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戊不朝真”與“道不朝亡”

“戊不朝真”與“道不朝亡”

戊不朝真

道教規定,逢陰歷天幹為“戊”之日(戊子、戊戌、戊午、戊寅、戊申、戊辰)不能焚香、誦經、朝真,不動法器,也不供齋設醮。停止壹切宗教活動,謂之“避戊”。每逢“戊”日前天傍晚,宮觀大殿門外必須懸掛“戊”牌,告示道眾。此日名曰:“鬼哭日” 。在民間,戊日不能動土,不能以糞便不凈之物汙穢地面,以免沖犯土煞。

近年來對“戊不朝真”的解說和闡釋很多,以至於人們對“戊不朝真”產生了不同的理解。

關於“戊日”的不同看法

壹部分人認為無所謂,在戊日裏念經做法事或者上章進表照常進行,不用忌諱。壹部分人認為必須要重視,戊日裏不可以碰法器,不可以念經,不可以拜表上章焚香禮神做法事。

認為無所謂的,以“戊日”可以刻印,可以畫符,可以煉將為依據。甚至有人以“道法自然”作為搪塞,言論為上天有好生之德,道法自然,神明不會怪人為由。神明當然不會怪人,祖師是慈悲的,而以壹句道法自然可以解決問題的話,那《道藏》中“威儀類”和“戒律類”的經典都可以刪除掉了。

認為應該重視戊日的道友,以祖師經典為由,有經典確實提出了不可以燒香建齋,不可以上章奏表等。但被問到為什麽戊日可以刻印的時候也壹時語塞,說不出緣由。

什麽叫“戊不朝真”

什麽叫戊不朝真?查壹下辭典很簡單就明白了。“戊”,天幹之壹,代表土。“不”,否定性的回答,否定、不可以的意思。“朝”,指古時臣見君為朝;宗教徒的參拜也是朝。“真”,代表道教的仙真祖師。

四個字解釋完了,戊不朝真的意思也壹目了然!戊不朝真就是“戊日不要朝拜仙真祖師”的意思,就是這麽簡單。造成對戊不朝真的誤解的關鍵就在於對“朝”這個字的理解上。

明戊與暗戊

戊日是逢陰歷天幹為“戊”之日,其中凡是逢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這六天稱作“六戊”,也叫“明戊”。訂閱號:天機錄

念皇經和拜靜鬥的老修行,亦忌“暗戊”,口訣為:“正羊(未日)二犬(戍日)三在辰,四月期間不犯寅,五午六子七雞(酉日)位,八月周流又到申,九蛇(巳日)十豬(亥日)十壹兔(卯日),十二牛頭(醜日)重千斤”。

關於“戊禁”之說

翻看道教相關的典籍後會發現,除了近代的書中提及“戊不朝真”,古經中確實未見“戊不朝真”這四個字的記載。屬於“朝科”層面的,帶有“朝”性質的“戊禁”、“戊不朝真”的說法,雖然在古書中沒有明確提出這“四個字”的表述方法,但意義卻早已有之。否則不會空穴來風的提出“戊不朝真”的觀點。

近代書中提及戊日禁忌並將其歸納為“戊不朝真”的概念當是出於閔智亭道長所著的《道教儀範》。道教儀範中提到並解釋了“戊不朝真”的意思。雖然《道教儀範》中引述的大部分道經在《道藏》中未見出處,只存於其它藏外的經書科書中,但“戊不朝真”基本表達了《道藏》中“戊禁”的意思及觀點。

禁忌是壹種敬畏,了解禁忌的緣由後不但是敬畏更是壹種正信。正知正信正念,才是行正道的正確道路。

道不朝亡

道不朝亡,也是道門中壹個很重要的禁忌。古時祖師規定:道士除了國君、師父、至親眷屬命終去世時可以前往探望、吊喪,其余人等都不許吊喪。究其緣由有二:壹是道教重生輕死、悅生惡死;二是免遭屍煞陰穢之氣侵襲,損壞自身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