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是中國文化的結晶。很多人喜歡古代陶瓷藝術品,但很少有人知道如何鑒別。因為古陶瓷的鑒定是壹門綜合性的技術,需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掌握。比如鑒別壹件陶瓷古董的真偽,首先要對中國幾千年來陶瓷的制作有所了解,然後才能從胚質、釉色、形制、紋飾、風格甚至重量等方面做出準確的判斷。對於初學者來說,如果能夠專心學習,循序漸進,完全可以掌握壹些古陶瓷的鑒定方法。
看胎,辨釉
根據各個時期陶瓷胚質和釉色的特點。
壹般來說,從胎質和釉色可以看出年代和窯口。比如4000年前的商周青瓷,又稱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級階段,胎灰白色和灰褐色,胎硬,瓷化程度高。其釉色為藍色,釉層薄而不均勻。這是因為當時用的是上釉法。再比如五代的釉色是天青。相傳五代後周朝的柴世宗,指雨後天晴,對向他要禦琺瑯顏色的官員說:“雨後青雲破,故此色將未來。”因此,五代瓷器的釉被定為天青。這種釉光亮光滑,釉薄,綠中帶著淡淡的藍色。明代永樂、清代宣德、清代康熙的江西瓷胎釉各具特色。永樂時期以白釉最為著名,琺瑯彩厚,潤如脂,純白如玉,釉色清亮晶瑩;胎色純白,胎質細膩,有厚薄不均。比如在強光下,可以看到胎釉呈粉紅色、肉紅色或蝦紅色。這個特點是其他瓷器所沒有的。雖然明代宣德與明代永樂的時間接近,但瓷胎釉色差異較大。同樣的器皿,永樂時較厚,宣德時較薄。宣德年間,大型刀具底部多無釉,露胎處常有紅點,俗稱“火石紅斑”和銹斑。清代康熙、雍正的仿宣德瓷就沒有這個特點。清代康熙年間瓷器的釉色潔白、純凈、細膩、堅硬,胎體較諸各個朝代的同器最重。此外,這壹時期同壹件器物上常施兩種白釉,器內、口邊、外底施白釉,釉層較薄,常有小的釉收縮;在底部,仍然有空白輪胎的旋轉痕跡。坯體施釉以青釉,其釉色鮮艷明亮,胎釉結合極為牢固。壹個器皿施兩種釉,這是清康熙年間生產的瓷器的最大特點。掌握各朝代瓷胎和色釉的主要特征,是我們鑒定古陶瓷年代和窯口的可靠依據。
觀察建模
從各個朝代的陶瓷造型來看
陶瓷鑒定和建模是壹個重要的基礎。它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直接反映了不同社會時期人們的審美標準。飯碗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皿,大多數人可能不會太註意它。其實它的形態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的。唐代的飯碗壹般都是深腹、直口、平足、胎厚、分量重。明代的碗留在口外,腹深而飽滿,圓高,給人壹種古拙安定的感覺。清朝以後,尤其是康熙時期,碗口被冷落,但弧度沒有明朝大,腹深而薄,圈足開始變短。雍正以後,其底部的圈足由明代的水平變為圓形(俗稱“泥鰍背”)。再比如我們常見的小口、富肩、圓滿的梅瓶,也是隨著時代的不同而變化的。宋代梅瓶的造型是小卷、短頸、肩特別豐腴、身細長、圓飽滿,給人壹種古樸美觀的感覺。到了元代,由宋代的小唇改為板唇,短頸擡高,由直小頸變為喇叭形,下身加厚,身材變大。明初其口改為卷唇,肩部豐腴傾斜,下半身微胖,壹改宋代的美好身材,發展為穩重踏實。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時期。清代發展到雍正的梅瓶,是仿照明初的梅瓶制作的,但其瓶口往往比明初的梅瓶略高,頸部也沒有明初的梅瓶漂亮。這壹時期的梅瓶肩部豐富,但肩部上半部或平或向下傾斜,下半部加厚,造型呆板,失去了線條之美。