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富源境內的古道的散文

富源境內的古道的散文

雲南曲靖市富源縣在歷史上因處於交通要沖聞名,在境內有兩條古道,地方史稱入滇後道和入滇中大路。

 戰國末期,蜀郡太守李冰父子開鑿了由宜賓(僰道)至昭通壹帶驛道,秦始皇統壹全國後,又派常頞將驛道向南開鑿,西漢武帝時唐蒙將軍又將道加以整修擴建,因道寬五尺,故稱“五尺道”。五尺道正式成為官道,官道上設驛站置官員。五尺道從四川宜賓起,經高縣、筠連,入雲南鹽津、大關、昭通豆沙關,又經貴州畢節、威寧,入雲南宣威楊柳鄉可渡關、沾益、曲靖。五尺道從漢代至清代,它壹直是雲南與內地進行交流的運輸線。今天在昭通鹽津的豆沙關,曲靖宣威的楊柳、沾益的炎方和松林、馬龍的舊縣黃土坡壹帶,還殘留五尺道遺跡。入滇後道是五尺道的壹條支線。

 據《宣威舊誌》記載,明太祖洪武十五年,置衛所,令征南將軍乘兵勢修治道途。洪武十六年,置郵通雲南,在五尺道基礎上開築道路,準古法以六十裏為壹驛。明代沾益州境包括今宣威、今沾益、今富源北部,境內有可渡驛、倘塘驛、沾益驛、松林驛、炎方驛。從可渡關入宣威,進入曲靖再到馬龍到昆明就是秦漢五尺道中的壹段,這段路上有壹條支線從宣威老城南門至小耿屯、馬房、長沖、虼蚤巖(宣威市羊場鎮格早巖村)、三道水、猴街子(今宣威基場)到今富源境內的大硐(大硐村,位於中安鎮西北邊),由大硐、教坪等處插白水關(今沾益白水)至曲靖,這條支線即明時平夷衛人和清時平彜縣人稱的入滇後道。教坪在清末時設有釐卡,抽取行商貨物稅,叫釐捐或釐金。可見這裏是個通商要道。

 入滇後道是針對元代開設的勝境關中大路而言,指由今貴州威寧(時稱烏撒)入雲南宣威(時稱烏撒衛後所城,簡稱後所),從後所入滇稱為入滇後路。後所官兵把守的官道是間雜在沾益州地盤之上。據《光緒平彜縣誌-疆域》記載,在清代時宣威州的壹塊飛地插入東鋪村。為什麽今富源東鋪村有壹塊宣威飛地?情況很可能是這樣:由今宣威(明代後所城)壹直到富源東堡這壹段路都有後所官軍把守,官兵們在官道附近帶領家屬屯田駐守,明代軍人是不準脫離軍籍的,父子相傳,子孫都是軍人,田地也由前輩制備,傳至子孫。平夷衛設置後,主要是把守由勝境關入滇的中大路。中大路開築後,東鋪成為入滇後路和中大路的交匯點。入滇後路是秦漢五尺道的支線,是步行驛道,這條道上沒有設置驛站,但是有鋪,東鋪即是入滇後路上的壹個鋪,還有今後所楊家墳當時叫賣酒鋪。富源縣老輩人傳從賣灑鋪到宣威(明後所城)要靠腳走,是富源到宣威的驛步道,全程有70公裏,要走兩天。

 勝境關中大路成為官道比入滇後道要晚,中大路現在稱為勝境古驛道,是元代開築的.。其實在開築之前,民間就有這條道。元代,這條古道正式由官方確立,明代時進壹步修築,這條驛道東起洞庭湖畔的常德,向西入貴州,過鎮遠——貴陽——安順——盤縣,再從富源勝境關進入雲南富源,經東鋪壹清溪洞壹揚威哨(今羊尾哨)壹多樂鋪壹山黎果哨壹車轉彎壹腰站(原名要站,交通要站之意)壹進入沾益境內,經大塘——小塘——白水村——海子鋪——大營——太平橋,抵沾益東門。五尺道和滇黔古道交匯於沾益,使沾益成為明、清時期內地進入雲南的必經之地,沾益作為雲南古代交通樞紐的地位自此形成。

 在中大路上有壹個驛站叫多羅驛(今多樂),是元代就設置的。元代時多樂屬於沾益州,這個驛站的驛馬供給和站銀開支由羅雄州(今羅平)供給。因為元代沾益州地盤上驛站有可渡驛、倘塘驛、沾益驛、松林驛、炎方驛,驛站開支都由沾益州供給,而羅雄州未設驛站,為平均負擔,多羅驛就由羅雄州負責開支。故《康熙平彜縣誌》記載:多羅驛,元至元二十七年(1283年)七月,開驛站路置,明因之…康熙五年移入城,屬羅平州。查《羅平州誌壹賦役誌》有:多羅驛站銀八百兩。而明代最早記多羅驛的是景泰《雲南圖經誌書》,此書記載,多羅驛,在州(指羅平州)東北三百裏沾益州平巒鄉,永樂十五年修。明代萬歷時《雲南通誌-賦役誌-站役》也記有:“羅雄州歲辦多羅驛站馬十九匹,陠東十九副,土官知州者浚下各營火每季辦銀壹百八十兩七錢五分,解府發驛,仍令親身應役。”明天啟《滇誌壹建設誌》記:“多羅驛,在平夷衛”此書的賦役誌也記載“羅平州站役,歲編羅驛站銀八百三十二兩,協濟貴州站銀七兩三錢。”為什麽多羅驛在古籍記載中壹下屬羅雄州,壹下屬平夷衛?是因為多羅驛地在平夷衛,但屬羅雄州管理,是借地設驛,故在明萬歷《雲南通誌-卷之六-賦役誌-站役》記載“羅平州:歲辦多羅驛站馬十九匹,鋪陳十九副,土官知州者淩下各營火,每季辦銀壹百八十兩七錢五分,解府(曲靖府)發驛,仍令親身應役。”可見元代和明代初期,多羅驛是設在沾益州平巒鄉,到明代中後期多羅驛歸平夷衛,《康熙平彜縣誌》記多羅驛設於石岑鋪之幹橋。據《富源石氏家譜》記載明代時有壹位派去多羅守鋪的百戶官,名叫石岑,所以《康熙平彜縣誌》又那多羅鋪記成石岑鋪。那為什麽多羅驛又叫多羅鋪呢?驛站與驛站之間按古法相距六十裏,其間設有鋪,鋪與鋪之間十裏二十裏不等,有些地方既是鋪又是驛所在地,故驛也以鋪為名。多羅驛就是這樣,因此又叫多羅鋪,多羅鋪因石岑帶兵把守故又叫石岑鋪。多羅驛在明正德中就移至東關外,康熙五年移入平夷衛城。康熙三十四年裁撤多樂驛,歸平彜縣管理,改稱平彜驛。清代平彜驛的驛舍舊址在今富源縣政府偏左處。上到白水驛(地在沾益,歸南寧縣管)六十裏,下至貴州亦資孔驛六十裏。平彜驛在光緒時還驛馬十二匹,馬夫六名,傳遞文書人員二人。

 隨著現代交通的發達,入滇後路和中大路及它上面的驛站、鋪今已不存,只留有兩個鋪名成為我們探古尋幽的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