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寅(1470年-1524年),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字伯虎,又字子畏,以字行,號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禪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吳縣人。吳中四才子之壹。在畫史上又與沈周、文征明、仇英合稱“明四家”或“吳門四家”。民間有很多關於唐伯虎的傳說,最為人熟悉的《唐伯虎點秋香》曾多次被改編成戲劇,以及拍成電視劇及電影,也宣傳、加深了唐伯虎在民間的形象。唐寅出生於世商家庭,有壹妹壹弟,父親唐廣德,經營壹家唐記酒店。唐寅作品以山水畫、人物畫聞名於世,其創作的多幅春宮圖也為他個人添加了“風流才子”的名聲。
生平經歷
唐寅生於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03月06日),去世於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01月0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親唐廣德,母親邱氏。自幼聰明伶俐,20餘歲時家中連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落,在好友祝枝山的規勸下潛心讀書。29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壹名“解元”。30歲赴京會試,卻受考場舞弊案牽連被罰永世不得為官。此後遂絕意進取,以賣畫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應寧王朱宸濠之請赴南昌半年餘,後察覺寧王圖謀不軌,遂裝瘋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脫身而歸。晚年生活困頓,54歲即病逝。他臨終時寫的絕筆詩就表露了他刻骨銘心的留戀人間而又憤恨厭世的復雜心情:“生在陽間有散場,死歸地府又何妨。陽間地府俱相似,只當飄流在異鄉。”擅山水、人物、花鳥,其山水早年隨周臣學畫,後師法李唐、劉松年,加以變化,畫中山重嶺復, 以小斧劈皴為之,雄偉險峻,而筆墨細秀,布局疏朗,風格秀逸清俊。
人物畫多為仕女及歷史故事,師承唐代傳統,線條清細,色彩艷麗清雅,體態優美,造型準確;亦工寫意人物,筆簡意賅,饒有意趣。其花鳥畫,長於水墨寫意,灑脫隨意,格調秀逸。除繪畫外,唐寅亦工書法,取法趙孟頫,書風奇峭俊秀。有《騎驢歸思圖》、《山路松聲圖》、《事茗圖》、《王蜀宮妓圖》、《李端端落籍圖》、《臨水芙蓉圖》、《秋風紈扇圖》、《百美圖》、《枯槎鸜鵒圖》、《兩岸峰青圖》、《看泉聽風圖》、《牡丹仕女圖》、《震澤煙樹圖》、《吹簫圖》、《班姬團扇圖》、《杏花茅屋圖》等繪畫作品傳世。唐寅文學上有成就,工詩文,其詩多紀遊、題畫、感懷之作,以表達狂放和孤傲的心境,以及對世態炎涼的感慨,以俚語、俗語入詩,通俗易懂,語淺意雋。著有《六如居士集》,清人輯有《六如居士全集》。被革黜後,遂漫遊名山大川,後築室於桃花塢,致力於繪畫。
