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我國誕生了三位傑出的醫師,史稱“建安三神醫”。其中,董楓隱居廬山,留下了家喻戶曉的杏林故事;張仲景撰寫《傷寒雜病論》,治法嚴謹,被後人譽為“醫聖”。而華佗則深入民間,足跡遍布中原、江淮平原。在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的臨床診療中,創造了許多醫學奇跡,尤以創制麻沸散(臨床麻藥)和施行剖腹手術而聞名。每壹次後人對醫生“華佗轉世”、“元再生”的贊譽,都顯示出其深遠的影響。華佗是東漢傑出的醫學家,《後漢書》、《三國誌》都是獻給他的。
花氏家族原是名門望族,其中壹個後裔定居在喬縣城北十余裏的壹個美麗的小花莊(今譙城區華佗鎮)。到了華佗的時候,家族已經沒落了,但是家族對華佗寄予了很大的期望。從名字和文字來看,“諾”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負載,“元”的意思是教育。華佗自幼刻苦讀書,背誦《尚書》、《詩經》、《周易》、《禮記》、《春秋》等古籍,逐漸獲得了較高的文化修養。
華佗行醫無師傳。主要學習前代醫經,在實踐中不斷學習進步。當時中國的醫學已經取得了壹定的成就,黃帝內經、黃帝八十壹難經、神農本草經等醫學經典相繼問世,四診、導、針、藥等診斷方法的原則已經基本確立並廣泛應用;戰國的扁鵲、西漢的臧宮、東漢的傅翁、高程等古代醫家,留下了壹生不求榮華富貴、以藥濟世的感人事跡,這些都為華佗精研醫術提供了可能,也陶冶了他的情操。
華佗擅長醫學研究。“曾經”?6?1《華佗傳》說他“精通數經,知曉補天之術”,尤其是“精於方藥”。人們稱他為“神醫”。他曾將自己豐富的醫療經驗編成壹本名為《清囊經》的醫書,但未能流傳下來。但也不能說他的醫療經驗完全喪失了。因為他的很多成功的學生,比如以針灸聞名的範阿,寫了《本草》的,寫了《本草經》的李當之,都部分繼承了他的經驗。至於現存的華佗《漢藏經》,是宋人所撰,以他的名義出版的。但也可能包括華佗作品中壹些仍然流行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