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生木不僅是杉木的壹種,也是許多種長期埋藏在地下,可以作為器皿使用的木材的統稱。這些木材同樣具有防潮、防蟲、防腐、芳香、重油性的特點。其中有很多種,如柏木、杉木、楠木、水曲柳、野生荔枝、苦梓、青楠、鐵梨等。四川稱之為烏木(主要深色木材壹般顏色較深)。四川成都還有壹個烏木美術館。烏木不產於四川,產於非洲、南亞、東南亞。所謂的四川烏木,其實就是深色的木材,兩者在概念和本質上有很大的區別,不要混淆。
在中國,黑木是碳化木,被蜀人稱為烏木,被西方人稱為“東方神木”。黑木已經形成很久了。據考證資料顯示,在古代,原始森林中的百年珍貴古木,由於突然的、重大的地理和氣象變化(如地震、山洪、雷擊、臺風等),被深埋在古老的河床和河湖淤泥中。千百年來,甚至上萬年來,它們被激流沖刷,被泥石碾壓,被魚蟹居住,形成了不同的形狀和姿態。經過數千年的磨蝕和大自然的創造,暗木既有木的優雅,又有石的神韻,其質地堅實厚重,色澤烏黑華貴,斷面光滑細膩,木質耐油、耐潮、清香,不腐不朽、不怕蟲蛀,渾然天成。
烏木自古以來就被認為是珍貴的木材和稀世之物,是尊嚴和地位的象征。在中國,民間有“壹盒珠寶不如烏木”、“萬兩黃金送冥界換烏木祭天靈”的說法。在古代,達官貴人和文人墨客都把深色木材家具和用深色木材雕刻的藝術品視為傳家寶和鎮宅辟邪之寶。尤其是黑木,成為歷代帝王建造宮殿、制作棺槨的首選。到了清代,皇帝甚至把它列為皇室專用材料,人們不能私自使用,這就使得這種黑木更加稀少。民國國賊袁世凱逆歷史潮流而動,短時間內就死了。但為了表示他當過皇帝,家人想盡辦法找到了黑木,花了很多錢為他拼了壹副棺材。
嚴格來說,隱木已經超出了木材的範疇,而應該歸為“珍品”。這是因為故宮博物院的“珍寶園”中有用隱蔽的木材雕刻而成的精美藝術品,可見其珍貴程度遠超壹般木材。暗木的家具和藝術品,無論是質感、文化價值還是欣賞前景,都可以說是無與倫比,甚至已經超越了珍貴。
隱木世所罕見,可與京城珠玉比肩。泥潭不會傷害到碰撞的骨頭,而且壹旦進入華堂照明服。因其數量稀少、產量低、不可再生、極具觀賞價值,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文化價值和經濟附加值。利用隱木的獨特材質、古奧神韻和各種藝術造型制作的家具和藝術品,是自然與人文高度融合的藝術品,極具觀賞性。
四川人稱之為烏木。之所以稱之為“炭化木”,是因為古四川的天體自然變異發生在2000年至10000年前。地震、洪水和泥石流把地面上的植物和生物全部埋在了古河床等低窪處。有些埋在泥裏的樹,是在缺氧高壓的條件下,在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碳化形成的。
神奇的三星堆烏木和舉世聞名的三星堆文物壹樣,是四川人民的寶貴遺產,是古蜀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被譽為活化石。
烏木是四川人對深色木材的俗稱,並不是生活在非洲大陸地面上的黑色木材。之所以稱之為“炭化木”,是因為古四川的天體自然變異發生在2000年至10000年前,地面上的植物和生物全部被地震、洪水和泥石流掩埋在古河床等低窪處。有些埋在泥裏的樹,是在缺氧高壓的條件下,在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碳化形成的。
烏木主要分布在四川的四大河流及其支流。經眾多烏木愛好者取樣進行碳14同位素測定,大部分烏木的年齡在2000年至40000年之間。
可見烏木歷經滄桑,遭受各種自然外力和內力,使其自然形態奇特、古樸、典雅、多變。難怪外國人參觀後驚嘆為“東方神木”。
三星堆附近的古河床是烏木最集中的產地之壹。據中國地質大學檢驗中心木炭14,其烏木年齡為3200年。我收藏的烏木距離三星堆只有10公裏。
烏木的種類很多,包括:柳、青杠樹、樟樹、楠木(楠木、楠木)、香椿、赤小豆斌、馬桑、柳樹、黃柏、槐樹、檀香等。壹般烏木可以由具有香味和殺菌特性的樹種形成。在德陽市綿遠河還發現了壹根直徑3米的大烏木,可見古代的生態環境是多麽的優美和美好。
烏木質地堅硬,多為棕黑色、黑紅色、金色、黃褐色。其斷面光滑,木紋細膩,可打磨至鏡面亮度。有些烏木的性質類似於紫檀木。永不褪色,不腐爛,不生蟲。它是制作藝術品和古董家具的理想材料。
考古學家通過用三星烏木還原當時的生活環境,破譯了三星堆出土的大量象牙之謎。正是烏木的靈性,故宮博物院的老師們測過,烏木有顯著的活血益壽作用。蜀人視其為辟邪納福之寶。
由於烏木是不可再生資源,開發量越來越少,壹些天然的烏木藝術品極具收藏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