生活放浪,與祝允明、文征明、徐禎卿稱“吳中四才子”。收藏圖書和書畫富為壹時,文征明贈詩有:“君家在臯橋,暄闐市井區。何以掩市聲,充樓古今書。左陳四五冊,右傾三兩壺”。每夜讀書壹卷,用朱黃識別於書旁。每閱壹卷,寫山水、人禽、竹木,或書小詩,或記月日。藏書樓有“夢墨亭”、“學圃堂”等,所藏以宋元版本為多,如收藏有成玄英註疏《莊子》20卷,北宋佳本;《三辰通載》為南宋精刻;袁樞《通鑒紀事本末》為宋刻本中佳本。藏書、藏書畫印記有“南京解元唐寅”、“唐伯虎印”、“夢墨亭”、“學圃堂珍藏書籍”、“唐居士印”、“夢墨亭六如居士”、等。他不僅有較多藏書、藏書畫印,更珍貴的是在其收藏的古籍中,有較多的親筆題記,如“蘇臺唐寅子畏學圃堂珍藏書籍”、“晉昌唐寅醉中讀”、“唐子畏夢墨亭藏書”、“吳郡唐寅桃花庵中夢墨亭書”等。
唐寅祖籍晉昌,所以在他的書畫落款中,往往寫的是“晉昌唐寅”四字。北宋時唐氏家族南遷,開始來到南京、蘇州經商。唐寅就出生在蘇州府吳縣吳趨裏壹個普通家庭。唐寅壹生***有三位妻子,十九歲時娶徐氏,是徐廷瑞的次女,但在她大約廿四歲的時候病逝。後來可能又娶有壹室,但碰到科場弊案的牽累而離去。後娶沈氏,或名九娘, 唐伯虎自幼天資聰敏,熟讀四書、五經,並博覽史籍,16歲秀才考試得第壹名,轟動了整個蘇州城,二十九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又中第壹名解元。正當他躊躇滿誌,第二年赴京會試時,因牽涉科場舞弊案而交惡運。
“會試泄題案”詳情:當年京城會試主考官是程敏政和李東陽。兩人都是飽學之士,試題出得十分冷僻,使很多應試者答不上來。其中惟有兩張試卷,不僅答題貼切,且文辭優雅,使程敏政高興得脫口而出:“這兩張卷子定是唐寅和徐經的。”這句話被在場人聽見並傳了出來。再加上由於徐、唐兩人在京師的行動惹人註目,會試中三場考試結束,頃刻便蜚語滿城,盛傳“江陰富人徐經賄金預得試題。”戶科給事華昶便匆匆彈劾主考程敏政鬻題。事連徐經、唐寅。明孝宗敕令程敏政毋閱題,其所錄之卷,由大學士李東陽會同其他試官進行復審,結果證明徐、唐兩人皆不在錄取之中。鬻題之說,雖屬烏有,但輿論仍喧嘩不已。明廷為平息輿論,便著錦衣衛加以審訊,查無鬻題實據,最終以徐經進京晉見程敏政時曾送過見面禮;唐寅也因曾用壹個金幣向程敏政乞文,送鄉試座主梁儲,使兩人均遭削除仕籍,發充縣衙小吏使用。程敏政因此罷官還家。華昶因奏事不實,也遭降職處分。壹場科場大獄,以各打五十大板結案。事後三個被告均不服,程敏政歸家後憤郁發疽而亡。唐寅恥不就吏,歸家後夫妻反目,自己消極頹廢,築室“桃花塢”以自娛。
徐經加梧塍後,閉門讀書,並作《賁感集》以明誌。至公元1505年明孝宗死,徐經壹心盼望新天子的赦令,希望再返科舉仕途。次年以慕司馬遷的齊、魯、燕、趙壯遊為名,北上京師探聽消息,但因科場失意後體質壹天比壹天差,不勝旅途勞頓,至京便臥病於永福禪寺,於正德丁卯(公元1507年)客死京師,歸葬於江陰砂山。年止三十有五。關於這場會試泄題案,記載很多,說法不壹。實際上這是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結果。《明史·程敏政傳》雲:“或言敏政之獄,傅瀚欲奪其位,令昶奏之,事秘莫能明也。”但毫無疑問,這壹事件對唐寅來說是極其嚴重的。從此唐寅絕意仕途。歸家後縱酒澆愁,遊歷名山大川, 決心以詩文書畫終其壹生。
