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地理學在元代有什麽發展?

地理學在元代有什麽發展?

理學在元代的發展主要表現為兩點:壹是以許衡為代表的理學家將行道與推行漢法聯系起來;壹是理學在元代得到了進壹步的傳播和發展。

元代的理學家接觸程朱理學比較晚,始於滅南宋的戰爭中。但壹經接觸之後,就以程朱理學為天下之道,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並身體力行,姚樞、竇默、許衡這些代表人物都是這樣,他們主動承擔起發揚理學的重任。如何才能使理學得到發揚光大,顯然只有借助元朝廷的力量。所以,當忽必烈征召他們時,他們都欣然而往。他們出仕,不是為了榮華富貴,而是為了行道。道在朱程那裏,是性理之學,認為理自天出,性體現天理,封建禮教和典章制度都是天理在人間的體現,是永恒的、至尊的。許衡等人認為,道就是漢法,漢法就是道。他們都認為,元朝要想長治久安,必須行道,也就是必須推行漢法,許衡倡導“以道事君”,認為“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可長久”。郝經也說:“行中國之道,即為中國之主。”這樣,就把道與漢法直接聯系起來,使程朱理學成為元的官方哲學。元統治者接受了他們的意見。這是元代理學發展的第壹個特點。

元代理學發展的第二個特點就是理學在元代得到了廣泛的傳播。理學本發源於北方,但隨著宋廷南遷,朱熹完全是南宋人,因此,理學開始時只在南方發展傳播。元滅南宋之後,元統治者采用了許衡諸人行漢法的主張,於是理學開始廣泛地傳播和流行。這與許衡等人推廣理學的思想有直接關系。他們認為,理學流行在於“學”,而“學”呢,又首先是“帝王之學”。竇默說:“帝王之學,貴正心誠意。”他常向忽必烈講三綱五常之類的道理,也壹度負責太子真金的教育。許衡、王恂曾向忽必烈講《資治通鑒》和《貞觀政要》,許衡對忽必烈說為君必須修德、用賢、愛民,這是天下大治的根本。其次是“設學養士”,即立學校。姚樞、許衡都很重視立學校,許衡在《時務五事》中明確地說:“自上都、中都及司縣,皆設學校,使皇子以至庶人之子弟皆從事於學,曰明父子君臣之大倫,自灑掃應對至於平天下之要道。”他的建議得到了重視,至元八年(1271)任許衡為國子祭酒,開始以理學教育蒙古貴族子弟。至元二十四年,元正式設立國子監,同時路府州縣普遍設立學校,到至元二十七年時,全國學校總數已超過兩萬所。

許衡是元代最有成就的教育家。從教師到學生到教材以及學習方法,他都有壹套很成熟的思想。比如在教材上,他堅持認為以朱熹的《小學》作為入門,而後學《四書》,再學《五經》。他的這壹套教育思想在元代得到了普遍貫徹實行,影響很大。這樣,程朱理學便在元代得到了普及。

此外,元代書院講學活動也十分活躍。著名理學家吳澄、金履祥、許謙等都曾在書院講學著書。據統計,元代書院有四百零七所。壹些理學家不願仕元,就在這裏以講學為高。講學的內容基本上是程朱理學。這也是元代理學傳播、發展的另壹個途徑。

程朱理學在元代的傳播和發展,牢固地奠定了其封建正統學說的地位,對後世的影響特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