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古籍修復 - 守君壹詞在古籍中的出處

守君壹詞在古籍中的出處

守君這兩字字的字義

守讀[shǒu],五行為金,字型為上下結構。

守:指堅持、保持、保守、掌管、依靠。 用作人名意指堅定、有韌性、永不言棄、地位之義;

君讀[jūn],五行為木,字型為上下結構。

君:本義:君主,封建時代指帝王。指主宰、統治,貴族,尊貴,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如君子。用作人名意指皇室風範、尊貴、正直

守君這個名字來源解析

shǒu

(會意。從宀,從寸。宀表示房屋;寸是法度。合起來表示掌管法度。本義:官吏的職責,職守)

同本義〖duty;post〗

守,官守也。從門,寺府之事也。——《說文》。寺,廷也;府,文書藏也。

五載壹巡守。——《書·舜典》

王巡虢守。——《左傳·二十壹年》

均地守。——《周禮均人》。註:“地守,衡虞之屬。”

糾其守。——《周禮·內宰》。註:“宿衛者。”

雖守者益。——《荀子·王制》。註:“謂地也。”

官司之守,非君所及也。——《左傳·隱公五年》

我無官守,我無言責也。——《孟子·公孫醜下》

節操;操守〖highmoralprinciple〗

妾為情緣,葳蕤之質,壹朝失守。——《聊齋誌異》

秦代郡的長官名,漢代更名太守。後時作州、府地方長官的省稱。被委任在某壹方或某壹區域負責實施法律或管理的政府主要官員〖magistrate〗

守者,秦置也。秦兼天下,置三川守。伊、河、洛也。——蔡邕《獨斷》

袁有守多惠政,民甚愛之。——明·高啟《書博雞者事》

又如:郡守;吳起為河西守

州郡地方政府所在地〖governmentplace〗

維梁之西,其蔽曰某山,某守曰興州。——唐·柳宗元《興州江運記》

原則,規範,準則〖principle〗。如:有為存守;喜之以驗其守