明弘治十三年(1500),唐寅離開蘇州,坐船到達鎮江,從鎮江到揚州,遊覽瘦西湖、平山堂等名勝。然後又坐船沿長江過蕪湖、九江,到廬山。廬山雄偉壯觀的景象,給唐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他以後的繪畫作品中被充分地反映了出來。 他又乘船溯江而上到了黃州,看到赤壁之戰遺址。唐寅的《赤壁圖》即依此所畫。後又南行入湖南,登嶽陽樓,遊洞庭湖。又南行登南嶽衡山。再入福建,漫遊武夷諸名山和仙遊縣九鯉湖。唐寅由閩轉浙,遊雁蕩山、天臺山,又渡海去普陀,再沿富春江、新安江上溯,抵達安徽,上黃山與九華山。此時唐寅囊中已罄,只得返回蘇州。唐寅千裏壯遊,歷時9個多月,踏遍名山大川,為後來作畫增添了不少素材。
返回蘇州,家中非常清貧,妻子大吵大鬧,終於離他而去。他住在吳趨坊巷口臨街的壹座小樓中,以丹青自娛,靠賣文鬻畫為生。他在壹首詩中寫道:“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閑來寫幅丹青賣,不使人間造孽錢。”以表其淡泊名利、專事自由讀書賣畫生涯之誌。同時,他又在除夕口占中寫道:“柴米油鹽醬醋茶,般般都在別人家。歲幕天寒無壹事,竹時寺裏看梅花。”來表達他生活貧困。唐寅三十六歲時選中城北桃花塢,建了壹優雅清閑的家園,度其清狂生活。桃花塢原是宋人章莊簡的別墅,但經風雨滄桑,早成壹片廢墟。不過這裏景色宜人,環境十分幽靜。壹曲清溪婉蜒流過,溪邊幾株野桃衰柳,壹丘土坡,很有幾分山野之趣。第二年唐寅用賣畫的錢建成了桃花塢別墅。雖只幾間茅屋,檐下卻懸著雅致的室名“學圃堂”、“夢墨亭”、“蛺蝶齋”等匾額。
唐寅壹生酷愛桃花,別墅取名“桃花庵”,自號“桃花庵主”並作《桃花庵歌》:“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車塵馬足富者趣,酒盞花枝貧者緣。若將富貴比貧賤,壹在平地壹在天;若將富貴比車馬,他得驅馳我得閑。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春日,園內花開如錦,他邀請沈周、祝允明、文征明等來此飲酒賦詩,揮毫作畫,盡歡而散。“日般飲其中,客來便***飲,去不問,醉便頹寢。”(祝允明《唐子畏墓誌銘》)此時唐寅過得清閑而超脫。
明正德九年(1514), 他被明宗室寧王以重金征聘到南昌,後發現身陷寧王政治陰謀之中,遂佯裝瘋癲,脫身回歸故裏,後來寧王起兵反叛朝廷被平定,唐寅幸而逃脫了殺身之禍,但也引起不少麻煩,從此思想漸趨消沈,轉而信佛,自號“六如居士”,“六如”取自《金剛經》:“壹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自治壹方印章“逃禪仙吏”。
從南昌回家後因常年多病,不能經常作畫,加上又不會持家,生活艱難,甚至常靠向好友祝枝山、文征明倆人借錢度日。其間有著名書法家王寵常來接濟,並娶了唐寅唯壹的女兒為兒媳,成了唐寅晚年最快樂的壹件事。