到了清末,其造型更加死板粗糙,藝術欣賞價值更差。筆筒是文房四寶之壹。順治時期,筆筒高扁無釉,胎厚,重量大。到了康熙時期,這個數字略有減少。此時的筆筒胎壁適中,底部中央有壹個小圓凹,塗有白釉。凹圓外側平整,外側施壹圈白釉,內側壹圈不上釉。這種底形形似玉壁,所以人們稱之為“墻腳”。但雍正、乾隆以後,筆筒略寬略薄,底部由“平底”、“壁足”改為“圈足”。不同的形狀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因此,了解和記憶不同時代的器物造型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我們拿起壹個“雞頭壺”就要知道這種壺是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產物。說起“宮碗”,我們應該知道它是明鄭德時期的壹種造型產品。如果是觀音尊、門球瓶、花蕊、太白缸、柳瓶等。,這些應該都是清朝康熙年間生產的器物。因此,類型對於古陶瓷的鑒定非常重要。
辨別貨幣
從歷代陶瓷的風格來看
銘文,又叫年號,寫在壹件瓷器的底部中心、心部、器身中部或口部邊緣,如“明成化年制”字樣,以表示年號記錄。今年的模型有些是專門為宮廷制作的,被稱為“官窯”模型;有些是民間燒制的,被稱為“民窯”。除記年外,還有廟號(如題和殿)、堂號(如中和殿,是康熙皇帝在圓明園居住的殿堂)、齊名、玄名、褒名、吉祥名、陶工錢、供養、支出(如康熙辛亥中的中和殿制度)、花式(如白兔、雙魚、折枝花等)。)等等。這些叫錢識,指的是某個朝代生產的器物。筆法鑒定是古陶瓷鑒定的重要環節。已知最早的陶瓷圖案應該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器。商周青銅器上的銘文和徽記壹直流行,但陶器上有官方圖案,可以肯定是陜西鹹陽出土的代陶器上的“王”字。前段時間在廣州中山路5號發掘了壹處秦漢時期的遺址,發現了壹塊帶有“官”字的陶器。在三元裏的壹座西漢初年墓葬中,還發現了“臥房”模型。瓷器的銘文壹般和政府有關。五代至北宋初期,北方白瓷常有“官”與“新官”的篆刻;在宋代的瓷器中,也有國號的“大觀”和“鄭和”;元代景德鎮瓷器常有“蜀府”、“泰Xi”字樣。這些都是和官瓷有關的年表。從明朝開國到清朝末年,500多年,換了27個皇帝。這個時期的瓷器壹般都會寫皇帝的年號。我們在識別這些年號的時候就能發現它們的規律性和特殊性。明清錢最多,但假錢也不少。所以在鑒定中要多做比較,註意每個朝代每壹筆的字體、風格、特點,才能準確判斷真偽。明清的年表有壹定的規律性。年譜上大多寫著國號和皇帝的稱號。例如,只有隆慶曾經寫過“制年”而不是“制年”。明代最早的寫法始於永樂,但其體例只寫在“永樂年制”。《明永樂年制》《永樂年制》從來沒有楷書,如果有,也是假的。從明代的宣德到清代的康熙,年號都是六字楷書。但雍正有六字、四字版本(即“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乾隆時,篆書盛行,楷書越來越少。嘉慶、道光時期以篆書為主。但鹹豐至宣彤三年,四朝恢復楷書,篆書不再使用。這就是明清貨幣知識的規律性。比如同治瓷的書寫風格應該是楷書,而我們在鑒定的時候發現同治瓷的書寫風格是篆書,那就要在這件作品的真偽上多打上幾個問號。鑒別古陶瓷,不僅要註意其不同朝代的寫法的規律、風格和特點,還要註意不同朝代的寫法的色彩。不同朝代用的顏料不同,顏色也不同。以青花材質為例。明至清初的青花款在放大鏡下可以看到,周圍有細小均勻的氣泡,而清末的仿品則不具備這壹特征。這些都是大家在鑒定瓷器時必須註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