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讀《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3——刺法之道

讀《黃帝內經》素問診要經終論篇第十六3——刺法之道

(原文)

(解讀)

“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臥不能眠,眠而有見。 ” 冬天刺了春天的部位,傷了肝氣,病不能愈,使人困倦而又不得安眠 ( 肝氣少,魂不藏 ) ,即便得眠,睡中會見怪異等物 。

“ 冬刺夏分,病不愈,氣上,發為諸痹。 ” 冬天刺了夏天的部位,傷了心氣,病不能愈,反而會使人脈氣發泄,而邪氣痹閉於脈,發為諸痹 。

“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 冬天刺了秋天的部位,傷了肺氣,病不能愈,使人常常作渴。

“ 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臟。中心者,環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腎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 ” 凡於胸腹之間用針刺,壹定要註意避免刺傷了五臟。假如刺傷了心臟,經氣環身壹周 天 便死;假如刺傷了脾臟,五日便死;假如刺傷了腎臟,七日便死;假如刺傷了肺臟,五日便死;

“ 中膈者,皆為傷中,其病雖愈,不過壹歲必死。 ” 假如刺傷膈膜的,皆為傷中,當時病雖然似乎好些,但不出壹年人必死。

“ 刺避五臟者,知逆從也。所謂從者,膈與脾腎之處,不知者反之。 ” 刺胸腹應該註意避免刺傷五臟,應該知道下針的逆從。所謂從,就是要明白膈和脾腎等處,應該避開 , 如不知其部位不能避開,就會刺傷五臟,也就是逆了。

“ 刺胸腹者,必以布憿著之,乃從單布上刺,刺之不愈,復刺。 ” 凡刺胸腹部位,都應先用布巾覆蓋其處,然後從單布上進刺。如果刺之不愈,可再刺,這樣就不會傷及五臟了。

“ 刺針必肅,刺腫搖針,經刺勿搖,此刺之道也。 ” 在用針刺治病的時候,必須註意安靜嚴肅,以候其氣;如刺膿腫的病,可以用搖針手法以使膿血溢出 , 如刺經脈的病,就不要搖針 , 這是刺法的壹般規矩。

今天學習了刺法之道。且繼續學習,今天就學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