嘉靖二年(1523),54歲他身體狀況更差,這年秋天,應好友邀請去東山王家.但見蘇東坡真跡壹詞中有二句: “百年強半,來日苦無多 ”,正好觸動唐寅心境,他壹陣悲傷,告別回家後,從此臥病不起,不久結束了他淒涼的壹生。死後葬在桃花塢北。嘉靖26年遷葬到橫塘鎮王家村。他逝世後由其親友王寵、祝允明、文征明等湊錢安排後事,祝允明寫了千餘字的墓誌銘,由王寵手書,刻在石碑上。後世有關唐寅的生平事跡大多是從這墓誌銘中得到的。 唐寅仕途坎坷,晚境淒涼,以致身後詩文幾近散軼。明萬歷年間,常熟書商何君立仰慕唐伯虎的詩文和為人,不惜重金,征求片紙只字,為他搜集整理詩賦詞章。將唐寅生前散軼的近百首(篇)詩文核閱後付梓,這就使唐寅有了第壹個較完善的詩文集傳世,壹時洛陽紙貴。後來,江南著名的出版藏書家,常熟書商毛晉也十分敬重唐寅才情為人,他在編錄《明詩紀事》及《海虞古今文苑》時,又特地詳細收錄了唐寅生前詩文和軼事,豐富和完善了唐伯虎詩文內容,為後代積累了生動的文化資料。
毛晉後來還獨立承擔了重修唐寅墓的重任。據《蘇州府誌》,崇禎甲申三月十六,
毛晉與同郡士人遊春至姑蘇橫塘王家村,因見壹代才子唐寅之墓荊棘荒蕪,牛羊放逐墓園,頓生哀憫之心。他詢問附近田夫,方知唐寅亡後,後嗣中唯剩壹侄孫孀婦,經濟拮據,困頓城內,以致唐寅四時之祭匱乏。毛晉淒然感嘆:“是朋友之罪也,千載下讀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時與並乎?”於是,毛晉慷慨解囊,重修墓封,再立碑石,並且擇地墓旁造三間祠堂。蘇州地方官雷起劍親作“重修唐解元墓”碑文,“更勒石以遺千古之有心者。”
人物成就
明代“吳門畫派”四大畫家之壹唐寅坎坷的壹生中為後世人貢獻了巨大文化財富,他的畫作題材廣泛,揮筆自然,風格別具,雅俗***賞,深受各個階層誌士仁人乃至庶民百姓的賞析與青睞。
書法
唐寅的書法不及繪畫、詩文出名,但天分也極高。他的書風不離趙孟頫的影子,故王世貞在《弇州山人稿》中評議:“伯虎書入吳興堂廟,差薄弱耳。”其實,唐寅的書法與繪畫壹樣,均註意廣涉諸家、融會貫通,面貌也很多樣,只是享年不永,尚未達到“通會之際,人書俱老”之境界。依據文獻記載和存世作品,他曾泛學趙孟頫、李邕、顏真卿、米芾各家,並在不同時期呈不同側重,從而形成不斷變化的階段面貌。大體上說,其書風變化可分為四個時期。第壹時期是30歲以前,他居住家鄉蘇州,與同年齡的文征明交善,甚受文氏影響,故兩人書畫均很接近,唐寅20餘歲所繪《黃茅渚小景圖卷》(上海博物館藏),湖石、平坡、樹叢均極似文氏細筆;書法亦俱從趙孟頫入手,均結體端麗,用筆秀潤,唐寅的《高人深隱圖》上款字,就極似文征明。
第二時期是30歲至36歲,唐寅科場被黜,妻子離異,無奈借詩文、書畫謀生,其時書法上追唐人,力求規範,尤宗尚顏真卿的楷書,用筆凝重,圓碩多肉,結體偏於長方,雄強茂密,點畫橫細豎粗,並吸納隸法,橫筆收尾似“蠶頭”,捺筆收筆中途之頓近“燕尾”,極富力度,如唐寅作於弘治乙醜(1505年)36歲時的《落花詩冊》。第三時期是37歲至45歲,唐寅正值壯年,居住在世外桃源的桃花庵,專心從事自由自在的詩文書畫創作,生活自得,創作也達到頂峰。其時書法重又歸返趙孟頫,並上追唐代李邕,遂形成了自身的成熟風貌,以結體俊美婉媚、用筆娟秀流轉的趙體為根基,並融入了李邕斜長的字姿、有力的筆法和生動的布勢,於秀潤中見遒勁,端美中見靈動。
