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長沙銅官窯的歷史淵源

長沙銅官窯的歷史淵源

長沙銅官窯創建於唐代“安史之亂”之後,盛於唐中後期。五代以後逐漸衰落。經歷了200多年,1000多年的歷史。它是唐代中國三大外銷瓷窯之壹,與浙江越窯、河北姚興齊名,是世界五彩釉下彩陶瓷的發源地。長沙窯是以嶽州窯為基礎,在唐三彩、波斯、大食(即阿拉伯國家)、伊斯蘭教和佛教的影響下逐漸創造和形成的壹種獨特的釉下彩陶瓷工藝。

早在東漢時期,嶽州窯的早期青瓷就已經傳到了長沙窯壹帶。從東漢到唐代,所有青瓷(包括褐釉和褐釉點彩)都在嶽州窯燒制,但其產品質量不如越窯。為了適應市場競爭的需要,嶽州窯逐漸發展出釉下彩瓷器等新產品,其時代大致相當於安史之亂前後。

“安史之亂”後,由於北方陸路交通不暢,海上運輸逐漸興盛,極大地促進了長沙銅官窯陶瓷產品的出口。長沙銅官窯北靠湘江,近洞庭湖,水路交通十分便利,為其產品大量運往國外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壹條從湘江到亞洲各地和東北非洲的“陶瓷之路”逐漸成型。為長沙銅官窯體系的形成和發展創造了客觀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