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漢武帝納三銖,重如其文。這是把銅幣的票面價值恢復到法定重量的措施。但由於等價使用三銖錢和四錢半文,導致盜鑄盛行,於是建元五年春,“三銖錢廢,半文錢用。”漢武帝開國大典第四年(公元前119年),重鑄三銖幣,造皮幣、鉑(銀)幣,還以盜幣罪判處死刑。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年),開始第四次貨幣改革。這次改革不過是“廢三銖,改鑄五銖”。五銖的貨幣形式有壹定的規定,錢文的“五銖”自此開始使用。五銖錢分量適中,符合古代社會經濟發展和物價水平對貨幣單位的要求,所以是
西漢、東漢、蜀國、魏國、晉國、南齊、梁朝、陳朝、北魏以及漢武帝以後的隋朝共鑄造了五枚泰銖硬幣,歷時739年。它是中國歷史上最長、最成功的長壽幣。西漢時,郡有五銖,赤(邊)有五銖,三公有五銖,宣帝有五銖,小有五銖,金有五銖等等。五銖錢誕生前夕,因為半便士瀕臨崩潰,市場壹片混亂。各級政府與商人爭利,拼命鑄錢,導致通貨膨脹過度,錢幣購買力迅速下降,價格飛漲。人們無法生存,紛紛放棄生產,流亡國外,靠出賣勞動力為生;或者鋌而走險,加入私人選角的行列,希望賺取暴利。梁武帝初年因為私鑄而死的近萬人,而死於私鬥和畏罪自殺的更是無法統計,可見問題非常嚴重。
漢武帝元壽五年,下令各郡、各邦鑄造五銖,稱為郡五銖、元壽五銖。是壹把小篆光背的“五銖”,正面有輪子,背面無郭。錢直徑約2.5厘米,重約3.5-4克。“五”字斜而直或彎;“諸”字的“諸”字頭是方折的,“金”字頭很小,像壹個箭頭。少量的錢上有壹條橫線。其材質改為紫銅,故有紫錢之稱。但各地技術水平不同,銅礦成分不同,官員對命令的理解程度很難與其態度壹致,所以投的錢差別很大。有的和舊漢壹樣,平背無輪,有的穿孔大,肉薄肉厚。總的來說,都有偷工減料不夠五銖重的現象,鑄得越多越輕,越差,有重蹈半兩三銖覆轍的現象。政府改五銖的主要目的是樹立信譽,穩定財政,讓私鑄無利可圖,自行放棄非法活動,徹底解決私鑄問題。各個郡國的官員,因為舊習難改,依然聯手中飽私囊。漢武帝采納了大臣們的建議,於二年(公元前115年)收回各郡、各國的鑄幣權,由中央統壹鑄造發行,防止了劣幣的再次泛濫。
漢武帝收回鑄幣權後,漢武帝中央統壹鑄錢。此時鑄造了三官五銖。這些錢制作精美,邊緣整齊,重量準確,錢文漂亮,是貨幣的典範。“三官”是指管仲、銅人歧視和兩者都喪失(技能),統稱政府鑄錢的機構。為了推廣等損法,中央政府新設了壹個官員——水崖校尉,在長安上林苑辦公。上林苑是政府資助的機構,是漢初由秦代舊園擴建而成的皇家園林。它有70座獨立的宮殿,周圍面積超過300英裏,包括今天的Xi安、周至和戶縣。
五銖錢是中國錢幣史上使用時間最長的貨幣,也是壹種以重量為貨幣單位的錢幣,在五千年的中國貨幣發展史上起到了壹定的作用。西漢武帝開國大典第五年(公元前118年)在中原發行五銖錢,開了漢代五銖錢的先河。直到東漢末年,除了中間的壹些小變動(如王莽統治時期)外,西漢和東漢四百年間,五銖錢統治全國。五銖錢奠定了中國圓方孔的傳統。這種小銅幣有外圓內圓,象征天地。鑄“五銖”字,下面有篆書。“銖”是古代壹種重量講師單位,壹兩的四分之壹為壹銖,所以所謂的“五銖”其實很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