這類風格作品甚多,如作於正德元年(1506年)37歲的《七言律詩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30餘歲的《山路松聲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和《行書三絕卷》(丁念先藏)等作品,均呈趙孟頫與李邕相融合的面貌。第四時期是46歲至54歲去世,已屬唐寅晚年,自45歲從江西寧王處裝瘋逃回,他進壹步看透了世事,思想更加消沈,行為也更頹放,書法亦變為率意,並吸取了米芾求意取勢的書風,用筆迅捷而勁健,沈著而痛快,八面出鋒,率真自如,追求力量、速度和韻味;同時又融諸家筆法於壹體,使結體、用筆均富於變化,並達到了揮灑自如、神機流走的境地。代表作品有50歲以後作的《西洲話舊圖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上款題、《看泉聽風圖軸》(南京博物院藏)上款題等。
文學
詩風
唐寅詩風相當特別,據說他早年曾下苦工鉆研過《昭明文選》,因此早年作品工整妍麗,很接近六朝的氣息。泄題案以後的詩作,多描寫自己的處境,寫起來情真意摯,自然流暢,雖然在字句上推敲得不是很精煉,但可以感覺到唐寅信手拈來的才氣。
他的詩作有《百忍歌》、《上吳天官書》、《江南四季歌》、《桃花庵歌》、《壹年歌》、《閑中歌》等。
唐寅詩文真切平易,不拘成法,大量采用口語,意境清新,對人生、社會常常懷著傲岸不平之氣。
除詩文外,唐寅也嘗作曲,多采用民歌形式,由於多方面深厚的文學藝術修養,經歷坎坷,見聞廣博,對人生、社會的理解較深,所以作品雅俗***賞,聲名遠揚。
生活軼事
點秋香
歷史上雖有秋香其人,且和唐伯虎同是生活在明代中葉;不過她至少要比唐伯虎大二十歲。秋香雖在金陵高張艷幟,但她二人之間實難發生風流韻事。倒是祝枝山不知在什麽場合見到秋香扇面,寫了壹首七絕:“晃玉搖金小扇圖,五雲樓閣女仙居;行間看過秋香字,知是成都薛校書。”
《唐寅詩集》中有詩名曰“我愛秋香”是壹首藏頭詩
我畫藍江水悠悠,愛晚亭上楓葉稠。
秋月融融照佛寺,香煙裊裊繞經樓。
“唐伯虎點秋香”這個故事的雛形,最早出現在明代的筆記體小說中,其中明代小說家王同軌先生的《耳談》,敘述的故事情節和當今我們知道的“唐伯虎點秋香”基本吻合。大意是說,蘇州才子陳元超,性格放蕩不羈。壹次,他和朋友遊覽虎丘,與秋香不期而遇,秋香對陳公子燦然壹笑。其實就笑了壹下,陳公子便招架不住,於是暗訪秋香蹤跡。於是,陳公子喬裝打扮,到官宦人家裏做了公子的伴讀書童。不久,陳元超覺得時機已到,因為他發現倆公子已經離不開他,便謊稱要回家娶親。倆公子說,府上有這麽多婢女,妳隨便挑。陳公子說,既然這樣,恭敬不如從命,我就點秋香吧。陳公子遂心如願,結成姻緣。這就是《耳談》中因笑傳情,因情結緣的壹個愛情故事。到了明朝末年小說家馮夢龍的手中,就變成了《唐解元壹笑姻緣》。壹個最古老,最簡單的故事,由“壹笑”發展到“三笑”,情節也更加復雜化。
原本是“陳公子點秋香”,怎麽會變成“唐伯虎點秋香”呢?
