哪些?都是基於哲學唯物史觀嗎?

國內史學界有哪些流派?代表人物有哪些?都是基於哲學唯物史觀嗎?

版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羅恩·赫爾佐克

鏈接:/question/21593749/答案/19070192。

來源:知乎。

每個學科都有自己的內在發展邏輯。要了解當代趨勢,就必須了解過去的歷史進程。但這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很抱歉我缺乏條理。

近二三十年來,除了馬克思主義,編年史學派對中國史學界影響很大。如今,《年鑒》雜誌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布羅代爾的學識在30多年前就被他的後繼者超越了。我壹直覺得中國學術界很容易接受以蔔為代表的年鑒學派,因為這種強調結構分析,講深講淺的思想和馬克思主義很像。都可以說是結構主義的壹種表現。但在今天的西方學術界,這條道路似乎已經沒落。當然,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它們曾經在19世紀對克服史學三大偶像(敘事、英雄、政治)起到了重要作用。

目前,西方史學有兩種明顯的趨勢。壹是對民族國家歷史敘事的超越或淡化,二是新文化史的研究路徑。

超越或淡化民族國家的歷史敘事是什麽?因為自19世紀近代史興起以來,歷史寫作通常以民族、國家和政權為基礎,或者說它主導了歷史讀者的思維。比如說,中國怎麽樣,壹個朝代,壹個外國。某種意義上,關註歷史英雄也是這種歷史敘事的必然推論。

當然,這種歷史寫作的出現也有其歷史原因。但是現在,人們嘗試從其他角度寫作。可以說有兩條路徑。壹種是跨國史,即所謂的民族史,或者說世界史、全球史(壹些西方人不明白為什麽中國學者熱衷於這種大歷史)。比如妳可以根據土豆的傳播寫壹部跨國史,也可以寫壹部關於馬或者食物的世界史。這種物質文明或物種本身是沒有國界和民族屬性的。

另壹種超越民族-民族歷史敘事的方式,在我看來更為根本,那就是從內部解構這種敘事。前幾年,記憶研究在法國非常流行(可能與美國等地對大屠殺的記憶研究不同),出版了幾大卷《記憶的地方》,介紹了聖女貞德、三色旗等事物是如何被法國人記住的,並被賦予了各種含義。然而,《聖女貞德》和《三色旗》仍然是建構民族身份的參照物,本質上仍然是壹種民族歷史敘事。當記憶研究興起時,情況並非如此。它想揭示壹些邊緣群體、地區和種族群體的記憶實際上被國家主導的民族歷史敘事所壓制和沈默。例如,在壹些村莊,村民對兩次世界大戰和拿破侖大革命之類的事情記不太清楚,但這些事情,而不是他們認為重要的事情,主導了通常的歷史敘事。

最近,兩位英法學者寫了壹本關於1758年聖加斯特戰役記憶的書。這種記憶主要盛行於布列塔尼,但它凸顯的不是法國人的愛國情懷和英雄氣概,而是布列塔尼人特有的反英情緒,他們與威爾士人的“凱爾特兄弟情誼”,以及他們對雅各賓式的、革命的法國中央權力的反感。這意味著布列塔尼也有其獨特的身份,與法國的民族身份並不完全融合,而是充滿了矛盾。這些東西在以往的歷史中幾乎不涉及,或者刻意回避。

這就引出了福柯等人提出的壹個重要概念:權力。和其他文化現象壹樣,歷史也是壹種力量。歷史對各種邊緣群體的關註,可以看作是對傳統歷史權力的壹種反作用。這種理論和實踐今天已經滲透到許多研究領域。比如,壹些女權主義歷史研究認為,社會契約的前提是“性契約”,現代民主革命是建立在對女性的系統性排斥和奴役之上的。這些研究者試圖在18世紀的革命話語和行為中論證男性霸權的“隱藏意義”,這是過去從男權主義的角度很難發現的。

然後還有壹種流行的觀點:歷史和歷史現象的意義不是被賦予的、不可改變的,而是被建構和呈現的東西。這是客觀主義的衰落,也是“求真”的傳統理想。聖女貞德是壹個有趣的例子。她的形象在人們的記憶中和在歷史文獻的表述中並不壹致。如今,這位法國聖人曾在伏爾泰的作品中遭到嘲諷,而在此之前的壹段時間,聖女貞德幾乎被遺忘。瓊形象的恢復是由於特定的政治和思想形勢的需要。聖女貞德不斷被想象和表達。相比之下,她的故事是什麽,相反,似乎不那麽重要:重要的是表達和使用它。

幾十年前,歷史學家很流行用《起源》作為著作的標題。現在,發明是非常時髦的。探究起源預設了壹個客觀的秩序,對歷史學的方法很有信心,相信研究者能夠找出歷史事件的起源。這種理解今天仍然存在。但其他人關註的是另壹個層面的問題,即日歷的形象是如何形成的,如何被賦予意義。就像聖女貞德並不是壹直都是民族主義的聖人壹樣,所謂的“傳統”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麽長。它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發明的。就連勃朗峰的形象也被“發明”了,到了大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