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孟子·盡心下》)
原文
孟子曰:“盡信《書》①,則不如無《書》。吾於《武成》②,取二三策③而已矣。仁者無敵於天下,以至仁④伐至不仁⑤,而何其血之流杵⑥也。
譯文
孟子說:“完全相信《尚書》。那麽還不如沒有《尚書》。我對於《武成》,只取信二三冊就罷了。仁者在天下是無敵的,憑借最仁慈的人(周武王)去討伐最不仁慈的人(商紂王),怎麽會血流漂杵呢?”
釋義: 讀書時應該加以分析,不能盲目地迷信書本,不能完全相信它,應當辨證地去看問題。
啟示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這是精辟透脫的讀書法,要求讀者善於獨立思考問題。 古往今來,人們關於書已不知有過多少禮贊。的確,書是我們人類擁有專利的恩物,對很多人來說,還是他們崇拜的神聖對象。但是,如果我們完全信書,唯書本是從,輕則使個人成為書呆子,重則形成所謂“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和“唯書”的作 風,誤人子弟,貽害無窮。 今天,我們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壹標準”,說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似乎也已經是淺顯而容易明白的道理了。可是在孟子的時代,這恐怕還是空谷足音吧。其實還用不著推得那麽遠,只需要想想那些“唯書”、“唯上”的時代,孟子這話也不是隨隨便便可以引用的。 終於有人說了:“不唯書,不唯上。”於是我們也都可以說“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了。
2、於憂患,死於安樂
出自中國著名儒家典籍《孟子》
翻譯
生於憂患:在憂患中會使人受到激勵而得以生存發展。 死於安樂:在安逸享樂中會使人萎靡死亡。
啟示
關心國家大事
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原文“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禮記·大學》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孟子·盡心上》:“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梁惠王下》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千裏之堤,潰於蟻穴。《韓非子·喻老》
3、上善若水”
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壹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
啟示
學會“上善若水”的處事哲學
它的字面含義是:最高的善像水那樣。水善於幫助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它停留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上善的人居住要像水那樣安於卑下,存心要像水那樣深沈,交友要像水那樣相親,言語要像水那樣真誠,為政要像水那樣有條有理,辦事要像水那樣無所不能,行為要想水那樣待機而動。正因為他像水那樣與萬物無爭,所以才沒有煩惱。說到這其中所涵蓋的思想意義,那就需要多做些解釋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於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 他認為上善的人,就應該象水壹樣。水造福萬物,滋養萬物,卻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才是最為謙虛的美德。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壹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他善於處在下遊的位置上,所以成為百谷王。 世界上最柔的東西莫過於水,然而它卻能穿透最為堅硬的東西,沒有什麽能超過它,例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柔德”所在。所以說弱能勝強,柔可克剛。 不見其形的東西,可以進入到沒有縫隙的東西中去,由此我們知道了“不言”的教導,“無為”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