這裏,有其社會原因,時代因素,也有唐伯虎本人的個人原因。我們知道,唐伯虎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明代經濟十分發達的時期,蘇州是當時經濟文化發展的中心城市。經濟上的繁榮必然帶來思想上的活躍。特別是當時的中下層知識分子,他們的思想就十分活躍。他們急需思想解放,急需實現個人的理想。在這種情況下,中下層知識分子急需找到壹個他們精神、理想、情感、意誌的代言人。急需找到壹個生活上放浪不羈、敢於帶頭沖鋒、挑戰的叛逆形象。這就找到了唐伯虎身上,因為唐伯虎自身就有不拘禮法的性格特征。在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中,文人墨客們故意讓唐伯虎不拘禮法,讓他放浪形骸。故意讓唐伯虎闖朱門豪宅,讓他和達官貴人插科打諢。故意讓唐伯虎娶自己心愛的女人為妻,讓他為爭取自己的理想自由奮鬥。這就是為什麽要把點秋香的重任放在唐伯虎身上的原因。
那麽,在歷史上到底有沒有秋香這個人呢?有。秋香,本名林奴兒,字金蘭,號秋香。她是金陵妓院中的名妓,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在歷史上確實被人點過。是不是唐伯虎點的呢?肯定不是。因為據考證,秋香比唐伯虎大20歲。她有不幸的家庭遭遇,沒有辦法才墮入青樓。因為人品好,後來轉業從良。
秋香在當時被譽為“女中才子”,她所畫的丹青畫,更有名氣。據明代《畫史》中記載:“秋香學畫於史廷直,王元父二人,筆最清潤。”
在《金陵瑣事》中,還記載了秋香曾經向唐伯虎的繪畫老師沈周學過繪畫。沈周是明代相當著名的大畫家,曾為秋香畫過壹幅丹青畫,寫過壹首詞。臨江仙題林奴兒(即秋香)山水畫:“舞韻歌聲都折起,丹青留下芳名。”過去的事都已過去,青樓裏再也找不到妳,以後要到畫界中去尋覓。
學畫記
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畫家和文學家,小時候在繪畫方面顯示了超人的才華。唐伯虎拜師拜在大畫家沈周門下,學習自然更加刻苦勤奮,很快掌握繪畫技藝,深受沈周的稱贊。不料,由於沈周的稱贊,使壹向謙虛的唐伯虎也漸漸地產生了自滿的情緒,沈周看在眼中,記在心裏,壹次吃飯時,沈周讓唐伯虎去開窗戶,唐伯虎發現自己手下的窗戶竟是老師沈周的壹幅畫,唐伯虎非常慚愧,從此潛心學畫。
賣扇記
唐寅,字伯虎,明朝江南四大才子之首,人稱“唐解元”,自制印章曰:江南第壹風流才子。為人放蕩不羈,風流飄逸,心胸豁達。精詩文、工書畫,曉音律,素好遊山玩水。
值某歲仲夏,壹日欲獨遊西子湖,正行於道中,見壹酒肆,酒興遂發,乃入。把盞酣飲罷,欲結賬,往囊中探銀,不料竟空空如也。乃環顧,亦無熟識,與酒保道:“某因走得匆忙,未帶銀兩,暫賒,可否?”對曰:“否!”寅壹時無計,面色難堪,不免心慌意亂,滿面細汗。甩開手中扇,搖之,忽思道:“何不以扇抵酒?”言與酒保,又不允。寅低眉良久,心生壹計,大聲吆喝,賣其手中扇。
其時,肆中壹長者,峨冠博帶,乃杭州富豪也。問道:“汝扇區區,能折幾何?”寅曰:“足下觀訖方曉。”遞之予視,富豪壹瞥,乃曰:“扇上之畫,分明信手塗鴉,乃出無名豎子之手耳!分文不值。”言訖,擲於地,寅甚不悅,白眼瞪視。
俄傾,壹布衣似書生模樣,上前視之。拾扇觀罷,拍案連稱:“ 妙!妙!妙!妙哉!乃出名人之高手!”視寅良久,只見寅氣宇軒昂,風流倜儻,儀表非常。曰:“閣下莫非‘江南第壹風流才子'唐伯虎耶?!”寅笑而未語,氣靜神閑。酒客聞之皆驚,爭而觀之,嘖嘖不已。眾人皆出高價欲購伯虎之扇。寅都不鬻,獨與那秀才。秀才摸出銀兩,只十兩白銀,乃曰:“吾錢少,恐難購得。”寅曰:“足下惠目識人,餘欽佩之至,故此扇非君莫屬,君若銀兩短少,餘至只收五兩,足付酒錢便可。 ”秀才收受,拱手道謝。
