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求春秋左傳全文翻譯版

求春秋左傳全文翻譯版

邳鄭之子邳豹在秦,請伐晉。秦伯曰:“其君是惡,其民何罪?”秦於是乎輸粟於晉,自雍及絳相繼。命之曰“泛舟之役”。

晉惠公從即位以來,連續幾年麥禾都歉收。到了晉惠公五年又遇到大荒的年成,倉廩空虛,民間絕食。晉惠公本來想到其他的國家去買些糧食,但又壹想,只有秦國和自己的國家臨近,秦晉又是婚姻之國,只是前面自己違背諾言沒有把河東五城給秦國,心中慚愧,不好意思開這個口。郤芮知道晉惠公的心事,就對晉惠公說:“我們並沒有違背自己的諾言,沒有說不給他們五城,只是說緩壹緩給他罷了。這次我們向秦國買糧食,假若秦國不把糧食賣給我們,那就是秦國先斷絕和我們的友好關系,我們不給他的五城也就順理成章了。”惠公壹聽,連忙說:“妳說的很有道理,是這樣的。”於是,就派遣大夫慶鄭帶著寶玉等物品到秦國,向秦國買糧食。

有人通告了秦穆公,說晉國要向秦國買糧食的事。秦穆公就召集群臣商議要不要賣糧食給晉國。穆公說:“晉國許諾的五城到現在還沒有交割給我們,今天又來買糧食,是不是可以賣給他?”蹇叔、百裏奚同聲說:“天災流行,哪壹個國家沒有遇到,救災恤民,是人之常理。順理而行,對秦國有損失嗎?再說,他們不知恩圖報,使他們的不是,是他們理虧。他們這樣做事情,他們的百姓也會憎恨他們的君侯的,萬壹有壹天,兩國有了什麽矛盾,他們的百姓怎麽可能與我為敵?君侯啊,您壹定要把糧食賣給晉國。”邳豹壹心想著自己的父仇,又氣又急,舉著雙臂,大聲說:“晉侯無道,天降之災。乘晉國饑荒的時候去征討他們,壹定能夠消滅晉國。這個絕好的時機不能丟失啊!”繇余說:“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還是把糧食賣給晉國為好。”穆公說:“背負我的,是晉侯;忍饑挨餓的,是晉國的百姓。我不忍心因為晉侯的緣故而遷禍給百姓。”

於是秦國運輸數萬斛的糧食去晉國。從渭水到達黃河、汾河。雍、絳之間,舳艫相接,人們稱之為“泛舟之役”,以救晉國的饑荒。晉國百姓無不歡欣、感激。

原文:

十四年春,諸侯城緣陵而遷杞焉。不書其人,有闕也。

鄫季姬來寧,公怒,止之,以鄫子之不朝也。夏,遇於防,而使來朝。

秋八月辛卯,沙鹿崩。晉蔔偃曰:“期年將有大咎,幾亡國。”

冬,秦饑,使乞糴於晉,晉人弗與。慶鄭曰:“背施無親,幸災不仁,貪愛不祥,怒鄰不義。四德皆失,何以守國?”虢射曰:“皮之不存,毛將安傅?”慶鄭曰:“棄信背鄰,患孰恤之?無信患作,失授必斃,是則然矣。”虢射曰:“無損於怨而厚於寇,不如勿與。”慶鄭曰:“背施幸災,民所棄也。近猶仇之,況怨敵乎?”弗聽。退曰:“君其悔是哉!”

譯文:

魯僖公十四年春季,諸侯在緣陵築城,然後把杞國國都遷了過去。《春秋》沒有記載築城的都是哪個國家的什麽人。是文字上的疏漏。

鄫季姬回國走娘家,僖公非常生氣。便留住她不讓回去。原因是鄫子不來朝見。夏季,鄫季姬和鄫子在防地見面,鄫季姬讓鄫子前來朝見。

秋季,八月五,晉國的沙鹿山發生了崩塌。晉國的蔔偃預言:“壹年內將有大災難,甚至有亡國的危險。”

冬季,秦國年成不好,派人到晉國求購糧食,晉國人不給。晉大夫慶鄭說:“背棄了別的人恩惠便會失去親近之人,對別國的災害幸災樂禍就是不仁,貪圖所愛惜的東西就是不祥,使鄰國怒發就是不義。這四種德行都丟失了,靠什麽來保護國家呢?”虢射說:“我們既己背棄了割讓土地的諾言,給不給糧食還有什麽用呢?就象是壹件皮袍,皮已不存在,毛又將附著在哪裏呢?”慶鄭說:“丟棄信用、背叛鄰國,遇到禍患誰來救濟?不講信用就會發生禍患,失去援救必定滅亡。這件事就是這個道理。”虢射說:“既然秦國已有怨恨,那麽即使給了他們糧食,這怨恨也不會有所減少,反而使敵人進壹步增加了實力,還不如不給。”慶鄭說:“背棄恩德,幸災樂禍,將被百姓所唾棄。身邊的人尚且會因此而仇恨我們,更何況是冤家仇敵呢?”晉惠公還是不聽。慶鄭退下堂來說:“國君將來必定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