富豪見狀,大夢如醒,拱手笑曰:“唐解元,才高八鬥,學富五車,令名遠播,某有眼不識泰山,足下之畫,天下無雙,人間神品,老朽方才多有冒犯,乞先生海涵。”遂拉寅之衣袂同坐,喚酒呼菜,又叫秀才同席而坐。飲酒大酣,寅醉意朦朧,顛倒淋漓,欲出酒肆。富豪曰:“先生留步!”寅問:“何事?”曰:“先生能否將那扇賣與老夫?”寅曰:“否!”富豪略有慍色,曰:“餘出千金,何如?”寅只顧走路。富豪大怒:“爾待何如?!”寅打壹飽嗝,呵呵大笑,又要邁步,富豪勃然,曰:“還我酒食!”寅辯道:“是汝引我吃酒,非我本意,天上掉下餡兒餅,豈有不食之理?!”眾酒客嘩然大笑。
此時,人群中又走來壹客,皂衣緇褲,乃壹捕快也。捕快曰:“唐解元乃江南名流,某早有耳聞,足下可知這老者何許人也?”寅道:“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捕快道:“此乃杭州四大巨賈之壹,胡天富胡老爺是也!”寅曰:“與某何幹? ” 捕快湊前耳語壹番。寅曰:“噢!原來此人與汝家老爺有交情,實在不知。罷!罷!罷!筆墨伺候,待某為胡賈做畫壹幅。 ”
頃刻,文房四寶備矣。寅道:“胡賈轉過身去。”胡賈不知何事,只好照辦。唐伯虎三毫兩筆,做畫立就,只見眾人皆捧腹大笑不已。胡賈不知所謂何事,脫外衣觀之,惱怒成羞,嗔目張口,發指上冠。捕快手指唐寅曰:“豈有此理!”唐寅笑曰:“扯平!”言罷,拂袖,攜布衣秀才之手同出酒肆,大踏步消失於匆匆人流之中。
眾看官可知唐伯虎在那富豪胡天富衣背上所畫何物,不妨告知:王八。
蓬萊子曰:唔呼!人敬我壹尺,我敬人壹丈,敬人者,人亦敬之;不敬人者,當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解字謎
相傳唐伯虎的老師沈石田是祝枝山為他找的。唐伯虎幼年家境不好,父親在蘇州開酒店謀生。酒店收拾得幹凈整潔,常有文人墨客來飲酒吟詩。
唐寅自幼喜歡畫畫,到十三歲時,父親就讓他在店中幫忙幹活,不再上學,畫出得意的畫就貼在店墻上。
壹次,才子祝枝山來到酒店喝酒,很喜歡墻上的畫。就問老板畫是由誰畫的。老板回答說是兒子畫的。祝枝山很驚訝地要求見見孩子。在得知了唐寅的家境貧寒之後便決定幫助他找壹位丹青妙手來教他畫畫。不久,祝枝山帶著畫師沈石田來到了酒店。
沈石田也很欣賞唐寅的畫,但想考考他才氣如何,就為他出了壹個字謎:“去掉左邊是樹,去掉右邊是樹,去掉中間是樹,去掉兩邊是樹,這是什麽字?”唐寅略壹思考就說出了謎底是個“彬”字。沈石田很高興,就收下了唐寅。
人物評價
祝允明:子畏為文,或麗或淡,或精或泛,無常態。不肯為鍛煉功,奇思常多,而不盡用。其詩初喜秾麗。既又放白氏,務達情性。而語終璀璨,佳音多與古合。
徐禎卿:唐寅,字伯虎。雅資疏朗,任逸不羈。
錢大昕:土木其形骸,冰雪其性情。藐千駟以若浼,擁萬卷而自榮。狂士標格,才子聲名。是將***叔夜伯倫而尚友,豈徒徵仲希哲為同盟。
王世貞:寅少法初唐,如雩杜春遊,金錢鋪埒,公子調馬,胡兒射雕。莫年脫略傲睨,務諧俚俗。
王犀登《丹青誌》才雄氣逸,花吐雲飛,先輩名碩,折節相下,庶幾青蓮之駕,無忝金龜之席。
楊靜盦:今讀其集,有時風神散朗,辭句婉麗,殊類劉夢得,有時諧俗俚歌,儁永有味,壹如王梵誌,這便是“初尚才情,晚年頹放”之故了
陳誌歲:“畫臻三昧境;夢覺六如身。”(《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紀念唐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